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 > 第58章 学堂(第4页)

第58章 学堂(第4页)

“这是北边送来的新米,比咱们本地的更糯。”伙计抓起把小米,米粒在他手心里跳。

黄宁想起那封感谢信,心里暖烘烘的,“给孤寡老人送些去,让他们熬粥喝。”

伙计应着,又说,“前几日有个外地货郎来,说咱们这儿的粮价公道,想常来呢。”

黄宁笑了,“只要守规矩,咱们都欢迎。”

路过泥瓦匠盖的新房,见几户人家正往里搬东西,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格外热闹。

“将军您看,这灶台好用得很,火一点就旺。”一个妇人举着锅铲,脸上沾着面粉。

她的丈夫扛着个新做的木柜进来,柜子上还贴着红剪纸,是前太守的女儿帮忙剪的。

“这房子比以前的暖和多了,冬天不用再裹着被子睡觉了。”一个老人摸着墙壁,声音有些发颤。

黄宁走到院子里,见菜地里已经种上了萝卜籽,老人说过几天就能发芽。

离开新房时,工头追了出来,手里拿着块青砖,“将军您看,这是新烧的青砖,比以前的硬实。”

青砖上还带着窑火的温度,黄宁敲了敲,声音清脆,“不错,下次盖房就用这个。”

往回走时,天阴了些,像是又要下雨,街上的人都加快了脚步。

路过医疗所,见前太守的女儿正在晒药材,各种草药摊了一地,像铺了张彩色的毯子。

“这是刚采的金银花,能治感冒。”她拿起一把金银花,白色的花瓣上还沾着水珠。

黄宁帮着把药材挪到屋檐下,指尖不小心碰掉了片艾草叶,她弯腰去捡,两人的手又碰到了一起。

这次她没缩回去,只是脸颊更红了,像天边的晚霞。

“下午要去山里采些川贝,听说那边的川贝长得好。”她直起身,手里攥着那片艾草叶。

黄宁想起山里的路滑,“让士兵跟着,多带些绳子。”

她点点头,从药柜里拿出个油纸包,“这是新做的驱蚊包,山里蚊子多,您带着。”

包里装着艾草和薄荷,清香驱散了午后的闷热,黄宁放进袖袋,觉得心里也清爽了。

刚走出医疗所,雨点就落了下来,比上次的更急些,打在伞上噼啪响。

街角的馄饨摊正忙着收摊,摊主见黄宁没带伞,就把自己的大伞递过来,“将军拿着,我这有棚子。”

黄宁刚要推辞,却见卖菜的老妇正抱着菜筐往棚子下跑,便接过伞撑开,挡在老妇头顶。

“多谢将军,您真是好人。”老妇拍着身上的雨水,眼眶有点湿。

雨里传来马蹄声,是黄巢带着士兵回来,马鞍上捆着些新鲜的蘑菇,说是山里采的。

“这蘑菇炖鸡汤最好,给学堂的孩子们补补。”黄巢甩了甩蓑衣上的水,水珠溅在地上,晕开一小片。

黄宁让士兵把蘑菇送到学堂厨房,自己则撑着伞往军营走,雨幕里,士兵们正在加固粮仓的屋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