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窑是关节所在!”
他深知,若无杜明月这位“技术总监”和他脑子里那些现代加工的点滴概念,深加工便是空谈。
全赖高温灭杀病虫,低温烘干保全营养、避免焦糊。
这年头,吃坏肚子出人命太容易。
“放心!”
杜明月信心十足,
“那观测火候的‘铜管水尺’,我让老师傅多制了几件,每窑都配!
保准烘出来又干又脆!”
“点火开工!”
李恪果断下令,
“传话下去,工钱日结,多劳多得!
管饱!夜班宵夜有肉!”
“是!”
杜明月应声,转身冲下高台:
“各工头听令——点火开灶!
流水线——起——!”
工坊区瞬间沸腾。
清洗区水花四溅,蒸煮区白汽升腾,油炸区香气四溢。
新建的烘干窑窑口火光熊熊,热浪扑面。
简陋的大风扇将热风鼓入长长烟道,送入层层铁丝网架。
看火师傅紧盯着窑壁上的“铜管水尺”,不断调整风口。
研磨区,改良的石磨碾子在骡马或水轮驱动下嘎吱作响。
金黄色的焦香粉末从磨盘碾槽中源源流出。
流民中的妇女手脚麻利地将粉末扫入木桶,分装进油纸袋或陶罐,贴上“恪记精制蝗虫粉(饲料药材)”的红纸签。
“三大件,齐了!”
看着眼前景象,李恪心中稍安。
除主打的虫粉外,另两处工坊亦在全力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