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闺宁小说讲的什么 > 第179章(第1页)

第179章(第1页)

  说这话时,他一贯淡然的模样荡然无存,面上带着狰狞之意,几乎是咬着牙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的。  进了东厂几日,竟叫燕淮手脚完好,光明正大离开,他觉得自己的脸已经粘在了燕淮的鞋底上。  等见到那所谓的仙长,号清虚的道士后,汪仁是连说话的心思也没了,只懒洋洋看着燕淮同他寒暄。  留着山羊胡一脸猥琐的道士,哪里像得道之人?  手执拂尘的道士年约四五十,一时叫人猜不透究竟是四十许还是五十许。  生得不高不矮,微胖。  他故作高深地同燕淮说着话,汪仁在一旁听着,只觉头大,就靠这么个胖子糊弄肃方帝?难怪燕淮这小子要提前将他拉下水,原来是明知此人靠不住,要他在旁拉扯一把!  清虚见了汪仁,倒也恭敬,并不拿腔作势。  汪仁这才满意了些,好歹还有点眼力见。  事情都是一早就准备妥当的,清虚带着个小道童上了前头的马车。  汪仁瞥燕淮一眼,道:“原来燕大人还懂道家之事。”清虚说了一堆不是人听的话,他竟都能接上,也算本事。  谁知他这话才刚说完,便听到燕淮毫不掩饰地道:“哦?清虚的话?我半句没听明白。”  说完,他翻身上了马。  汪仁怔了一怔,旋即扬声唤“小六”。  小六便一掠上前,攥住了燕淮身下马匹的缰绳。  燕淮回头,挑了挑眉。  “燕大人,你好端端拉了咱家下水,却连事情的原委也不提一句,是不是有些不厚道?”汪仁看似漫不经心地说着,视线却落在那匹马上没有移动。  空荡荡的巷子里,被风吹来几片腊梅花瓣。  燕淮骑在马背上,意味深长地道:“清虚道长,擅长双修之法。固气养元,强身健体,炼丹长生,亦不在话下。”  肃方帝缺什么,他就送什么,这才是好臣子。  汪仁摆摆手,示意小六松了手,上了后头的一架马车。  他怕冷,策马而行,风声震耳欲聋,他是断不会去骑的。  缩在马车角落里,他捧着手炉眉头紧皱。  年纪轻轻就知道上哪儿去找擅双修之法的道士,委实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愈发觉得有必要同宋氏提点两句,早日将谢姝宁许配个普普通通的好人家。第327章生辰  可依他来看,放眼京都,倒的确也没几个合适的人选。  汪仁蜷在厚厚的灰鼠皮大氅间,闭目养起了神。  他既然已经同肃方帝提及清虚“云游”去了的事,当然就不能立刻把清虚送进宫去。人被留在了东厂。  这种时候,他是绝不会对清虚下丝毫毒手的。燕淮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特地将清虚这颗烫手山芋丢给他。汪仁心知肚明,却也只能将清虚暂且当个菩萨似的供起来。  不过……这件事没完!  汪仁当天夜里,就去了谢姝宁母女一行新的宅子里。  三进的宅子,规模并不大,胜在高墙深院。而且他们手头的人并不多,占不了多少地方,用来暂居,已是绰绰有余。  明日便是腊八,家家户户都要熬制腊八粥,有那讲究的,今天夜里,就都开始将粥熬上了。汪仁进了胡同,便嗅到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香甜之气。黏黏糊糊,也不知是从哪户人家门里传出来的。  他孤家寡人一个,从来也不过节,宫里头的节,那是给宫里头的主子们过的,同他并没有干系。  多年来,他游离在外,不过节也不过生辰。  若非今夜站在这座半旧的宋宅门口,他几乎都快忘了,他是腊八这日生的。  幼年时,家中贫困,休说寿日,便连腊八这般的节庆之日,也是过不起的,谁又还能记得这一天不仅仅是腊八节,也是他的生辰。  他不曾叩门,走至一旁,一掠越上了墙头。  靴尖点地,一阵风似地进了内宅。  然而谢姝宁像是通灵似的,竟在他落地的刹那不偏不倚地出现了,就站在距离他两步开外的廊下,面上带着笑意。  汪仁不禁有些窘迫,垂首轻咳了两声。  谢姝宁看着他笑,裣衽行礼,道:“印公深夜到访,可有要事?”  汪仁已经很久不曾叫谢姝宁抓到过现行,眼下正正被她抓了个正着,未免尴尬,只道:“的确有要事。”  “哦?”谢姝宁笑容不减,“这要事,可是不能同我说?”  汪仁睨她一眼,“我来给你说媒。”  谢姝宁微怔,上前一步,说:“印公日理万机,这等小事哪里需要您亲自操心。”  “哪里,你娘原先略略提过那么一两句,我正巧看中了几个还像些样子的人家,说给你娘听,她一定高兴。”汪仁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揶揄,“京里的姑娘哪个不是十二三便开始说亲?我若不曾记差,你明年便该及笄了吧?”  言下之意,她这再不定下人家,就该成老姑娘了。  谢姝宁无力扶额,却也明白他所言是真,母亲心中早就开始急了,只是她一直自欺欺人,还想慢慢拖下去。  “罢了,暂且不论这个,你娘的眼睛可好些了?”汪仁见她默不作声,便换了话头问起宋氏受伤的双目来。  鹿孔开出的药方子上有数种稀缺之物,好在他们一不缺人手二不缺银子,到底也都拿到了手。  宋氏一面由鹿孔日日针灸,一面煎药来吃,一连吃了几帖,如今已是大好,虽然还是看不清楚众人的面孔,却多少能分辩出他们今日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裳。  她恢复的很好。  鹿孔也道,假以时日,便能恢复如常。  “托印公的福,已是大好了。”说起宋氏,她的眼神便不由自主地变得温柔起来。  汪仁察觉,暗自唏嘘,只道要去见一见宋氏。  他有时也会想,这般不用避讳可以肆意出入内宅,随意呆在宋氏身旁,大抵正是有舍有得。  谢姝宁遂陪着他一道往上房而去。  即便她不答应,他也有法子见到宋氏,索性便陪着他一起去罢了。  然而见到了宋氏,汪仁便笑着同宋氏温声道,他有几句话要单独同宋氏说。  谢姝宁当下就醒悟过来,他方才那说媒之事,不是胡扯的,原来竟是真的!  她哪里愿意走,但宋氏对汪仁心怀感激,视他为恩人,听了他的话就要赶谢姝宁走。  谢姝宁大急,侧目一看却见汪仁正难掩得意地无声笑着。  她顿时泄了气,这老狐狸,完全将她娘给笼络住了。  “阿蛮,你先下去。”宋氏透过隐隐绰绰的视线看见她还站在那,出声又催了一句。  谢姝宁没有法子,一步三回头地退了下去,站在门外,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她可都打算妥当了,要带母亲回延陵去。  可若是汪仁真提到了什么好人家,母亲定然不舍,难保不会将她嫁在京都……  虽则隔着谢家这层叫人尴尬的关系,一定有一大批人不敢将她娶进家门,但中间有个汪仁在牵线搭桥,这事自然就大不相同。  她急得将耳朵贴在了门上,妄图偷听。  图兰瞧见,在边上连连摇头,阴恻恻地道:“小姐,您是淑媛,是正正经经的大家闺秀啊……”  谢姝宁站直了身子,扭头看她,皱着眉头道:“什么也听不见。”  “您别急呀,玉紫姐姐不还在里头伺候着?等印公走了,您问她不就知道了?”图兰用一副你怎么傻了的表情看着谢姝宁。  谢姝宁无言以对……  屋子里,汪仁却并没有同宋氏真的说起媒来,只是略提了几户人家。  宋氏听了却觉得都不好,她自己婚姻不顺,在女儿的婚事上便尤为谨慎起来,恨不得挑一门世上最好的亲事给女儿。但这样的亲事,焉是随手就能捡到的?  二人便没有继续这个事说下去。  汪仁心中也有他的打算,真到了看不下去的时候,他便将燕淮这棵草连株拔了就是。  他暗暗想,燕家同温家的那门亲事,还未来得及退掉,他只要找准机会不叫这门亲事被退,自然也就断了他们的可能。  他没有想到,才从东厂离开,又饿又困又累的燕淮在领着他接了清虚道士后,并没有回府休息,在天亮后还要入宫面圣的当口,他竟悄悄上了温家。  汪仁这会还在细细问着宋氏,视力恢复到了何等程度,压根没想到燕淮竟然赶在这个时候去提退婚之事。  忽然,响起了一阵叩门声。  玉紫上前去开门,门外站着的是谢姝宁。  她笑吟吟问宋氏:“娘亲,咱们今年的腊八粥咸甜各熬一锅如何?”说话间,她的视线却飘到了汪仁身上。  汪仁端起茶杯,权当不曾瞧见。  “你喜欢便好。”宋氏想也不想,什么都说好,蓦地,她忽然蹙了蹙眉,扭头朝着汪仁的方向望去,“明日便是腊八,那明日岂不是也正是印公的生辰?”  汪仁端着茶杯的手一颤。  回京的路上,他陪着宋氏说闲话,只有回无意提了那么一言半语,宋氏竟就记住了?!  “印公若不嫌弃,明日便留下吃一碗腊八粥吧。”宋氏笑道,又想起汪仁的洁癖,忙说,“让厨房单独给熬上一小锅,印公若不得空来,只派个人来取走也可。”  汪仁白净修长的手指颤的更加厉害了,几乎要握不住手中的茶杯。  他久久说不话来。  宋氏疑惑起来,不由以为是自己忽然提及这些事来冒犯了他,连忙要道歉,不妨话还未出口,汪仁的身影便从眼前消失了。  犹自冒着淙淙热气的茶盏静静地搁在小几上。  她眨眨眼,连半个模糊的身影也不曾瞧见,不由惊道:“印公?”  谢姝宁也愣住了。  良久,众人回过神来,谢姝宁轻声道:“娘亲,人已经走了。”  宋氏唉声叹气地道:“定然是生气了。”  早知如此,她方才就不提什么生辰了。  谢姝宁回忆着方才汪仁的神色,说紧张还像话,生气倒委实瞧不出来。  母女俩各自揣测着,谁也不知汪仁究竟为何突然一言不发就离开。  ……  英国公温家的气氛,却是截然不同。  英国公还未回府,得知燕淮来访,温夫人只得自己去花厅见客。  好在虽是外男,但她自认长辈,并不打紧。  总不能叫次女出来亲见。  但温夫人还是悄悄使人去知会了温雪萝这事。温雪萝跟燕淮自幼定了亲,却并不熟稔。算算日子,来年燕淮就该出孝了,眼下也是该将成婚的日子择定了才是。黄道吉日本就少,万一挑中个日子紧的,也麻烦。  燕家又没有能主事的长辈,着实不方便。  温夫人就想着,等见着了燕淮,要提点几句,免得到时手忙脚乱。  她的宝贝女儿,可不能在这事上再受什么委屈。  一进花厅,她就摆着笑脸迎了上去,直唤“淮儿”。  燕淮听得头皮发麻,道:“英国公可是不在府中?”  “已使人去请了,过会便该回来了。”温夫人笑着,故作亲昵地嗔道,“作甚还唤英国公,温燕两家是如此生疏的关系?至少也该唤声伯父才是!”  燕淮忍不住微微敛目,紧了紧垂在身侧的手。  二人分别入座,丫鬟奉了茶上来。  温夫人热情客气,一连问他:“可是有何要事寻你温伯父?”  燕淮笑了笑,不答反问:“对了,怎地不见温大哥?”  提及温庆山,温夫人捧着茶盏吃茶的动作忽然一顿。第328章退亲  英国公既然不在府上,那么就合该由长子温庆山出来见客,可来的人却是温夫人。  温夫人看着面带笑意的燕淮,将手中茶盏搁下,勉强笑了笑,淡然道:“他感染了风寒,身子不大利索,正在静养,不便见人。”  “哦?”燕淮敛了笑,视线微移,落在了角落里点着的那只火盆上,“如今天冷,一个不慎便染上了风寒,委实该当心些才是。”他微微挑眉,“既来了,知道温大哥病了,我合该前去探望一番才是。”  说话间,他已经站起了身。  温夫人手忙脚乱地要阻:“不必不必!你且坐着,这正当他将好的当口,最是容易叫旁人过了病气去,等会再过给你。”  燕淮轻笑:“不碍事。”  “当真不必!”温夫人面带尴尬,将他死死拦住,“等他病好了,我再让他陪你说话吃酒去!”  燕淮就顺势重新落了座。  温夫人急声说道:“来来,不谈这事,我再使人去催催你温伯父,你且在这稍坐片刻。”  话毕,她歉然笑着,匆匆就要往外头去。然而没等她走出门,便被燕淮给唤住了。温夫人脚下步伐一滞,手腕上的翡翠镯子轻晃着打在腕骨上,叫她疼得咧了咧嘴。  “温夫人不必着急,这件事,同您说也是一样的。”  温夫人不知他要说什么,好容易将面上神情恢复如常,这才转过身来面先他,疑惑地问道:“是吗?那你说来听听。”  看到坐在不远处的少年面带笑意,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她方才骤然吊起的那颗心落回了肚子里。  眉目舒展,她重新笑了起来:“只怕你温伯父还得好一会才能回来,那你就先与我提提。”  她快步走回座位,慈和笑着看向燕淮,示意他开口。  燕淮亦笑着,蓦地掏出一样东西来往手旁小几上一放,道:“小侄今日来,原是为了这个。”  温夫人循着他的动作朝红木小几上望了过去,狐疑不解地道:“那是何物?”  二人皆坐着,从她的方向看过去,只能瞧见那上头搁着的东西似一张纸,却不知到底是何。  她打发身边伺候着的丫鬟过去将东西递过来。  丫鬟应声下去,取了东西回到她身旁,将那物件交到了温夫人手中。  温夫人低头,定睛一看,不由怔住。  ——这东西竟是温雪萝的庚帖……  十幅全柬烫手山芋似的落在温夫人手中,叫她半天回不过神来。  良久,她举起庚帖来,朝着燕淮蹙眉问道:“贤侄这是什么用意?”  燕淮正视着她,道:“退亲。”  温夫人倒吸了一口气凉气,顿时拍案而起:“退亲?”  燕家跟温家的亲事是当年大万氏还在世时便定下的,两家该过的仪式都早就过了,只等着两个孩子到了年岁便择定黄道吉日完婚。只是中途恰好撞上了燕景去世的事,因了孝期缘故,不得已多拖了会。  但明年燕淮就该出孝了,这场婚事再拖也拖不到哪里去。  而且温雪萝的嫁妆,一应事宜,又都是老早便准备妥当了的。这些日子以来,谁也并不曾真的闲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