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县太爷才回过神,摇头叹气:
“我辈读书人,向来只知‘入则孝,出则悌’是圣贤之道……”
“可今日才知,今日方知……”
“原来‘孝悌’只是,而非终点!”
天下读书人,皓首穷经,所求为何。
无非是做个品行端正的君子,光耀门楣,福泽乡里。
做好孝悌,便是君子。
这是千百年来,所有读书人根深蒂固的认知。
可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却像一道撕裂黑暗的闪电,照亮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它将个人的德行修养修身,与家族的兴旺齐家,再推向国家的治理治国,最终指向苍生的安宁平天下。
这不是空泛的道德说教。
而是一条清晰无比,层层递进,通往圣贤之境的通天大道。
为天下所有读书人,指明了毕生奋斗的方向。
这是为读书人立道啊!
不远处,崔皓的目光越发疑惑,县太爷与主考官的表情就像话剧一样在他面前生动表演。
从欣赏到赞叹到失神再到震撼。
最后是一种朝圣般的敬畏。
两人的反应,比看他的文章时给出的反应要强烈百倍,千倍。
究竟是什么样的文章,能让两位主事官,失态至此。
能表现出朝圣般的谦卑。
就在这时,主考官教谕终于回过神来。
他盯着那张考卷,又看了看眼前的卢璘,嘴巴一阵哆嗦,最后口中吐出三个字。
“传天下。”
“传天下??”
崔皓闻言愣在了原地。
他出身博陵崔氏,自幼饱读诗书,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三个字的分量。
大夏文道,文章诗作,自有评级。
出县,可令一县文人争相传阅。
达府,能使一府之地文气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