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魏国居然还敢派使者前来,还没等轲比能开口呢,侥幸跟随着从白登山下逃出来的女婿郁筑鞬,当即便要提刀去砍了魏国使者出气。“闭嘴!阎志之兄乃是本单于故友。如今阎志派遣使者前来,本单于岂能无故杀之……”出乎郁筑鞬意料的是,自已这刚刚才被魏军揍得妈都不认识的老丈杆子,这会儿却是讲起什么故友交情来了。其实说起来,在原历史上,虽然轲比能在马城之战中同样吃了大亏,但其损失却是远远比不上这一次输光了漠南老底的情况。所以,虽然史书上记载轲比能是被田豫跟牵招打跑的,但事实上,轲比能撤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阎志亲自前往轲比能军中劝说的缘故。所以,这一次得知使者是阎志派来的人后,心中另有盘算的轲比能自然不会有什么怀疑的心思。……“中原英雄何其多也!”王庭之中,看着眼前这名器宇轩昂的年轻使者,即便是轲比能这胡酋,此刻也是忍不住学着汉人拽起了文来。“附义王轲比能接诏!”然而,让轲比能没想到的是,面对他的刻意奉承,这名年轻的魏国使者不仅丝毫没有接话的意思,反而是当着其一众臣子的面,自顾自的从宽大的衣袖中抽出了一卷圣旨单手托了起来。“呃,有劳贵使了!”面对魏国使者如此的不给面子的行为,虽然心中恼怒不已,但最终,轲比能还是强行压下了心中的怒火,尴尬的冲自已的兄弟苴侯挥了挥手,示意其上前接下韩龙手中的圣旨。没办法,形势比人强。如今失了漠南部众,实力大损的他,还准备故计重施,再次取得曹魏的支持以恢复实力呢。所以面对魏使的无礼,他也只能故做不知,以显大度了。“此道圣旨乃是陛下颁与附义王,怎么,附义王要藐视我大魏皇帝,藐视我大魏朝廷?”只不过,让轲比能再一次没想到的是,面对他的退让,这名魏国使者却是继续登鼻子上脸,竟然要让他这个大单于亲自下来接曹叡这个魏国皇帝的圣旨。要知道,以往即便是曹丕所下圣旨,他也是从未有过亲自接旨之事的。“大胆!竟敢如此辱我大单于,老子劈了你!”听到竟然要让轲比能这个大单于亲自上前接旨,先前因为想要杀魏使而被呵斥的郁筑鞬,一声怒喝之下,当即便呛啷一声便拔出了腰间的弯刀。“本使最后警告你一次,最好别将刀指向本使。否则,你承担不起这个结果!”看着把刀虚指向自已的郁筑鞬,一冷冰冷至极的眼光顿时便从眼前这年轻的魏国使者眼中迸射了出来。“呵呵,贵使误会了。下臣身为大魏附义王,亲自接陛下圣旨,自然是理所当然之事……”正所谓能屈能伸大丈夫,面对魏使的刁难,为了有机会重新振兴部落的轲比能,在冲郁筑鞬挥了挥手后,竟是真的众单于宝座上站了起来,准备上前接旨。“胡酋轲比能,背信充义,反复无常。屡屡犯我边境、戮我子民……是可忍,孰不可忍!今特遣使韩龙取其首级,以彰大魏天威!”然而,叕一次出乎轲比能和帐内所有人意料的是,就在其刚刚才从单于宝座上踏步下来之际,眼前的魏使却是已经展开了圣旨,当面宣读了起来。“大胆!”“狂妄!”“大单于,让末将杀了他……”正所谓主辱臣死,听到韩龙所宣读的圣旨内容后,帐内一众鲜卑人哪还能忍得了,当即便纷纷拔起了刀子来。“呵呵,如此说来,曹叡小儿是让你来当刺客的了?”与一众麾下臣子一样,听到韩龙所宣读的圣旨,即便是深知自已眼下处境艰难,原来准备委屈求全、卧薪尝胆的轲比能,这回也是忍不住了。“刺客?呵呵,本使乃是代天执法,何来刺客一说?”看着一脸冷笑的轲比能,从进帐之后便一直冷着脸的韩龙,这会儿倒是终于浮现出了一抹笑容。只不过,面对韩龙这显得十分轻松随意的笑容,轲比能却是不由自主的心中一颤,浑身寒毛也是紧跟着竖了起来。“代天执法?哼,本单于今日倒要看看你如何个代天执法!”正所谓虎死架不倒,看着数步之外手无寸铁的韩龙,怎么说也是一代枭雄的轲比能,即便心中没来由的胆寒悸动不已,但面子上,那怎么着也是要绷住的不是?第307章“给本单于杀了他!”带着心中那没来由的悸动退回宝座上坐定后,望向依旧气仍旧气定神闲的韩龙,强压住心中悸动的轲比能当即便狠戾无比的挥下了手臂。“魏狗,纳命来!”随着轲比能手臂的挥下,王庭大帐中早已拔刀出手的一众鲜卑将领,当即便挥舞着手中弯刀扑向了韩龙。而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轲比能的女婿郁筑鞬。至于帐外的鲜卑士兵,为了显示自已的英雄气概,轲比能倒是没有招呼。毕竟韩龙只不过一个人而已,而且还是手无寸铁呢。“呵呵!”就在郁筑鞬高高扬起的弯刀当头劈下之际,伴随着韩龙一声轻笑响起,一抹寒芒却是陡然间从其腰间电射而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精准无比的‘点’在了对方咽喉之上。“噗!”当那抹一触即回的寒芒在韩龙的转身间又迎向其余扑来的鲜卑将领时,一蓬强劲的血雾这才从郁筑鞬的喉间喷射出来。“喀喀……喀喀!”徒劳的捂着喉咙间那止不住喷射着肮脏血液的伤口,被韩龙顺带着击碎了喉骨的郁筑鞬,却是连一句完整的最后遗言都没办法吐出。只能在一阵毫无意意的‘喀喀’声中委顿在地,眼睁的看着生命从自已身体里不断流逝。而他那个老丈杆子的注意力,却是根本就未曾在其身上停留一秒,只是死死的盯向了韩龙手中那只一击便剥夺了他生命的宝剑。“混帐!是哪个叛徒帮他把兵器带进来的?”看着原本手无寸铁的韩龙手上突然间便多了一柄寒光四射的宝剑,疑惑不已的同时,轲比能顿时不由得一阵惊怒。只不过,此刻帐中众人都正忙着围杀韩龙,却是无人能够解答他的疑问。“叮叮叮叮……”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轲比能正在为韩龙是如何将兵器带进大帐而疑惑惊怒之时,伴随着一阵清脆急促的金铁交鸣之声,韩龙已是如闲庭信步般穿过了围杀他的鲜卑诸将,向着宝座上的轲比能走了过来。“噗噗噗噗……”而当韩龙在距离轲比能不过数步距离上停下脚步之时,先前想要围杀他的十数名鲜卑将领,这才和之前的郁筑鞬一般,如同约好了一般,挨个化身成了血雾喷射战士。刹那间,浓浓的血腥之气,瞬间便在这王庭大帐中弥漫开来。“来人,快……快来人……”看着一个个捂着喉咙委顿在地的手下,口鼻间尽是血腥之气的轲比能,这下终于是明白,先前那没来由的胆寒悸动到底是从何而来的了,感情这却是真正的第六感。“呵呵,不用白费力气了,你那些手下,再快能快得过本使手中之剑?”在轲比能的惊呼声中,只见韩龙手腕微微一抖,冰冷的青锋已经是架在了他的脖颈之上。“呃,天……天使饶命!下臣……下臣今后再不敢侵扰天朝,定忠心为天朝守御北疆……”不愧是有望再次一统鲜卑的一代枭雄,即便处在生死间的大恐怖中,轲比能也仍是下意识的便拖延起时间来,想以此求得一线生机。“呵呵,本使之责乃是带汝头颅回去复命。有什么说的,届时自已跟陛下亲自去‘说’!”看着轲比能那惊恐的眼神,微笑着摇了摇头的韩龙,手中的利刃却是又添上了几分力道缓缓拉动起来,似乎下一瞬便要将其头颅割下来。“苴侯,你来!”然而,就在惊惧不已的轲比能感受着脖颈间来的剧痛之时,韩龙那抽动的利刃却是忽然停了下来。而到了此时,轲比能也是发现,原来此时大帐中的活人,除了他与韩龙外,还有着自已的亲兄弟苴侯。“苴侯,你……”听到韩龙的冷喝,轲比能顿时连脖颈间的剧痛都顾不上了,硬是迎着剑锋转头望向了一旁的苴侯。“天使,小人……”心虚的看了看脖颈间鲜血直流的轲比能,不敢与其对视的苴侯却是胆怯为难的望向了韩龙。“哼,想做我大魏之附义王,那就拿出你的忠心来!”瞪了畏缩不前的苴侯一眼,一声不满的冷哼顿时从韩龙口中蹦了出来。“对不住了,大单于!鲜卑……鲜卑可以没有你,但……但不能没有鲜卑!”带着些愧疚与救赎的表情,在韩龙的冰冷的眼神中,随着‘噗’的一声轻响,一柄弯刀已是从背后捅进了轲比能身躯之中。“你……你……”低头看了一眼从胸膛前冒出的刀尖,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与之前的那些部下一般,轲比能同样是一句完整的遗言都没能留下。“噗!”就在轲比能还在为自已亲兄弟苴侯的背叛而惊愕之时,随着又是一声轻响,那颗带着难以置信与不甘之色的头颅,终究还是在韩龙的利刃间从其肩膀上‘脱落’了下来。而韩龙手中的利剑,随后也是有如灵蛇归洞股消失在了腰间那缠着的皮革腰带中,与皮带上的铜扣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原来,韩龙这让轲比能疑惑不已的长剑,竟是一柄十分少见的精钢软剑。至此,继檀石槐之后,最有可能再次一统鲜卑的一代枭雄,却是比原历史上提前了数年时间,仍是宿命难违的死在了韩龙手中。……“今逆贼轲比能已授首伏法,奉大魏皇帝诏命,册封苴侯为附义王……”数天之后,血腥犹存的鲜卑王庭大帐内,冷冷的看着一众重新召集而来的鲜卑大小首领,一手提着轲比能那仍是带着惊愕与不甘之色的头颅,一手高举着又一道圣旨的韩龙,却是随即宣布了改立苴侯为附义王的诏命。“臣等……臣等见过大单……呃附义王!”看着被韩龙提在手中的轲比能头颅,再看看对方那冰冷森寒的脸色,一众临时被召集而来的漠北鲜卑首领,只是稍一犹豫后,随即便各自上前行礼,表示了自已的臣服。只不过,比起以往面对轲比能时的心悦臣服不同,这些人此时的臣服很显然只是给韩龙这个魏使面子而已,却是根本就未曾将苴侯放在眼中。这一点,从这些人的称呼中就能看出。毕竟‘附义王’只是大魏的王,‘大单于’才是鲜卑人的王!而对于这些鲜卑人的小心思,韩龙自然是清楚得很。但那又如何?对于大魏来说,一个互相侵伐、纷争不断的鲜卑,那才更符合大魏的利益不是?不然,以曹叡之精明,怎么可能会选择苴侯这么一个明显威望、才能都不行的家伙来当这附义王?“附义王,谨记汝兄之教训,若是再敢犯我大魏之边,哼!”眼看这该杀的杀了,该立的也重新立了,成功完成任务的韩龙,随即也是在警告威胁了一番新的附义王苴侯之后,提着轲比能的脑袋踏上了归程。至此,鲜卑再次一统的可能,自然也是随着轲比能的提前伏法而烟消云散。只不过,不管是鲜卑人还是韩龙等人现在都还不知道的是,鲜卑人这次被打断的统一,又岂止是鲜卑的最后一次统一机会?第308章“骁骑将军秦郎,一战剿灭鲜卑胡虏,斩获众多,功勋卓著……着晋镇北将军,赐爵平城县侯、食邑两千户,另赏黄金一千斤……”大汉章武八年、曹魏太和四年四月初,率武卫军征剿鲜卑胡虏轲比能部的骁骑将军秦郎,终于是大张旗鼓的提着轲比能的脑袋凯旋洛阳了,完美实现了当初自已许下的诺言。面对这自建安二十三年后就从未有过的大捷,曹叡也是显得异常大方。不仅职位上将秦郎升到了镇北将军,更是将先前连关内侯爵位都不是的他,直接一步到位升到了侯爵的顶点,县侯!至于其它财物赏赐,那就更不用说了,单是黄金都直接千斤起步了。而曹叡之所以如此大方,除了因为秦郎这确实让人无话可说的实打实军功外,另一个重要原因自然也是为了培养宗室人才,以便抗衡朝中世家大族的需要。因此,除了秦郎之外,这一次与其一同出征的曹纂、曹爽、夏侯献、夏侯玄等一众第三代曹魏宗室之人,那也是同样封赏厚重。至于田豫、牵招等这些外姓将领,因为其寒门出身的原因,曹叡也是丝毫没有吝啬。该升官的升官,该赏钱的赏钱,一样都没落下。毕竟‘盟友’不会有人嫌多,虽然将抗衡世家大族的重点放在了宗室上,但对于寒门之人,曹叡自然也不会放弃不是。总之,这一次征剿轲比能部,除了那些没捞到什么好处的世家大族外,从皇帝到宗室再到寒门,就没有一个不满意的。这种情况若是换成以往,这些世家大族之人肯定是会寻找各种理由反对的。但这一次,面对曹叡这赤裸裸的培养世家大族‘对手’的行为,这这些人却是显得异常‘大方’。不仅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反而还推波助澜了不少。没办法,凡事都有轻重缓急。相比于‘季汉’对世家大族毫不掩饰的肢解手段来,曹叡扶植宗室、寒门制衡世家大族的行为,那可是显得温柔多了。因此,眼看随着征剿胡虏之战的结束,汉魏间的争夺也即将重新开启,为了各自家族的利益,他们自然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因小失大的。毕竟若是曹魏这个对世家大族来说无异于净土的‘大家’完了,他们自然也是会跟着完蛋。……“诸位,如今鲜卑杂胡已灭,步度根、素利、弥加等部大军业已‘归化’,北疆已定。接下来便是与刘备父子间的较力,不知卿等有何良策以教朕?”太极殿内,在一团和气的氛围中封赏完此次北征有功将士之后,心情大好的曹叡也是一反常态,‘虚怀若谷’的望向了殿内一众朝臣。说起来,与那些世家大族们一样,对于眼下的局势,向来精明的曹叡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得很。毕竟这世间事,从来都是利弊兼存。对他来说,这一次‘季汉’即将开始的北伐,虽然对于曹魏政权和他本人来说是都一次无比严峻的考验,但又何尝不是一次利用并削弱世家大族实力的机会呢?而且更为让他得意的是,除非这些世家大族甘愿‘躺平’被刘备父子肢解,否则他根本就不用考虑他们反水或是出工不出力。所以,吃定了他们的曹叡,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装十三、展现自已帝王胸襟的机会。“启禀陛下,臣以为,贼军实力强劲,我军先不必与其争一时之长短。可坚壁清野,暂避其锋芒。待敌军疲敝之后……”听到曹叡这‘虚怀若谷’的询问,略一沉吟后,身为骠骑将军的司马懿却是第一个站了出来。不出意料,与原历史上对阵诸葛大神一样,司马懿的策略仍然是以守代攻,主打一个‘拖’字诀。“陛下,骠骑将军所言甚是。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我等只需要坚壁清野、紧守各处关隘城池以疲敝贼军士气,时日一久,贼军必退!”继司马懿之后,身为司空的陈群也是站了出来,附和并表明了自已及其身后家族的态度。“坚壁清野、紧守关隘?呵呵,诸位可知这坚壁清野所要付出的代价?”看到这作为世家大族代表的司马懿跟陈群,都提出了坚壁清野的以守代攻的打法,大将军的夏侯尚顿时忍不住一脸戏谑的向他们望了过来。要知道,所谓的坚壁清野,可不单单是在粮食和饮水等吃喝上面做文章。毕竟相较于动辄数万的大军来说,城外那点儿粮食,还真就是杯水车薪而已。像迁徙百姓、拆除城外房屋、砍伐树木等等,那才是更为优先的高级选项。只不过,先不说华夏百姓自古以来便有的故土难离习惯,单是那些房屋、田产什么的,就真的是那么好毁的?要知道,那可都是真金白银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被清的‘野’中,那些平民百姓也就罢了,关键是那些地主、豪强。在如今实行‘九品中正制’的曹魏,哪个没有背景,哪个又没有关系?所以,听到两人这相当于割世族豪强之肉以肥国家的‘无私’行为,本就对世家大族心存敌意的夏侯尚,又怎么可能会放这这个大好的嘲讽机会?“大将军,国家有难,自当以国为先、社稷为先。如今贼军北侵在即,无论何人,自当作出牺牲……”听到夏侯尚那带着明显嘲讽意味的询问,还没等司马懿跟陈群开口呢,数年前直接引发了曹丕借机向世家大族发难的辛毗,此刻却是义正严词的站了出来。“呃……”俗话说人不要脸在下无敌!面对辛毗这满脸‘忠心为国’的模样,原本还报着嘲讽心态的夏侯尚,一时之间却是反而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哈哈,有卿等忠心为国之臣,实乃大我大魏之幸,朕之大幸也……”正当夏侯尚不知道如何接话之时,还好御座上的曹叡却是及时的开口为其解了围。“陛下,臣也以为,骠骑将军与司空之策可行……”随着曹叡对世家大族‘忠心’的肯定,紧接着,大司马曹洪也是同样站了出来,表达了对这以守为攻策略的认可。毕竟这坚壁清野策略,世家大族承受的损失可是大头,又何乐而不为呢?“呵呵,既如此,那便如卿等所言便是!”眼见事情完全按照自已的预料在发展,曹叡自然也是‘从善如流’,采纳了这以守代攻的守势策略。……“大将军夏侯尚听旨,朕任你为雍凉大都督,假节钺;全权统领雍凉、关中诸军民事宜,负责抵御贼军汉中、陇右之威胁;骠骑将军司马懿……”很快,在确定了以守代功的总体策略后,曹叡也是随即开始正式下达起了早就拟好的人事任命来。其中,负责关中一线迎战汉军‘京军’主力的,自然是大将军夏侯尚了。而在原剧情中接镇守雍凉的司马懿,则是被任命为了豫州大都督,负责抵御二爷的荆州部大军。毕竟那些关东世家大族,还是要世家大族之人自已去沟通更为方便不是?另外负责江淮一线抵汉军江东部大军的扬州大都督,则是不出预料的交给了大司马曹洪担任。如此一来,西线、东线都是曹魏宗室在镇守,也能对中线司马懿这一路的世家大族形成威慑不是。至于秦郎等一批刚刚北征归来的‘新秀’,自然是随曹叡坐镇洛阳,以慑后方了。不过,像步度根、素利、弥加等新‘归化’的兵马,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那自然是要上第一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