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着总结前朝经验教训的传统下,‘季汉’自然不能将两汉犯过的错误一二再、再二三的错继续犯下去。因此,趁着如今天下已定的时机,二爷、三爷这两个既算宗室、又算外戚的大将军、车骑将军,也是趁机提出了退休的事情。“也罢,三年就三年!三年之后,国家应已彻底安定,届时阿斗这新帝也……”第443章“惟章武九年正月元朔,皇帝臣备,敢用玄牝,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昔逆曹窃居神器,备畏天之威,惧汉邦将湮于地,故受皇帝玺绶。忧勤庶政,九载于兹。今英华已竭,耄期倦勤……”“皇太子禅,久叶祥符,夙彰奇表,天纵神武,智韫机深。英图冠世,妙算穷神。伐暴除凶,无思不服。征江东、讨陇右,伐曹丕,平逆曹。功格穹苍,德孚宇宙。雄才伟略,振古莫俦。造我大汉,系其是赖。在孺而勤,宜奉效庙,承继大业。今传皇帝位于太子禅,修燔瘗,告类大神。惟大神尚飨!祚于汉家,永绥四海!”大汉章武九年,正月元朔,长安未央宫前朝大殿,伴随着诸葛大大那抑扬顿挫的清郎诵读声,一篇先是交待了老爹再造大汉之功,后又极力夸赞了一番刘禅功绩的禅位诏书,很快便清晰的传入了殿内一众文武大臣耳中。与‘正常’的嗣君继位于大行皇帝灵前不同,因为刘禅的继位乃是皇帝生前的‘内禅’,这继位地点自然就改在了老爹刘备刚刚特意重修完的未央宫了。“进皇帝玺绶!”时间不长,一篇数百字的禅位诏书很快便被诸葛大大宣读完毕。随后,伴随着毛遂自荐为司仪的庞统一声清喝,身为大将军的二爷随即便出班上前,从刘备手中接过了象征了皇权的传国玉玺,而后于同样身着十二旒皇帝冠冕袍的刘禅右侧跪下,将传国玉玺高高奉上。至此,皇帝即位的两个主要程序,策命与授玺礼完成。“臣等参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随着刘禅接过玉玺,整个大殿之内,除了授玺时刚刚从皇帝宝座上换到旁边一侧的‘太上皇御座’上的老爹之外,包括宣读策命的诸葛大大,跪进传国玉玺的二爷在内,殿内一众文武大臣随即全都跪倒在地,以皇帝礼仪大礼参拜起了刘禅这个新皇帝来。“众卿平身!”坐上还带有自家老爹身体余温的皇帝宝座,伸手一挥,一句‘众卿平身’随即也是自然而然的从刘禅口中发出,并没什么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啥的。没办法,谁叫从刘备登基为帝开始,他这个监国太子实际上就已经是在行使皇帝的权力了呢。所以,这让历代太子登基时都会心情激荡不已的登基仪式,对于刘禅来说,那就真的只是单纯的挪动了一下上朝时自已所坐的位置,而已!“请陛下拜谒宗庙、即天子位!”就在刘禅刚刚才在这御座上坐稳,一众文武大臣也才刚刚起身之际,一声清喝却是再次从身为司仪的庞统口中传出。得,世俗的皇帝权力交接是完成了,但这代表神权的‘天子即位’仪式还得再跑一趟高庙才算完成呢。说起来,不同于老爹刘备在南郑即皇帝、天子位时,因陋就简的皇权、神权交接同时进行,在如今条件允许的情况却,却是只能一样一样的来。再想和老爹即位时那样偷懒,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顾降命,属禅黎元。为人父母,禅不敢当。群下百辟,不谋同辞……禅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群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很快,拜谒完高庙后,来到高庙旁早就筑好的祭坛上,刘禅也是展开手中祭文,亲自诵读祭拜了起来。‘天子’,乃天之元子。不同于后世王朝天子不过是皇帝的一个代称而已,有汉以来,‘天子’才是汉朝皇帝的正式称号。因此,拜谒完高庙之后,刘禅这个新皇帝自然也要亲自燔燎告天,方能获得天子的正式称号,从而完成世俗皇权与天授神权的合二为一!“大汉天子制诏:自即日起,尊先皇为无上皇,皇后孙氏为太皇太后,先皇妃吴氏等为太皇太妃。无上皇、太皇太后、太皇太妃一应供奉加倍;另,宫中仍用章武年号不变,新帝建兴年号止行于宫外……”拜谒完高庙,燔燎告天完成了天子即位仪式后,回到未央宫的大汉新天子刘禅,随即也是发布了自已的第一条天子诏令。只不过,不同于那些父死子继的‘正常’即位皇帝,刘禅这个以‘内禅’即位的新皇帝,所颁布的第一道诏书自然也不是‘正常’继位皇帝的什么大赦天下,而是先给自家老爹和孙尚香等人上尊号。只不过,按理来说,刘禅为帝,刘备自然便是太上皇。但因为太上皇这个尊号在刘备登基之时便已经上给了刘协,所以无奈之下,刘备也只能再升一级,荣获了一个‘无上皇’的尊号。没办法,宫里总不能有两个太上皇吧?因此,刘备、孙尚香却是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从皇帝、皇后直接跳过了太上皇、皇太后,一跃升到了无上皇和太皇太后的级别。“大汉天子制诏:朕承无上皇之圣绪,获奉宗庙,战战兢兢,无有懈怠。朕闻为圣君者必立后,以承祖庙,建极万方。太子妃关氏、张氏,大将军羽、车骑将军飞之女,昔承明命,虔恭中馈,温婉淑德,娴牙端庄。宜建长秋,以奉宗庙。今关氏、张氏俱授皇后玺绶。是以利在永贞,克隆堂基,母仪天下,潜畅阴教。赐天下男子爵,民两级,功民三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米,人五斛!”很快,在给老爹、孙氏等人上完尊号之后,打着‘为圣君’的幌子,刘禅又一口气给自已封了两个皇后。说起来,因为他这新帝从当太子时便一直是两妃并立的情况,这登基之后再两后并立,那也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倒也没有那不开眼的死心眼儿之人,在这个大喜的日子跳出来指责他这大封后宫的事有什么于理不合的事情。说起来,说是大封后宫,但事实上除了关凤与张星彩这两名皇后外,刘禅这后宫也没其它人可封的。没办法,除了关、张二后外,刘禅哪还有其它什么妃子?所以,这册封后宫的事情,随着两个皇后的册立完成,整个册封后宫的事情自然也就全部完成了。‘嘿嘿,两后并立,咱也不算给穿越者丢脸了吧?’看着各自面带喜意接过皇后玺绶的关凤跟张星彩两人,高据御座上的刘禅,此刻也是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至此,随着刘禅这比原历史上晚了多年的新天子登基,‘三国’历史也正式成为过去,一个独属于刘禅的新时代终于来临!第444章“大汉天子制诏:大将军关羽,忠心为国,于无上皇微时便起兵跟随。战功赫赫,威震华夏。赐爵‘开国’汉寿县侯,享食邑三万户!”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继位,自然也要有新的封赏不是?何况这一次的封赏,还不是一般意义上新帝登基时的例行封赏。说起来,为了给刘禅这个新帝留下足够的施恩机会,先前大军凯旋后,即便是面对这全国一统的开国大功,刘备都没有对任何文武进行任何封赏。因此,刘禅这位新天子的封赏,既是新帝的施恩,也是对一众文武的酬功,更是对他们在复兴大汉中所做出功绩的肯定!只不过,不同于老爹刘备登基时先文后武的封赏顺序,这一次的大封功臣,刘禅这个位新帝却是从二爷为首的武将系统开始。不用说,之所以会做出如此调整,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提高和加强武将的地位。没办法,不同于之前武将用力的乱世,随着如今国家的安定,仗着先天的优势,文官势力必将快速兴起。所以,为了避免文官系统势力增长过快,从而造成文武失衡的局面,加强提高武将地位,自然便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只不过,基于曹操称公带来的恶劣影响,慎重考虑过后,在高级爵位上,刘禅却是并未采用后世的公、侯、伯爵位体系。依旧还是沿用了两汉以来的列侯、关内侯制度,只是增加了‘开国’二字以示殊荣和区别!当然,自景帝之后列侯无封国、只享规定食邑的制度自然也是一并延续的下来的。“车骑将军张飞,忠心为国,与大将军同随无上皇起兵于微时。战功赫赫,威震敌胆。赐爵‘开国’西乡县侯,享食邑三万户!”继二爷之后,三爷这个车骑将军的封赏也是紧接而至,而非骠骑将军马超这个名义上的军方二把手。没办法,亲疏有别嘛。且不说二爷、三爷的赫赫战功,单凭其最早跟随刘备起兵、刘备的结义兄弟、刘禅的老丈杆子几重身份,这封赏顺序排在众人之前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事实上,不止是封赏顺序,就封赏厚薄而言,二爷与三爷同样也是位居众人之首。“骠骑将军马超,乃伏波将军马援之后。战功赫赫,威名远播。赐爵‘开国’斄乡县侯,享食邑两万户!”“征东将军赵云,追随无上皇于微时。忠心护主,于万军之中护朕安危,战功赫赫,威名远扬。着升卫将军,赐爵‘开国’永昌县侯,享食邑两万五千户!”随后,在封赏完三爷之后,马超、赵云两人的封赏自然也是随之而来。只不过,不同于封赏马超时的‘中规中矩’,封赏赵云之时,除了爵位之外,刘禅同时也让其接替了自黄忠逝去后便一直空缺下来的卫将军职位。不仅如此,赵云所享受的食邑户数,也是足足超过了马超五千户,仅次于二爷、三爷。很显然,借着这次开国封赏,刘禅这是要着力树立赵云在军中的地位。毕竟老爹许给二爷、三爷的‘退休’时间并不远了。说起来,虽然以二爷、三爷两人的特殊身份,即便退休也并不会对军队、朝局造成什么波动,但该有的规矩还是要立下来的。“征北将军魏延、伏波将军甘宁、凌统等二十人皆赐爵‘开国’都乡侯……”很快,随着四大将军封赏完后,接下来魏延、甘宁等一共近百名武将也是功劳大小获封了从都乡侯到关内侯等不同的爵位。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年轻一代将领的领军人物,被刘禅誉为大汉双壁的姜维、邓艾两人,各自军职也都升到了镇北将军、镇东将军之位。至于被二人一直争夺的‘冠军’封号,这一次靠着‘灭国’之功,却是让姜维抢到,获得了冠军侯的爵位。邓艾则是获得了刘禅特意为二人预留的‘长平’、‘冠军’爵号中的长平侯爵位。而凭借这两个特殊的爵号,二人也是越过了魏延等老一辈将领的都乡侯级别爵位,站到了县侯级别的行列。当然,为了让二人继续保持着竞争之心,刘禅却是特意言明,‘冠军’这个封号并不是从此就固定在姜维头上了,二人以后还是可以凭着战功再行争夺的。“大汉天子制诏:原镇东将军、大皇子刘封,自小追随无上皇征战沙场,屡立战功。虽非无上皇亲子,然亦身具汉室血脉,今册封其为长沙王,迁宗正,掌管一应皇族、外戚事务,享食邑两万户!”时间不长,随着以二爷为首的一众武将封赏完毕之后,原本也应归于武将序将的刘封,却是被单独提了出来。只不过,不同于二爷、三爷等人的顶级县侯爵位,刘封却是在这开国封赏中第一个被封王之人。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其功劳超过了二爷等人,而是占了血脉和刘备义子的名份便宜。不过,有得必有失,获得了超品王爵的同时,刘封也必须放弃诸如军职、兵权这些东西。倒不是说刘禅对于这个大哥不信任、明升暗降,只不过规矩就是规矩。七国之乱的事情刘禅不可会让其再次上演。所以,在七国之乱后诸侯王只能享受封国赋税,不得执掌军政事务的基础上,刘禅却是更进一步,采取了后世并不‘之国’的宗王制度。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大汉的宗王与列侯一样,只享食邑。这一点,不止是刘封,先前被刘备册封为王的太上皇刘协子嗣,也是同样如此。至此,被刘禅刻意调整以提高加强地位的武将系统全部封赏全部完毕!……“大汉天子制诏:中书令诸葛亮体资文武、明睿笃诚。自无上皇三顾出山以来,抚百姓、理国家;出谋划策,屡立奇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乐之亚匹矣!今赐爵‘开国’武乡县侯,享食邑两万五千户……”“尚书令庞统,论王霸之馀策,临倚仗之要害。自辅无上皇与朕于荆州以来,理政治国、出谋画策无所不成,功勋卓著……今赐‘开国’万年县侯,食邑两万五千户!”“门下侍郎法正,见理之明、料事之审。一时谋臣,无出其右。自辅无上皇以来,为之辅翼……今赐‘开国’汉兴县侯,食邑两万五千户;”“御史中丞张昭、尚书省右仆射刘巴、中书省右侍郎陆逊、尚书省左仆射诸葛瑾……”封赏完了武将系统,自然也就轮到了被刘禅刻意排于武将之后,以诸葛亮等三省丞相为首的文官系统。说起来,虽然身为文官,但‘龙凤组合’及法正几人也是有军功在身的。所以与二爷三爷等人一样,几人自然也是被刘禅赐予了和赵云相同、仅次于二爷、三爷食邑的开国县侯爵位。事实上,相比于武将系统共有百余人获封大小侯爵,文官系统中获得封侯之人,在数量上可就要少得多了。像三省六部之中,除了龙凤组合及法正之外,也就陆逊、糜芳两人获得了开国县侯的爵位。其它即便是张昭、刘巴、诸葛瑾等人,也不过是获得了从乡侯至关内侯不等的爵位。而且即便是加上为安扶人心所封的陈群、钟繇等没有‘开国’二字殊荣的关内侯,整个文系统获封侯爵的也没有超过三十人。可以说,相较于对武将封爵方面的大方,在文官封爵上,刘禅却是显得十分的‘小气’。这其中固然有文臣本身拥有战功之人少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还是出于刘禅压制文臣的心思。毕竟于和平时期,文臣的发展潜力,可不是武将能够比拟得了的。再加上来自后世的他,对于自唐以后,因为武将集团总处于受打压的下风,从而导致整个华夏民族普遍缺乏血性的现状可是深有体会。因此,为了保持住这份华夏民族的血性不被消磨,哪怕是担上那么一些不稳定的风险,那也还是值得的。为此,对于文臣除了压制之外,分化文臣更是不可或缺。而这分化的关键之处,便在于爵位!在他的规划中,大汉帝国的未来,乃是由武将、勋贵、文臣这‘三足’所鼎力托举。其中,这武将一‘足’,自然便是刘禅以‘功民’制度刻意培养出来的‘军功地主’阶级为基础组成。而文臣自不必说,当然便是以州、郡、县及社学为基础的科举制为依托。但勋戚这一块儿的划分,却不是以文武来界定,而是以如今及以后出现的这些‘开国’与不开国的爵位为标准。通过这个划分标准,便能将其中在治世发展势头最猛的文臣系统分化出一部分来。如此一来,势均立敌、三足鼎立之下,大汉这个‘鼎身’,自然也就更加稳固了不是?当然了,规划是规划,落实归落实。想要将这个规划从纸面落到实处,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还需要刘禅之个新天子在接下来的治国理政中一步步去实现。“臣等叩谢陛下隆恩!”近两个时辰之后,随着一众文武的那声震殿宇、整齐划一的叩谢声响起,这场自‘季汉’立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封赏群臣也就此落下了帷幕!“大丈夫当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今日之封赏,只是朕与无上皇对诸卿于过去功绩之肯定,并非对卿等此生功绩之盖棺定论。还望卿等再接再励,为大汉再立新功,勿要沉醉于往昔之功劳簿上……”“卿等皆为我大汉复兴之栋梁、功臣……朕甚为欣赏光武帝之君臣相宜,而非高皇帝的‘情非得已’,望卿等慎之、戒之、勉之!”看着一众面上掩饰不住激动与欣喜之色的文武众臣,带着满脸的微笑,刘禅这个新天子也是对这场封赏做起了最后的总结与训示。只不过,前面几句话还好,当说到后面几句话时,大殿之上不少刚刚还激动欣喜得有些忘形的文武,却是顿时不由得面色肃然起来!开玩笑,作为臣子,刘邦的‘情非得已’,有谁愿意亲历尝试?“臣等谨遵陛下教诲!!!”面对刘禅这说在前头的‘丑话’,不少得意之下有些忘形的文武却是瞬间反应过来,眼前的新帝可不是以往历朝那些仅靠血缘关系继位的二世祖,而是真正杀伐果断的‘开国太子’出身!不得不说,刘禅的这番‘丑话说到前头’还是十分有效的。之后终刘禅一朝,除了极个别功臣受到惩处外,却是并没有发生汉初时刘邦大杀功臣的情况!“哈哈,诸卿等皆是我大汉忠贞之臣,朕与无上皇亦是希望与卿等有始有终……今日乃诸卿功成名就之时,就先散朝吧,晚上朕与无上皇在此设宴与诸卿相庆!”末了,看着一众面色肃然的文武,刘禅也是挥了挥手,结束了自已的登基暨封赏群臣大典!第445章“父皇,你们这……呆会儿还要大宴群臣呢!”未央宫北面紧挨西城的桂宫,刚刚结束了登基大典暨封赏群臣而来的刘禅,看着早已换下十二旈天子冠冕袍服,只着一身便服的刘备,顿时不由得一阵无语。说起来,先前在未央宫完成了‘禅位’仪式后,刘备这个无上皇却是并不需要再参加刘禅的天子即位仪式。所以在回到桂宫后,等这‘退休’已经等了多年的刘备,却是迫不及待的便换下了身上的十二旈天子冠冕袍服。“不过是大宴群臣而已,如今你才是天子,咱是无上皇,为何要穿得如此正式,哈哈哈哈!”看到刘禅那一脸无语的表情,刘备却是自得不已的哈哈大笑了起来。“唉,想不到才眨眼间,当年那个的小胖墩儿,如今已是我大汉的新天子了!”就在刘备得意大笑之时,看着一身天子袍服的刘禅,一旁如今已是升格为太皇太后的孙尚香,却是不由得开口感慨了起来。“这都多亏母亲当年悉心照顾,否则儿臣焉有今日!”听到孙尚香的感慨,刘禅也是不由得想起了当初初来贵地时,拖着‘刘禅’留下的病体,孙尚香日夜不离身照顾自已的情景。“只是如今儿臣为帝,却是让母亲连座自已的宫殿都没有,只能和父皇挤在这桂宫。回头儿臣便让人重修长乐宫……”末了,想到为了给自已这个新帝腾地方,不但老爹从未央宫搬了出来,孙尚香也是把皇后的椒房殿让了出一来,跟刘备同居于这桂宫,刘禅顿时不由得愧疚不已。说起来,按理来说,退位之后,刘备这个无上皇自然是应该居住在长乐宫的。奈何多次历经战火破坏之后,如今的长乐宫却是早已毁于战火,想要重修,可不单单只是钱粮的事情。所以,在给刘禅腾出了未央宫和椒房殿后,刘备却是和孙尚香及吴氏等人搬到了这未央宫北面的桂宫。“咯咯,阿斗有这个心就够了!有三尺睡眠之地足矣,母亲与你父亲要那么大宫殿做甚?”看着刘禅那满脸愧疚的表情,满脸欣慰的孙尚香却是不禁摇了摇头。“阿斗,你母亲说得不错。如今大汉初定,百废待兴。虽有荆益交扬诸州钱粮支应,然如今大汉用钱之处也极多。这能省之处,还是要以节俭为先……”听到刘禅想要重修长乐宫,即便是已经‘堕落’的刘备,此刻也是面色郑重的摇起了头来。“为父知你志向远大,治国理政之能亦远超为父,然凡事不可一蹴而就。如今你已是我大汉天子,一言一行皆为大汉臣民之表率……”末了,不等刘禅开口,已经禅位的刘备,却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开口提醒起他来。“多谢父亲教诲,孩儿定谨记在心!”看到即便是已经‘堕落’了,但向来仁义为先的老爹还是不忘百姓,刘禅也是不由得面色一正的开口应了下来。说起来,仗着荆益交扬这些‘老区’攒下的丰厚家底儿,原本不知不觉间就有些飘了的刘禅,还真就是打算‘治理’和‘立功’这两手都要同时抓的。但现在被老爹这么一提醒后,刘禅也是意识到了自已似乎确实是有些操切了。因此,只片刻之后,刘禅却是再次将决策改回了当年初回荆州时,‘高筑墙、广积粮’的路子上来,准备先修炼好‘内功’再说。“呵呵,阿斗你向来处事极有见地、分寸,为父不过就是顺口提醒几句而已。说起来,为父虽有复兴大汉之志,然比起孙、曹两家来,为父当初却是最弱一方……为父实未料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大汉再次复兴,此皆吾儿之功也!”眼见刘禅是真的听进了自已的提醒,老怀大慰的刘备,却是又不禁再一次为如今的大汉复兴感慨了起来。没办法,正如刘备所说,当年他虽然有复兴大汉之志,但在那种敌强我弱的现实情况下,他所能做的,也只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哪会想到这一天会如此‘快’到来!“哼,夫君你还好意思说,若不是你们父子抢了我父兄辛苦打下的基业为基……”听到刘备的感慨,瞬间被勾起了自家父兄基业被夺之事的孙尚香,顿时不禁带着一脸‘嗔怒’的瞪向了刘备跟刘禅。说起来,随着如今刘备从皇帝变成了‘无上皇’,两人之间的称呼也是再次回到了从前的‘夫君’、‘夫人’,倒是恩爱得很。“母亲你可不能不讲道理啊,那可是舅父先动手的,儿子只不过是自卫反击而已。再说了,母亲你可是咱老刘家的人,这胳膊肘哪能往外拐?而且江东之地本就是咱大汉的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