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一定,你们忘了?汉律可是允许赎罪的……”“那丞相他们该不会真的……”听到这些世家之人要以家资赎罪,稍微一愣之后,整个公审现场顿时便‘嗡’的一声纷纷议论了起来。没办法,这‘赎罪’之事,可是自古有之。自两汉以来,更是有了各种明确、详细的赎罪律令。所以在听到这些人开出了如此高额的赎罪价后,一众先前还喊着‘族诛’的观审百姓和原告团,这下却是全都眼巴巴的朝着诸葛大大和耿纪望了过来。“捐献家资?呵呵,尔等以为,我大汉朝廷是觊觎尔等那区区家资财货?还是说,尔等以为钱财能买来人命?”看着眼前这些贪婪成性的世家之人,作为‘钦差大臣’的耿纪顿时不由得一声冷笑。“大汉太子教令:我大汉子民生命无价,自即日起,凡涉及我大汉子民人命之罪,一律不得赎死,永久废止!”一声冷笑过后,紧接着,面对一众观审百姓及‘原告团’那眼巴巴的目光,耿纪却是随即又取出了一份废止人命官司赎死的太子教令来,彻底打破了这些人以钱赎罪的最后希望。很显然,对于这可能出现的一幕,早在这件事情开始之前,刘禅就早已经料到了。当然,作为一个精汉的‘万恶’封建主义头子,刘禅自然不会想着去推行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可笑想法,更不会有什么圣母心去泛滥。之所以废除人命关司赎死的律法,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打压这些豪门贵族,也给底层百姓一份‘公平’的希望。另外,为了给日后想要做的事情留下后手,在这份废止人命关司赎死的教令上,刘禅却是特意加上了‘大汉子民’几个字作为补丁。“殿下英明!”“殿下万岁……”很快,当数百名充当衙役的军士将这份太子教令传遍全场后,整个公审现场顿时便充当了百姓的欢呼声。开玩笑,这赎罪制度本来就是给那些豪门贵族准备的,普通百姓有几人用得上?所以,对于这份给他们带来了一线‘公平’希望的太子教令,百姓能不拥护吗?“完了!完了……”正所谓有人欢喜就有人忧,就在这些普通百姓正为刘禅这废除人命官司赎罪制度而欢呼之时,一众作为被告的世家之人里,凡是那些手上有人命的,这下却是再也撑不住,纷纷跌倒在地喃喃自语起来。至于想要以证据不足什么的狡辩,呵呵,没看到身为主审官的诸葛大大与耿纪,却是至始至终根本就没有传唤证人证物的举动吗?……“大汉章武八年七月,颖川百姓群起上告钟、李、韩、郭、庾等家鱼肉乡里、侵夺民田、戕害人命……经查,百姓所告全部属实,无一诬告。现判决如下:郭、李、韩、庾等家,抄没全族,以其家资赔偿其地百姓。凡有涉及人命者,叛斩首之刑!其余人等,流放三千里;钟氏悬崖勒马,于案发前主动退还百姓田地、房屋,并释放奴婢,免予抄没之罚,只流其夺田之人两千里……”时间不长,在一众百姓及原告的殷切目光中,对于这些世家大族之人的判决结果也是很快就当场宣布了下来。不用说,这些被告的世家大族里,除了‘悬崖勒马’的钟家外,其余各家有一个算一个,直接就被粗暴的全部连根拔起了。而且即便是‘悬崖勒马’的钟家,那也只是说是保住了族人性命和在豫州继续繁衍生息的基本权利而已。至于荀、陈两家,因为‘遵纪守法’、‘为善乡里’,无人告发之下,自然是没有受到这次大案的牵连。但也仅此而已,在如实上报了家族的田地数目之后,其曹魏官爵不被承认的他们,也不过是只能保持有庶民所规定的田地数目而已。至此,昔日世家大族林立的颖川郡,在季汉充沛的‘武德’支持下,却是成了中原第一个不为世族所掌控的州郡!“苍天,你终于是开眼了啊!”“报应啊!这些天杀的畜牲终于是遭报应了……”当这份判决结果传遍整个公审现场后,一众忐忑不已的观审百姓和那些原告团,此刻终于是彻底放下了心来,纷纷激动不已的高呼了起来。“另,依大汉律,无功爵者不得蓄奴,只可雇佣。自即日起,凡无我大汉功爵之家,所蓄奴婢尽皆免除奴婢身份,放为庶民;另外,自即日起,全面废止屯田制。凡无地百姓,皆可得官府每人授田十五亩,无论男女。家中田地不足每人十五亩者,亦可向官府申领。有能力多种者,亦可向官府再租种田地,田租比官府授田高一成……”很快,继世家大族的判决宣布之后,紧接着,这些刚刚从世家大族手中武力夺来的田地,随即便被直接分发到了一众颖川百姓手中。不仅如此,借着此次大案,顺带着还几乎把整个颖川郡的奴婢都释放了一空。毕竟刚刚被收复的颖川郡,可没有一人有大汉的功爵。如此一来,不但为朝廷增加了人口户数,更为重要的是,有了这些心向朝廷的‘新’百姓,却是大大增强了朝廷对地主的控制力度。“万岁!万岁!!大汉万岁……”片刻之后,伴随着一条条事关切身利益的命令被宣布下去,原本还只是为了大仇得报而欢呼的人群,此刻却是刹那间便沸腾了。一时之间,如同被点燃的热油般,以皇宫前的公审现场为源头,这股欢呼的浪潮很快便蔓延到了整个许昌城!而这个曹操时代的大汉帝都百姓,对于汉军的拥护、对于大汉的认同感,也是刹那间便达到了巅峰。只不过,刘禅要的是摧毁整个关东世族,单单只是‘点燃’了区区一个颖川郡,又哪里能填得饱他那庞大的胃口?第357章“耿老,如今正值酷暑,汝南、谯郡之事交给其它人去即可,您老又何必不辞劳苦亲自奔波?”许昌南城门外,看着刚刚结束了许昌的清查之事,随即便又马不停蹄的要‘转战’其它州郡的耿纪,前来送行的诸葛大大不禁再次开口劝阻了起来。没办法,耿纪年纪也不小了。让一个年过花甲的人顶着酷暑到处奔波,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哈哈,孔明无须担心,老夫不过六十有五,比起大将军尚还年轻数岁呢。大将军犹能替大汉披坚执锐征战沙场,老夫不过是多走两步路、动动嘴皮子而已,又何来劳苦之说……”听到诸葛大大的劝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且干劲儿正足的耿纪,却是随即便把一旁年近七十的二爷给拉了过来做挡箭牌。“呃,这……晚辈还真是说不过耿老!”见耿纪把二爷都拿来做挡箭牌了,一阵无语的诸葛大大还能说些什么?“定国,汝此行定要护耿司长周全。若是胆敢有不服做乱者,无论何人,杀无赦!”就在诸葛在一阵大大无语之际,一旁的二爷倒是并未多劝什么,只是杀气凛然的转头望向了负责护送耿纪一行的关平。说起来,虽然颖川郡的世族解决起来看似顺利无比,但那是因为有二爷和数万百战精兵在此坐镇。试想一下,都被人把刀子架在脖子上了,那些世家大族何人敢于炸刺。但其它州郡,随着汉军战线的推进,渐渐处于后方的这些地方,却是并没有这么多汉军驻守,其威慑力自然是要差上不少的。所以,为了保证事情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了以防万一有人挺而走险,二爷却是让已经身为安北将军的关平亲自带了五千骑兵护卫,作为耿纪这一支宣教司工作队的‘武德’保障。“父亲放心,若有人敢作乱,先问问儿掌中刀答不答应!”手中‘大刀关’一扬,已是不惑之年的关平,随即也是自信无比的开口笑了起来。“君侯实在太过客气了,让安北将军亲自护送,老夫实在是……”看到对同僚向来冷傲的二爷,居然把关平都派了出来给自已做护卫,耿纪顿时不由得一阵感动。……“韦副司,咱何必如此麻烦,直接让他们把这些田地交出来不就可以了?反正有我大军在此,难不成他们还敢翻天不成?”就在耿纪正准备从许昌‘转战’其它州郡之时,扬州寿春,刚刚抵达此地不久的韦晃这一支宣教司‘工作队’,此刻也是正在复制着之前许昌的清查步骤与方案。当然,说是复制其实并不准确。因为这些方案早在宣教司离京之前,就被刘禅与法正、庞统及宣教司商量制定好了的。然而,对于韦晃这看起来有些啰嗦的做法,本就是心不甘情不愿奉命镇守这后方的牙门将诸葛恪,此刻却是显得有些不耐烦了。没办法,都是二十多的年龄,眼看着邓艾都已经是统领数万大军征战一方的的平东将军了,而自认不比邓艾差的他,却是只能带着一群郡国兵在后方看守‘粮库’,这心里能平衡得了才怪了。所以,在见到韦晃为了剪除扬州这些已经伤了元气的士家大族还还如此‘啰嗦’之时,自然也就有些不耐烦了。毕竟在他看来,如今可是战时。出现点儿‘误伤’或是‘乱军’、‘溃兵’什么的,那也是再正常不过了事不是?“呵呵,元逊莫非还想回去做那建业令?”面对有些不耐烦的诸葛恪,韦晃却是并未跟他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带着几分揶揄的笑意朝他望了过来。“呃……这,韦副司误会了!末将也就是说说而已,说说而已。韦副司放心,这清查世家侵夺民田、欺压百姓的事您尽管吩咐,末将一定遵令而行,不打半分折扣……”原本还有些不耐烦的诸葛恪,在听到韦晃那带着揶揄之意的询问之后,顿时不由得面色大变,赶紧一脸讪笑的开口解释并保证了起来。开玩笑,即便是这领着郡兵坐镇后方保障粮草运转,那也比做‘建业令’整日案牍劳形来得强啊!要知道,为了今天,他可是耐着性子在‘建业令’的任上干了两任还多啊!以他对刘禅这位太子殿下的了解,若是他此刻的表现被传了回去,再被扔回去干‘建业令’,那可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到时候别说征战沙场建功立业了,不沦为同辈之人中的笑柄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所以,反应过来的他,却是当即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态度大转弯,态度那叫一个殷勤。“哈哈哈哈,孺子可教也!”看着态度大变、前后态度判若两人的诸葛恪,韦晃也是不由得放声大笑了起来。……“二弟还是太心软了啊!依我之见,咱直接借着大军征战之际全部犁了,一了百了岂不更好,哈哈!”就在诸葛恪因为韦晃的‘威胁’而态度大变之时,寿春以北,处于江淮部汉军最前沿的大本营彭城,在听完同样刚刚赶到这里的金袆传达的刘禅教令后,刘封这个东路军的统帅却是更‘狠’,直接就叫嚣着要把这徐州的世家大族给‘物理超度’了。说起来,金袆这一支‘工作队’原本的目的其实是要前往青州的。只不过这段时间海上的风浪实在太大,不宜行船,闲不住的金袆等人这才先来到了徐州。“呵呵,大皇子莫非忘了,两位糜国舅可都是东海糜家之人。当年糜夫人为了不拖累子龙将军救太子殿下脱险,那可是舍了自已性命的。另外那陈元龙虽故,但其与陛下却是莫逆之交。有这份香火情在,你说陛下会为难他们下邳陈家吗?还有琅琊诸葛家……”听到刘封这完全不经脑子的‘物理超度’想法,一阵无语的同时,金袆也是不禁戏谑不已的朝他望了过去。要知道,糜竺、糜芳两兄弟可是‘季汉’的天使投资人。在刘备最为落魄的时候,若不是有糜家的财力支持,后面能不能有如今的‘季汉’,那还真是说不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刘禅这只乱扇翅膀的‘小蝴蝶’出现,糜芳可没有原历史上投降江东、害死二爷的污点。如此一来,不管是于情还是于理,别说是‘物理超度’了,就算是削糜家的‘藩’,又有谁会这么没眼力劲儿?至于陈家,虽然当初陈登最后投靠了曹操,但自始自终,陈登可是都从未与刘备为敌过。哪怕就是刘备第二次入主徐州与曹操大战时,已经身为曹操一方的陈登,那可都是顶着曹操的压力始终未参战的。可以说,要是当初刘备在徐州站稳了脚跟,陈登不说与二爷三爷齐平,至少也是能和诸葛大大等人处于同一‘梯队’的‘季汉’重臣。至于诸葛家,那就更别说了。诸葛大大跟诸葛瑾、诸葛钧哥仨可都是‘季汉’现成的重臣呢。所以不管是作为大汉‘天使投资人’的糜家,还是刘备莫逆之交的陈家,以及深受刘备父子信任的诸葛家,对‘季汉’来讲,其地位都不是其它那些被无情打压的世家大族能比拟的。“呃,那个,金副司误会了,如今东海、下邳跟琅琊都还在逆曹手中呢,咱说的自然不包括糜家、陈家跟诸葛家了。现说了,咱就是再混,也不能把自已人给灭了吧,哈哈……”听到金袆的提醒,稍微一愣之后这才反应了过来的刘封,赶紧讪笑着补救的同时,都差点儿没扬起巴掌狠抽自已几个大嘴巴子了。开玩笑,他若真是领着大军开过去把糜家、陈家跟诸葛家直接犁了,或许刘禅倒是不会拿他怎么样,但刘备绝对会立马化身广成子,扶起犁头把他给犁了!“呵呵,大皇子其实无须担心。来此之前,陛下与太子殿下就已经跟宣教司特意交待过了,糜、陈、诸葛几家不同其它世家,所以自然不在此次清查之列……”看着刘封那一脸后怕的表情,金袆也是随即开口跟他说起了临行前刘备、刘禅的交待来。事实上,虽然因为刘禅的出现,打压肢解世家大族成了‘季汉’的基本国策,但也并不是说就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将所有世家大族一并打杀干净的。毕竟且不说‘季汉’的重臣里面,出身世家大族的也并不少,单是一个提前数百年出现的治本之法科举制,就已经能够保证‘季汉’在消灭了那些顶级世家后,有实力将这些剩下的少数世家,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渐‘消化’了。所以,对于徐州的糜、陈及诸葛几家,刘禅自然是要另眼相看的。更何况,作为一个‘封建主义头子’的他,之所以想要消除世家,其目的只是为了让大汉的统治更加稳固、更加长久而已,可不是为了追求什么人人平等、世界大同的虚幻梦想。但不管如何,随着此次针对关东世家的大火在许昌率先被点燃,此刻已是如同星火般燎原般点燃了整个黄河以南的中原地。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世家大族的惊惧自然是不必说。但曹魏一方,对于刘备父子的‘愚蠢’行为,却是不由得大喜过望起来。毕竟敌人的敌人,那不就是最天然的盟友嘛!第358章“启禀大都督,探子来报,汉军日前借百姓上告之名,于许昌大肆抓捕各世家大族之人……”时间回到到许昌公审大会的前一天,中牟城内,驻军于此的豫州大都督司马懿,此刻也是同样知晓了许昌城中所发生的事情。“什么,汉军抓捕各世家大族之人?可曾打探清楚,都有哪些家族之人被抓了?”接到这个消息,惊讶不已经的同时,司马懿也是不由得一阵疑惑与不解。正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正常情况下来说,刚刚拿下许昌的汉军,此刻最应该做的不是安抚人心、稳定地方吗?而且即便因为‘季汉’打压世家大族的既定国策,世家不招其待见,但那也没必要急于一时,在这个立足未稳的时候就开始搞清算吧?“回禀大都督,据探子来报,整个颖川世族,除荀家跟陈家之外,其余各家均有人被抓捕。其被捕人数多达数百人……”就在司马懿还在为汉军的性急而惊讶、疑惑与不解之时,一个,一个让其更加没想到的消息,却是再次传入了他的耳中。“各家被抓了数百人?关羽、诸葛亮这是想要做甚,莫非他们就不怕逼得这些世家之人再反叛?哈哈哈哈……”得知二爷与诸葛亮竟然如此的豪气与大手笔,一下把整个颖川世族之人全都给得罪了,惊讶、疑惑与不解的同时,司马懿却是又忍不住幸灾乐祸的放声大笑了起来。没办法,同为世家大族之人,对于世家大族的秉性自然也更为了解。“大都督请看,这是探子冒险取回的汉军布告,上面说要于后日公开审理那些世家子弟违法之事……”就在司马懿放声大笑的同时,前来报信的军司马却是随即又将一份汉军的布告给摆到了他的面前。“公审?公审好啊!呵呵,传令下去,让探子时刻打探,若有消息火速报来!”很快,几眼扫过布告上的内容后,带着几分期待与喜色的司马懿,随即便又下达了时刻关注许昌的命令。……“大都督,许昌有消息传回,汉军对那些世家大族动手了!”并没有让司马懿等待多久,就在许昌公审的当天傍晚,这公审的结果便被火速送到了他的手上。“原来如此!难怪先前汉军各部都突然止步不前,原来是惦记上了世家大族手中的土地人口……只是如此一来,颖川世族之名,将不复存在矣!”看着手中密报上汉军的公审结果,有些兔死狐悲之感的司马懿,这下总算是弄明白了攻势正猛的汉军为何突然停止进攻的原因。“大都督,关羽、诸葛亮如此倒行逆施,这或许倒是个重夺许昌的好机会啊……”正当司马懿还在为这些颖川世家的消亡而感慨之时,其部下的张虎、乐琳、戴陵等一众将领却是不由得面色一喜。“重夺许昌么?”看着一众部将那带着欣喜的神情,本就有这个想法的司马懿此刻也是不禁怦然心动起来。说起来,虽然曹叡已经采取了陈群壮士断腕的方案,但夺回许昌却是与这个方案并不冲突。毕竟许昌本就离洛阳近,也算是‘洛阳战区’吧。而且,若是能将这洛阳的东南门户夺回,与虎牢关形成真正的犄角之势,却是还能为将来的‘洛阳会战’增加不少胜算。“大都督,趁着如今那些颖川世族之人尚未被汉军彻底被打散送走,此时起兵重夺许昌,里应外合之下,吾等必将胜算大增矣!”看到司马懿这明显有些心动的样子,一众将部也是随即趁热打铁起来。没办法,作为军人,对于当初许昌在颖川世族的背叛下所失守的事情,众将自然还是十分不服气的。“可曾探知那些世家如今是何反应?”没有理会众将的请战,一阵思索之后,司马懿却是并未立马做出决定,反而是再次转头望向了前来的报信的军司马。“反应?这个倒是未曾回报,不过想来这些世家之人必定是心生怨恨与不满吧?”听到司马懿的询问,稍微一愣之后,军司马这才按着常理推测回答了起来。“本督要的是确切的消息,不是想必、应当!即刻传令下去,命细作仔细打探一众颖川世家的反应,并着人试探他们的口风……”正所谓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虽然从常理来说,这些颖川的世家大族肯定会对‘季汉’不满,但同为世家出身的他却是知道,世家大族那也有着屈从于强权的‘奴性’一面。更何况,在这个时候彻底得罪这些世家大族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即便高傲的关羽看不到或是不在意,但以诸葛亮的智谋,不可能看不到这些啊。所以,自交手以来,从未在诸葛亮手下占到过一丝便宜的司马懿,出于谨慎,最终还是暂时压下了即刻反攻许昌的想法,准备先把许昌目前的情况探个清楚再说。“大都督,这还有什么好探查的,谁会心甘情愿将自家百十年的甚至数百年的家业拱手相送?只要我等兵进许昌,那些颖川世族必会群起响应……”眼看这反攻许昌之事就差这最后的临门一脚了,司马懿却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突然就痿了,众将自然是有些不甘起来。“诸位,那诸葛亮虽诡计多端,然却向来谨慎。其既然敢于此时做出此等倒行逆施之事,将那些颖川世家得罪干净,又岂会不防着我等?万一这其中有诈……如今我大魏却是损失不起了啊!”看着迫不及待的众将,原本同样对于反攻许昌心动不已的司马懿,这会儿却是反而慢慢冷静了下来。“来人,即刻将此消息送往邺城,报与陛下知晓!”末了,在派出人手详细打探那些颖川世家反应的同时,司马懿也是将这个情况上报给了已经亲往邺城‘坐镇’河北的曹叡。第359章“见天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殿之蹇我兮,浮双阙乎太清……”邺城铜雀台,想着自家祖父当年的赫赫武功,曹叡却是不由自的吟诵起了自已叔父曹植当年的赞诵词赋来。说起来,比起原历史上诸葛大大第一次北伐给曹魏带来的危机不同,在这个时空,因为受刘禅这乱扇翅膀的‘扑愣蛾子’影响,提前两年登上皇位的曹叡,所面临的恶劣局面却是远非原历史上能比的。所以,在打着‘亲镇河北’的名头迁都邺城后,或许是眼不见为净,也或许是想‘躺平’放松一下,曹叡这日却是十分难得的来铜雀台逛了一次。“启禀陛下,豫州大都督紧急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