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无奈苦笑的司马懿,刘禅却是一脸戏谑的朝他望了过去。很显然,对于这个解释,有着‘历史经验’,清楚知晓司马家黑历史的刘禅却是根本就没听进去。说起来,对于司马懿,刘禅最大的恶感并非其隐忍的性格与原历史上篡夺曹魏江山之事。也不是其后代的无能导致了五胡乱华,而是在于其把誓言当屁放,开了违背誓言的先河,破坏了誓言在华夏子民心目中的神圣性。因此,后面司马昭公开弑君,司马家纯粹靠着力量强取豪夺继续大开各种恶习的先河,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原本按常理来说,面对司马懿等人的投降,刘禅此时应该做的好言安抚,自然也就变成了如今的当面求证或者说是质问。“呃,这……”面对刘禅这出自佛经的‘俗语’,即便是狡诈如司马懿,一时之间也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呵呵,卿不必急于回孤,待孤接了太上皇回转之时,再答复于孤即可!”看着一时词穷的马懿,刘禅却是出乎众人预料的将这高高举起的板子,又这么轻轻放下了。只不过,众人不知道的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只是刘禅对于司马懿这‘冢虎’是杀是放的主意还没拿定而已。第436章“殿下,前面就是浊鹿城了,是否要将仪仗打出?”山阳郡浊鹿城外,远远看着前方的城郭,被刘禅下令负责天子仪仗的黄皓,此刻却是带着谄媚的笑容朝他望了过来。没办法,这天子仪仗可是刘禅亲自下令其回洛阳置办的,结果从虎牢关到山阳郡这一路行来,刘禅却是根本就未曾使用。要知道,刘禅虽然只是太子,但在刘备的特别规定下,他这个太子所用仪仗也是与皇帝一样的天子仪仗的。“狗奴才你这是跟孤装糊涂呢?这天子仪仗是给太上皇准备的,这个时候打什么打,去向太上皇示威吗?”在司马懿率领虎牢关魏军投降数天之后,留下了邓艾、刘封暂统大军镇守虎牢关的刘禅,却是领着二爷、三爷、赵云及诸葛大大、庞统等一众文武重臣,带着五千兵马朝着虎牢关河对岸的山阳郡而去,迎接刘协这个太上皇去了。说起来,此山阳郡确切的说,其实应该叫做山阳县才对,原本乃是河内郡所属。真正的山阳郡,却是远在兖州呢。在曹丕篡汉之后,为了显示自已的大度,同时也为了便于监视,却是把这山阳县从河内郡分割了出来,单独设立了一个山阳郡,以之作为刘协这个山阳公的‘封地’。“殿下,奴婢冤枉啊!奴婢只是以为,既然是要迎接太上皇回京,那自然是要风风光光,好彰显我大汉威仪……”面对刘禅的笑骂,知道其心情不错,黄皓这‘奸佞’也是十分配合的摆出了一幅比窦娥还冤的表情来。“风光、威仪?有孤与二叔、三叔及大汉丞相亲迎太上皇,还不够风光、不够威风的吗……”听到黄皓给出的理由,刘禅却是忍不住又是笑骂着一脚踹了过去。要知道,此次迎接刘协,除了老爹刘备这个大汉现天子没能亲至外,就连二爷、三爷和诸葛大大、庞统这‘龙凤组合’的丞相团都是出动了的,就更别说还有赵云统领的五千专门负责其安全的五千无当飞军将士了。可以说,刘协自九岁登上皇位之后,还没有如此‘威风’过呢!“殿下,臣以为,如今已至太上皇巡狩之地,这天子仪仗倒是可以打起来了!”就在刘禅笑骂着踹向黄皓之时,身后的诸葛大大却是出乎意料的对黄皓这个‘奸佞’的建议表示了赞同。当然,诸葛大大之所以赞成这个建议,自然不可能只是为了所谓的风光与大汉威仪。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让刘协再一次‘发光发热’,为‘季汉’的正统性做宣传、背书!“呃,中书令之意孤已尽知。只是太上皇被人当成傀儡摆布了一辈子,此次就让其自已做一次主吧!”稍一思索之后,刘禅也是瞬间明白了诸葛大大的想法。只不过,明白归明白,出于对刘协当了一辈子傀儡的同情,刘禅却仍是并未同意这对‘季汉’来说可有可无,但对刘协来说却是又一次被利用的‘锦上添花’的建议。“殿下仁厚,乃臣等之幸也!”见刘禅在明白了自已的用意后,却是毫不犹豫的便开口拒绝了,诸葛大大却是反而诚挚无比的行礼称赞了起来。不用说,随着如今大汉的再次一统已近在眼前,刘禅这个‘后主’也即将正式执掌大汉的情况下,诸葛大大也是与之前的庞统一样,在做着小心的试探呢。而这试探的结果,很显然是让其十分放心的。开玩笑,有哪个臣子会希望自已的君主是一个心性薄凉之人?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可没有人愿意碰到。……“他娘的哎,这些汉军总算是来了!再这么等下去,咱们可是要憋出毛病来了……”就在诸葛大大罕见的拍着刘禅‘马屁’之时,浊鹿城头上的一众魏军将士,在看到终于有汉军到来后,此刻也是终于放下了心来。没办法,随着整河内郡都被汉军扫遍了,就软禁刘协的山阳郡仿佛被汉军给遗忘了一般,自已主动派人前去联系归降之事,还被对方给拒绝了,这事儿放谁身上谁不麻爪子?“兄弟们,快,赶快放下吊桥,打开城门随我出城迎接汉军!”一阵感慨之后,作为驻守山阳国的督军李固,随即便赶紧下达了打开城门,并出城迎接的命令。那架势与热情度,若不是其身上的服色不对,绝对会被认为是汉军。“呵呵,胆子倒是不小嘛,竟然还敢主动出城迎战!”就在这些魏军将士欣喜不已的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出城迎接之际,浊鹿城外,看着从城中冲出‘迎战’的魏军将士,刘禅顿时不由得一阵无语。没办法,对方不过区区两千左右的步兵,竟敢出城与自已这五千骑兵野战,那不是自寻死路吗?“哈哈哈哈,全军听令,准备战斗!”就在刘禅无语之际,与那些魏军没料到今日会有汉军前来接收一样,根本就没想到在这里还能捞到仗打的三爷,乐得咧嘴大笑的同时,手中蛇矛一扬,随即便连声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只不过,三爷的兴奋劲儿,也就维持了那么一瞬而已。就在其话音刚落之际,还没等他纵马从队伍中驰出呢,对面的魏军却是已经沿城门两侧跪了下来。……“太上皇与太后可还安好!”浊鹿城外,亲手扶起眼前驻守此处的魏军督军李固后,刘禅也是随口询问起了刘协这个太上皇的事来。“回禀殿下,大人与美人自到山阳郡之后,每日除了耕种田园外,便是采药济世,为百姓诊治病痛,倒是过得十分舒心……”虽说刘禅只是随口询问,但李固却是不敢怠慢,赶紧一五一十的开口向其汇报起了刘协这位山阳公的日常生活起居情况来。而且这李固倒也是个有心人,并未以‘陛下’或是曹丕所封的‘山阳公’来称呼刘协,而是用了山阳百姓对刘协夫妇的尊称,‘大人’、‘美人’!“劈柴喂马,春暖花开,太上皇看来倒是过得真舒心啊!”听完李固的汇报,就连刘禅也是不禁带了些羡慕的语气感慨起来。第437章“臣刘禅,拜见太上皇、太后!”浊鹿城山阳公府大堂,看着有些局促不安的刘协面前,刘禅领着二爷、诸葛大大为首的一众季汉文武重臣,却是恭恭敬敬的拜了下去,并没有半分轻视之意。“殿……殿下与诸位不必多礼,如今吾早已不是……诸位快快请起!”看着恭敬拜服于地的众人,带着些许的无奈与局促不安,刘协也是快步上前,亲手扶向了刘禅这个如今的大汉太子。说起来,历经了世态炎凉、人生如梦之后,如今的刘协却是早已大彻大悟,抛弃了帝王身份的枷锁。而没了帝王身份的压力后,融入这田园山水间的他,这几年却是其有生以来过得最为逍遥跟舒心的日子了。然而现在,随着刘禅这位如今的大汉太子突然到来,却是意味着他的逍遥日子很有可能又要再次失去,并再次沦为傀儡!因此,刘协的心有不安与无奈,自然也就能够理解了。“陛下虽已不在皇位,然仍是我大汉之太上皇。受大汉臣民朝拜,乃理所当然之事……”在刘协的搀扶下顺势起身的刘禅,自然也是听出了其语气中的不安与无奈。只不过,眼下这个场合,却不是跟其细说打消顾虑之时。因此,刘禅暂时也只能拿他这个‘太上皇’的身份说事,勉强安其心了。“呵呵,吾忝居皇位数十年,于大汉社稷、百姓却是无半分贡献。若无皇叔与诸位力挽狂澜,大汉却是早已崩塌,吾又有何颜面受臣民朝拜?今大汉已是复兴,余愿已足。如今吾只愿为一普通百姓,躬耕于田园足矣!”摇了摇头,刘协却是并未将这‘太上皇’的名份放在心上,只是重申了自已想要退隐田的意愿。没办法,几十年的傀儡经历下来,刘协是真的累了。如今早已放下帝王枷锁的他,又哪愿再过那被人控制的傀儡生活。因此,刘禅这以‘太上皇’之名安其心的打算却是彻底失败了。“躬耕田园么?呵呵,臣于来时路上,便听闻太上皇与太后亲自种有许多瓜果菜蔬。太上皇这么一说,臣倒是有些饿了,不知臣能否有此口福……”见刘协仍是心有不安,眼下这个场合又不是说话的地方,刘禅也是借着对方的话便转移了话题,打算换个场合再说。“呃,只顾着说话,吾倒是忘了殿下远道而来。夫人,快,快去菜园摘些新鲜的瓜果菜蔬,为殿下与诸位准备晚膳……”怎么说也是做了几十年皇帝之人,哪怕就是傀儡皇帝,那也是皇帝不是?因此,在听到刘禅转移话题的话语后,心知其还有其它话说的刘协,也是随即转头望向了旁边的曹节。……“吾在位二十余年,亲手葬送了大汉数百年之基业。幸得皇叔与殿下力挽狂澜,方有如今大汉之复兴,吾实无颜回京面对大汉列祖列宗矣。山阳虽僻小,然却乐得逍遥自在……”山阳公府后堂,没了一众季汉重臣在侧,带着愧疚的神色,刘协也是诚挚的再次向刘禅提起了归隐田园的愿望。说起来,若不是因为‘季汉’的复兴,或许这种愧疚感刘协还不会重燃。毕竟大汉虽亡,但自已也已经算是尽力了不是?但现在,随着大汉在刘备父子手中再次兴起,却是让刘协看到了自已的‘无能’。因此,这归隐田园的事,虽然主要还是因为不愿再做受人摆布的傀儡,但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对大汉先前崩塌的愧疚在内。“呵呵,先前我大汉崩塌之事,乃积年弊端所致,非太上皇之责。当年黄巾之后天下大乱的形势,即便是换成高祖、光武在世,亦同样无回天之力……”看着一脸愧疚之色的刘协,刘禅却是微笑着摆了摆手,开口替他开脱了起来。说起来,比起其它朝代的亡国之君不同,刘协自登基之日起,却是从来没有掌握过帝国的实权。因此,在‘东汉’崩塌这件事上,他还真是没有什么该负责的地方。“至于太上皇所忧之事,呵呵,其实却是大可不必!如太上皇所言,如今大汉已然在父皇手中复兴,父皇与臣亦无需如曹公般借助太上皇之名。因此,太上皇担心为人所控、再为傀儡之事,却是有些多虑了!”没有外人在场,刘禅自然也是懒得费那些弯弯绕的心思,直接开门见山的以最直接的方式来打消刘协的顾虑。“呃,殿下……”见刘禅就这么直白至极的将自已的担忧给说了出来,有些尴尬的同时,刘协也是不禁心生感动起来。没办法,自小失爱、又一直做了几十年的傀儡,何曾有人这么掏心掏肺的对过他?“呵呵,其实此次接太上皇回京,臣亦还是有些私心的。父皇年事已高,已多次提出要退位。估计此次回京之后……届时有太上皇与父皇比邻居躬耕,岂不美哉!”就在刘协还在为刘禅的直白之语心生感动之时,刘禅那带着蛊惑之意的轻笑声却是再一次传入了他的耳中。“什么,皇叔要退位?那吾若是跟殿下回京,届时我大汉岂非……岂非……”听到刘备要提前‘退休’,原本感动之下已经有些动摇了刘协,却是又顾虑了起来。“太上皇是想说届时我大汉就有了两位‘太上皇’之事吧?呵呵,想必太上皇还不知,臣之太子妃乃是两妃并立吧。届时臣必定同样是两后并立,皇后都可两后并立,咱大汉有两位太上皇又有何妨,哈哈哈哈……”看着再次面带顾虑的刘协,刘禅这一次却是直接拿自已两妃并立的事举起了例子来。“两后并立?殿下真乃好福气也,哈哈哈哈!”受刘禅的笑声感染,之前一直局促不安、无奈的刘协,这会儿也是难得放松大笑了起来。“殿下,吾如今虽早已退位,但终归曾为天子。若是跟殿下回长安,殿下就不担心再起……再起‘衣带诏’故事?”片刻之后,其实心中主意已定的刘协,最后也是鼓足勇气,忐忑无比的做出了自已有生以来最为大胆的举动。没办法,虽说他早已退位多年,但毕竟曾为大汉天子,而且若是从法理上讲,还是比刘备这个现任天子更为名正言顺的那种。因此,若是到时候万一有心怀不轨之人借他之名生事,那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所以,在大概了解了刘禅的性格之后,刘协这才干脆把心一横,就如同刘禅直接说破其担心的傀儡之事一般,也是将这事摆到了明面上直接说破。“衣带诏?哈哈哈哈,太上皇你这还真是敢想啊!”看着刘协那一脸忐忑的表情,刘禅却是忍不住噗呲一声开口大笑了起来。“呃,那个……那个吾就是随口……随口一说,殿下……”面对刘禅这不知‘深意’的大笑,自已心里想多了的刘协,却是立马就后悔恐慌了起来。“太上皇不必担心,且不说陛下退位之事于大义上天下臣民早已有了定论,单是臣与父皇,可不是借助太上皇之名成事的曹公。太上皇到时候就算是真的有那个兴趣颁个‘衣带诏’啥的,臣敢断言,亦无人会接此诏……”看到刘协那瞬间又变得惊恐起来的表情,刘禅也是赶紧收起令对方误解的笑容,信心十足的朝他望了过去。说起来,如今的‘季汉’虽然仍是继承了大汉之名,但与之前光武帝建立的‘东汉’一样,完全就是刘备父子自已一刀一枪打出来的,跟刘协这个‘东汉’天子可没什么关系。因此,在民心已定、君位早固的情况下,就如同‘季汉’并不是真的需要刘协为其合法性背书一样,刘禅又哪会担心什么‘衣带诏’之类的事情发生?没办法,这就是‘创业’者与‘继承’者之间的差别!“皇弟豪气!方才皇弟还曾说,无论何人处于吾那位置,都无法力挽大汉于狂澜。其实依吾看来,若是换成皇弟你,大汉绝不会受此一劫矣!”看着刘禅那自信无比的神情,脸上惊恐之色渐渐退去的刘协,随即却是换了个称呼,感慨无比的朝刘禅望了过来。很显然,在刘禅与其一番开诚布公的诚挚交谈后,刘协这一次是真正放下了心中的所有顾虑。同时,在继当初失去帝位后的‘被动开悟’之后,这一次,刘协却是又来了一次‘主动开悟’、升华,完成了一次彻底的超凡脱俗,大彻大悟!“太上……呃,皇兄谬赞矣!就算真将小弟放到皇兄弟当初那个位置上,那也照样无能为力!先前之大汉历年积弊太多,就如同那根基、梁柱皆已腐朽之大厦。单只修修补补,不过是苟延残喘、扬汤止沸而已。正所谓不破不立,只有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大汉方能真正重新焕发生机……”见刘协对自已改变了称呼,心知其已然放下心中顾虑的刘禅,随即也是打蛇随棍上的紧跟着也是随之改口,将‘太上皇’换成了‘皇兄’这个更为亲近的称呼。“哈哈哈哈,好一个不破不立!今日吾方知皇叔与皇弟为何能重兴大汉矣!单是这不破不立之魄力,世间又有几人能及?有皇叔与皇弟,乃刘家之幸、汉室之幸、天下之幸也!”听完刘禅这修修补补不如‘推倒重来’的理论,原本依旧还是停留在‘修补、改革’概念上的刘协,此刻也是不由得恍然大悟起来。只不过,道理虽然浅显,但真要做起来,又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事实上,即便是刘禅自已,这推到重来的事情那也不过是顺势而为而已。若是真让他处在刘协的位置上,他的选择很大可能也仍只是‘修补’。只不过这修补的力度,可能要大上那么一些而已!但不管起因、过程如何,大汉在历经破而后立的涅槃重生后,如今已经是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呵呵,事情成矣!”就在刘协因为刘禅的‘破而后立’放声大笑之际,刘协这山阳公府的廷院里,听着从后堂传出的大笑声,庞统、诸葛大大等人也是不由得相视一笑。“太上皇有旨,三日之后,起驾回京!”当曹节与曹宪、曹华三姐妹提着采摘的瓜果菜蔬刚刚踏入院门之时,黄皓那略显尖利的声音也是从后堂传了出来。第438章“草民等恭送大人、美人!”浊鹿城内,从山阳公府出来一直到城外的道路两侧,凡刘协的天子仪仗所过之处,以父母遵之的‘大人’、‘美人’之声那是此起彼伏,绵延不断。说起来,虽然皇帝当得十分窝囊,但退位之后,刘协这‘医工’却是做得十分称职。在其贬居山阳城后,从小体弱、久病成医的他,利用其在皇宫学到的医术,更是经常和曹节一起悬壶济世、医治百姓。而且除了对外购而来的药材酌收成本外,只要是他们从云台山上自已采来的药物,以及扎针、艾炙、拔罐、刮痧等治疗,那也都是从不收钱。所以,山阳百姓对这位前皇帝,那可是相当的敬重。甚至于沿习成俗之下,后世的焦作民间对老中医都格外敬重,尊之如君。而且老百姓对于中草药向来是可赊可欠,但从不还价。针灸、拔罐那也是从不收费,以示遵守刘协这位‘山阳公’留下来的千年老规矩。事实上,除了这些之外,后世焦作地区的许多习俗,都是源自老百姓为了纪念刘协这位‘山阳公’。比如称外公外婆为‘魏公’、‘魏婆’,端午、中秋的‘娘瞧闺女’等等!因此,比起原历史上只留下了‘扶不起的阿斗’、‘此间乐,不思蜀’名声的刘禅来,其实刘协的人生却是要成功多了!“哈哈,皇兄这‘医工’做得可是比皇帝成功多了!”听着道路两旁百姓那发自内心的‘大人’、‘美人’称呼,刘禅也是不由得感慨不已。“呃,百姓易欺,不过是些小恩小惠而已……”听么刘禅的感慨,多年来傀儡生涯所养成的谨小慎微下,刘协却是习惯性的开口谦逊起来。“呵呵,皇兄说得不错。不过下民虽易虐,上苍却难欺!百姓最为质朴,谁对他们好,他们自然也记谁好,皇兄不必如此谨小慎微。”面对刘协的谨慎小心,刘禅却是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