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职位确实很高,但还是要看丞相的态度,到底是实封还是虚封。”
“仲德的意思是虚封周郎。”曹操若有所思,“给他一个徒有虚名的刺史,换他来到军前效力。”
“然也。”程昱平静道:“待到之后周郎立下功勋,丞相还可以明升暗贬。”
“拿掉荆州刺史的头衔,让他去朝中担任华而不实的九卿。”
“如此一来,丞相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程昱反问道:“再想想看,周郎投效咱们,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打击江东士气。”
“江东军事机密。”
“策反江东武将。”
“一位水战良将。”
“能得到庐江郡。”
“战胜孙刘联军。”
一时间,众人纷纷开口,列出周瑜能带来的好处。
“显而易见。”程昱抚须道:“付出区区虚职,换周郎前来效力,显然百利而无一害。”
“仲德一语见地。”
曹操频频点头,认可程昱之言,转而问道:
“周郎的三个条件,后两个都好说,但第一个又该如何解决?”
其一,周瑜个人名誉。
其二,周氏家族名誉。
其三,荆州刺史。
“由许都方面下旨,册封周瑜为荆州刺史。”曹操继续道:“如此一来,周瑜就是为朝廷做官、为天子效忠,拥有官职的同时,还不会影响家族声誉。”
“但第一个”曹操苦恼道:“此刻周郎来投,好像无论如何,都有卖主求荣、畏战怯敌的嫌疑,咱们该如何帮他洗脱骂名呢?”
一时间,众多武将纷纷挠头,全都寄希望于两位谋士。
正在抚须的程昱动作一顿,不由看向身旁的贾诩。
“此事易耳。”贾诩捻着山羊须,缓缓道:“丞相可以对外放言。”
曹操眼睛一亮,连忙请教,道:“何言?”
“丞相南征,无所虑也,唯忌周郎一人耳。”
曹操率军南征,什么都不担心,唯一的忌惮就是周瑜本人。
可想而知,这话一旦放出去,会有何等的效果?
曹操何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