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 > 第54章 城门(第4页)

第54章 城门(第4页)

一个老船工找到他,说:“将军,我知道一条水道,能避开险滩,以前运粮都走那条路。”

商队头领很高兴,让老船工带路,亲自去探查水道,船行在平静的河面上,两岸的景色很美,他突然觉得,这天下,本就该这样太平。

黄巢在长安的城楼上举行了受降仪式,剩下的官员纷纷跪地投降,他看着这些人,突然想起了洛阳令,心里冷哼一声,却没有立刻处置他们。

“你们的罪,”他说,“需要百姓来审判,谁是清官,谁是贪官,百姓心里有数。”

他让人把这些官员暂时关押,等候审判,又让人贴出告示,让百姓前来揭发贪官的罪行。

告示一贴出,百姓们纷纷前来,有的带着状纸,有的口述罪行,老书生负责记录,写了满满几大本子。

审判开始的那天,长安城的中心广场挤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像洛阳那次一样,老书生宣读罪状,每念一条,台下就响起一阵怒吼。

当念到一个官员强抢民女,导致女子自杀时,一个老婆婆冲上台,指着那个官员,哭得撕心裂肺:“就是他!杀了我的女儿!”

黄巢下令:“严惩不贷!”

那个官员被拉了下去,百姓们拍手称快,广场上响起了震天的欢呼声。

织锦匠的儿子站在人群里,看着这一切,突然觉得,自己织的那幅耕作图,离现实又近了一步。

前太守的女儿在人群外看着,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那个在洛阳药铺里发现的地窖的主人,他也来参加审判,手里拿着一张状纸,告的是一个曾经勒索他的官员。

她走过去,轻声打招呼,药铺老板认出了她,激动地说:“姑娘,我要回洛阳了,这是我的药铺账本,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在长安开一家分店。”

她笑着点头:“一定会有机会的。”

商队头领带着人把从贪官家里抄没的财物分发给百姓,百姓们领了财物,纷纷跪地磕头,他赶紧扶起他们:“这是你们应得的,以后好好过日子。”

有个老农领了粮食,非要留下帮忙,说要为义军做些事,他笑着答应了,让老农帮忙照看粮仓。

老书生把整理好的古籍搬进了修复好的藏书阁,看着满满一屋子的书,心里无比欣慰,他让人找来一些年轻人,教他们读书识字,希望他们能把这些文化传承下去。

一个年轻人问他:“先生,读书有什么用啊?”

他笑着说:“读书能让人明白道理,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知道该怎么做人。”

织锦匠的儿子终于织完了那幅耕作图,他把锦缎挂在长安的城楼上,百姓们纷纷前来观看,赞不绝口。

“这织的是我们啊。”一个农夫说,指着图中的农夫,“你看,这动作多像我。”

他笑着点头,心里暖暖的,前太守的女儿走过来,看着锦缎说:“真好看,比龙凤呈祥好看多了。”

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我还想织一幅更大的,把长安的美景都织进去。”

“好啊,”她鼓励道,“我等着看。”

黄巢站在城楼上,看着下方欢庆的百姓,又看了看那幅耕作图,突然对身边的老书生说:“你看,这天下,本来就该是这样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