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三国之我为汉王 小说下载 > 第49章(第1页)

第49章(第1页)

“呃,此乃千秋功业,又岂是一个王爵之位能酬?只是孤乃魏王,又凭何为与吾作对的刘玄德上表请封?且如今孤已知晓如此良种就在荆州,孤要着人去取,汝能阻否?哈哈哈哈!”听到刘禅再次提起为刘备请封王爵之之事,曹操却是不由得一脸得意嚣张的坏笑了起来。毕竟这稻种不比其它,刘禅不可能做到与纸张、书籍和烈酒一样的保密程度。所以,在已经掌握了这高产稻种的消息后,曹操又哪会再跟他做什么交易。“唉,看在曹公也曾是我大汉良臣的份上,原本想送尊驾一份大礼的。如今看来,倒是小子自作多情了。也罢,既然曹公不愿,那小子就代家父直接将这高产稻种送与全天百姓便就!”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面对他的‘耍赖’,刘禅不但没有丝毫后悔的意思,却是反而开口就是要把这高产稻种公之于世,直接简单无比的化解了他的手段。“呃,这……”听到刘禅要将这高产稻种以刘备的名义公布天下,神情一愣的曹操顿时不禁变得哑口无言起来,没办法,都是千年的狐狸,曹操又岂会不明白刘禅这将高产稻种公布天下,为的便是收买民心,为刘备积攒扩大声望目的?说起来,虽然是在和曹操作交易,但事实上,这份交易刘禅又何尝不是带着胁迫的意味?毕竟若是真让刘禅这么做了,即便刘备在没有皇帝的册封诏书下自立为王,那也最多不过是会让一些官僚士人对其称王的合法性有质疑,但却无法阻止刘备以此在民间获得巨大的声望。所以,稍一思索权衡之后,曹操却是随即便果断的改变了口风,准备在这场争夺民心、声望中分一杯羹。“这高产稻种虽然利在千秋,然刘公子若是仅以此作为交换,孤却仍是吃亏了。”虽然已经决定了和刘禅做这场交易,但既然先前对方曾拿书籍制作之法来作饵引诱自己,若是此时不借机加码,那不是太亏了?“哈哈,只要曹公答应上表支持家父进位王爵,除了这高产稻种之外,本公子愿再以印刷之术相赠,算是作为答谢。”虽然曹操没有明着答应,但见到对方这反应,刘禅哪会不知道这桩交易算是成了。因此,说话间,刘禅却是拿出一份早就准备好小册子直接递向了曹操。……“雕版印刷术,莫非这便是荆州的制书之法?”有些诧异的接过刘禅递过来的小册子后,看着封面上那以熟悉的‘鸡爪文’所写五个大字,曹操顿时不由得一阵惊讶。要知道,为了这纸张、书籍和烈酒的制作之法,他可是没少费心思。没想到之前费尽力气而不可得的东西,现在其中之一却是这么轻易的就被刘禅送了出来。“呵呵,好叫曹公得知,此乃另一种制书之法,倒是与荆州所用制书之法有所差别。”面对曹操那一脸惊讶的表情,摇了摇头,刘禅倒也并未欺瞒。“原来如此,孤就说你刘阿斗岂会如此轻易交出这等机密,原来只是汝所看不上之法而已!”得知这并非荆州所用的制书之法,曹操顿时不由得恍然大悟起来。“哈哈,曹公此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矣!这雕版印刷之法虽与荆州所用不同,然以此之法所制书籍,却是比荆州书局所用之法更为精美矣……”摇了摇头,刘禅随即却是向曹操介绍起了这雕版印刷的优点来。,要知道,虽然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为先进,但在原历史上,雕版印刷能够在活字印刷术出现后,依然坚挺不衰的与之并行了数百年,又岂能没有其独到之处?所以,刘禅给曹操的这个雕版印刷术,除了在成本上比活字印刷高了不少外,倒还真没什么可说的。“这……这不就是一块另类的印章吗?如此简单之法,为何孤与这天下人就未曾想到,反而成全了汝这稚子少年之名呢!”很快,在刘禅的介绍下,完全了解了这雕版印刷原理的曹操,在对这他先前还看不上眼的雕版印刷赞不绝口的同时,却是不禁有些‘嫉妒’的感慨了起来。“只是孤不明白,汝就不担心从此以后,汝荆州书局的书籍……”不得不说,曹操不愧是曹操,这多疑的性子那真是刻到了骨子里的。都到了这个时候,也依然还是并未放松警惕,生怕又被刘禅这小子给算计了。“哈哈,曹公不必多疑,本公子制书本就并非为了赚取钱粮,如今有曹公帮忙分担又何乐而不为?”看着满脸疑色与不解的曹操,刘禅却是一脸坦诚的开口大笑起来,并未打算隐瞒自己用这印刷术‘算计’对方的想法。“哦?既非为了赚取钱粮,那孤倒要洗耳朵恭听了!”见刘禅神色不似作伪,曹操也是不由得好奇心大起。“其实本公子以这书籍所图之事,也正是曹公向来所做之事,唯才是举耳!”在曹操那好奇不已的眼神中,刘禅却是面色脸凝重的说出了一个再次出乎其意料的答案来。“唯才是举?哈哈哈哈,吾道不孤,不孤矣!”意外归意外,在听到刘禅给出的这个答案后,只是稍一愣神,瞬间便反应过来的曹操,当即也是忍不住霍的一下站起,抚掌大笑了起来。第139章“舅父,明日还是由您亲自前往许都走一趟吧!”宛城北门内,刚刚与二爷回城的刘禅,随即便看向了一脸希翼之色的糜竺。“呵呵,阿斗无须介怀。曹操毕竟乃是主公大敌,他不愿上表为主公请封也是意料中事。”事实上,虽然刘禅先前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在糜竺看来,让曹操为自家主公这个最大的对手上表请封王爵,怎么看都太过异想天开了。所以,在听到刘禅让自己亲往许都后,会错意的糜竺却是赶紧开口宽慰起了他来。“哈哈哈哈,子仲误会了!曹操虽未答应上表为大哥请封,但也明确表示届时不会反对……”看到糜竺的反应,还没等刘禅开口,先前一直沉默的二爷却是忽然开怀大笑了起来。原来,虽然对于刘禅的‘交易’条件十分满意,但曹刘双方毕竟乃是生死大敌,有着天然不可调和的巨大矛盾。因此到最后,曹操最终还是没有答应上表为刘备请封之事。只不过,虽然对于上表为刘备请封之事没有答应,但同时曹操也明确表示了不会反对与阻挠。也就是说,刘禅这个让自家老爹明正言顺得到皇帝册封的事情,依然还是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下臣安汉将军、糜竺,叩见吾皇陛下,并替皇叔父子向陛下问安!”建安二十三年十一月中旬,就在刘禅‘拿下’曹操之后不久,带着大批贡物的糜竺以老爹刘备使者的身份,第一次堂而皇之的踏进了许都朝堂之上。“呵呵,糜爱卿不必多礼,快快请起!”看着宝座之下大礼参拜的糜芳,皇帝刘协也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欢喜,赶紧挥手让一名小黄门上前搀扶。说起来,自从建安元年被曹操迎到许都之后,二十多年来,整日所见几乎皆为曹操心腹的刘协,现在突然见到了糜竺这个曹操对手阵营之人,其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糜卿,皇叔近来可还安好?”随后,在糜竺起身后,刘协也顾不得朝堂之上的一众曹操心腹,迫不及待的便询问起了刘备的情况来。“回禀陛下,托陛下洪福,皇叔一切安好。如今皇叔父子已彻底平定荆、益、交三州及扬州大部,不日即可重新为陛下扫平大江以南所有州郡!”听到皇帝急切的询问,糜竺赶紧恭敬无比的将自家老板的功绩报了出来,为接下来的请封事件作准备。“好好好,好啊!我大汉终……呃,皇叔终不负朕所期矣!”再一次听到刘备即将扫平江南的消息,欣喜不已的刘协差点儿没把那句‘大汉终于兴复有望’给喊了出来。只不过,看着满朝的曹操心腹之面,想到今后还要在曹操手下混生活,最终他这个皇帝还是只能收敛了一些,话到嘴边之时临时改了口。事实上,虽然他这个皇帝并没半分实权,但对于刘备刘禅父子的消息其实倒也并非毫不知情。只不过从别处得来的消息,又怎么及得上亲耳从曹操的对手,刘备阵营的人口中听来提气?所以,欣喜之下还没等糜竺再次开口,刘协却是已经主动开口提起了封赏之事,倒是免去了糜竺主动为刘备呈上群僚请封奏疏的那一丝尴尬。“正所谓赏功罚过,皇叔立下如此大功,众卿以为,朕当如何赏赐啊?”只不过,刘协这个皇帝终究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人形图章,所以即便是有心封赏,此时也只能先向朝中这些曹操的心腹‘咨询’。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面对他这个皇帝的询问,朝中一众文武,却是没有一人站出来回应,哪怕就是反对之人也没有一个,就那么出奇一致的保持着沉默。“启禀陛下,皇叔身为汉室宗亲,为国出力乃是理所当然之事,并不为赏赐。只是如今皇叔代陛下所治理的地方益增,皇叔之爵位又太过低下,倒是多有不便……因此臣等以为,当依汉制,为皇叔进位王爵,以便更好的为陛下守牧万民!”自己的事还得自己做,眼看不可能指望这些曹操的心腹为自己说话,糜竺赶紧在刘协那尴尬无比的表情中站了出来,拿出那道由诸葛亮、法正、关张等文武联命所书的奏表递了上去。“依汉制,皇叔身为大汉宗室,又为朕扫平半壁江山,此功早就足以进位王爵……”接过糜竺由小黄门逞上来的奏表后,只匆匆一览,根本就没丝毫犹豫,刘协随即便迅速的定下了刘备理应进位王爵的基调。倒不是说他内心就真的对刘备进位王爵之事有多赞同与乐意,只不过泥人尚有三分土性,更何况还是皇帝。虽然他这个皇帝只是一个人形图章,但毕竟还有着皇帝的身份名头不是?所以,长久以来被曹操欺负的他,今日又被这些名义上的臣子如此忽视和不给‘面子’,愤懑之下,便想以为刘备封王之事作为反击,好好恶心一下这些人。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面对他这示威般的封王提议,一众文武却仍是没有半分反应,依然还是沉默如故。“既然诸卿没有不同意见,那便依汉制,封皇叔刘备为汉中王,刘禅为汉中王世子。另拜汉中王为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以南郑为都,统汉中、巴、蜀、广汉、犍为诸郡为国,所署置依汉制故典!”面对一众文武的沉默,刘协把心一横,赌气般的几乎完全照着糜竺所逞的请封奏表,颁下了册封刘备为汉中王的诏命,反正大不了就是一个群起反对的场面而已。“臣糜竺代皇叔叩谢陛下天恩!”不同于曹操的异姓封王,刘备本就是汉室宗亲,进位王爵乃是‘依制’而行,自然不需要玩儿什么‘三辞三谢’的把戏。所以,就在刘协话音刚落之际,糜竺便赶紧再次拜倒,替刘备大礼叩谢起来。“陛下依汉制封王,臣等遵旨!”就在糜竺替刘备谢恩之时,先前一直保持沉默的一众文武,此时总算是开口了。只不过,出料刘协意料的是,文武群起反对的场面没有出现不说,却是反而不可思议的出现了众臣齐声‘遵旨’的场面,直接就把赌气的刘协给整不会了。要知道,曹刘双方可是生死大敌。按理来说他要册封刘备为王,曹操是肯定不会同意的。但现在,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却是偏偏出现了,这怎能不让他懵逼?但不管如何,如今圣旨已下,在一众文武都已‘遵旨’的情况下,他也不可能收回成命不是?至此,如同原剧情一般,在拿下汉中之后没多久,继曹操之后,刘备也同样称王了。只是不同于原剧情中的自立为王,这一次在刘禅的一番操作之下,刘备这个汉中王却是含金量十足,再无半点儿水分,更没有半分法理、法统上的依据缺失。而且比起原本诸葛亮、法正和庞统等人计划的以密诏为法理依据不同,这堂堂正正的天子亲封,却是让‘汉中王’的号召力比原剧情中强了不知多少。而更为关键的则是,原本被刘备与诸葛亮等人计划作为汉中王国都的成都,却是被刘协赌气般的改到了南郑。要知道,汉中可是大汉真正的龙兴之地。刘邦当年可正是以汉中为起点,这才创下了四百年大汉基业的。所以,如同刘邦曾经的‘汉王’封号一般,一直以来汉中不封王便是汉廷的潜规则。但现在,在刘协赌气般的封赐中,不但汉中成了刘备的封地之一,就连南郑也都成了汉中王的国都,这给世人遐想的空间可就大了去了。……“哈哈,如今陛下的册封诏书已下,阿斗你与凤儿、星彩她们的婚事是否也该真正定下来了?”宛城东门外的淯水边,刚刚把从许都赶回来就搭乘战船赶往汉中报喜的糜竺送走,向来不苟言笑的二爷,这一次却是突然笑眯眯的转头向一旁的刘禅望了过来。“恭喜公子,此乃双喜临门也,哈哈哈哈!”“恭喜君侯觅得佳婿……”听到二爷说起刘禅的婚事,一旁的庞统等人也是大笑着向刘禅和二爷道起喜来。“呃,我说二叔,小侄如今不过刚刚十二,大姐与星彩她们也不过与我年岁相当,俱是尚未成年,现在成婚是不是太早了些?”特喵的,就算古人早婚,也不用早到这个时候吧?眼下自己这具身体毛都还未长齐呢,这么早娶两个媳妇儿回来做什么,天天带着玩儿过家家吗?“成婚?你小子想得美!某说的是纳吉、纳征,是订亲!”看着‘矫情’不已的刘禅,刚刚还笑咪咪的二爷此刻也是不由得一阵无语。说起来,虽然老爹早已为他跟二爷与三爷定下了亲上加亲的婚事,但毕竟只是口头议定,连纳采、问名这等六礼中的‘议婚’事项都还没正式进行呢。但现在眼看自家大哥就要正式进位称王,而刘禅也已同时被皇帝册封为了汉中王世子,这事儿自然是不能再拖下去了。“嘿嘿,我就说嘛。二叔放心,等过段时间曹操坚持不住退兵了,小侄一定让父亲立马正式着媒人上门提亲!”反应过来不是成婚后,刘禅也是很快明白了二爷的心思,当即便拍着胸脯给了二爷一颗定心丸。“某有何可担心的,若非……哼!”第140章“呵呵,看来曹操是铁了心了要跟我们耗下去了!”仍是宛城北门城楼上,看着十余里外依然平静如故的曹军大营,刘禅也是不禁为曹操的毅力点起赞来。说起来,虽然曹刘两军在宛城对峙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别忘了,在这之前曹操可是刚刚结束了与老爹刘备在汉中的鏖战对峙,而后又‘无缝衔接’匆匆赶来宛城的。“公子放心,以统之见,曹操此次在宛城必不会太久矣。其之所以还未退兵,只是尚缺一台阶契机耳!”就在刘禅还在为曹操的毅力佩服之时,一旁的庞统却是并不这么认为。“哦?不知军师何以看出?”听到庞统这么一说,刘禅也是不禁有些好奇起来。要知道,不同于汉中鏖战之时,有着洛阳、许昌和汝南等地的粮草支援,现在的曹操可没有粮道不稳之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南阳作为进入中原腹地的门户,其对曹操的重要性可不是汉中能比拟的。所以,在刘禅看来,不管是为了间接帮助孙权稳住阵脚,还是为了保住南阳这个进入中原的门户,曹操都不可能就这么轻易退军的。“呵呵,不知公子可曾注意到,自糜子仲去往许都伊始,曹操可是再未发起过新的进攻。”看着一脸好奇的刘禅,庞统却是提醒起他自双方达成交易条件后,曹军再未向宛城发起过新的进攻或是骚扰战的事来。“呃,军师也知晓曹操向来狡诈,此段时间未有动向,说不定便是为了麻痹我们,使我等放松警惕呢?”正所谓‘兵者,诡道也’,对于庞统给出的这个理由,这一次刘禅却是并不怎么认同,毕竟南阳对曹操来说实在太过重要了。“曹操向来狡诈,公子有此担心实属正常。只是曹操亦是务实果断之人,眼见从公子手中夺回南阳无望,又岂会平白在此耗费下去?先前其能与公子达成交易,恐亦有此原因在内。”摇了摇头,对于曹操有退兵之心的猜测,庞统却是显得胸有成竹。“呵呵,若是公子不信,可否与统一赌?”末了,在与刘禅的赌约中各来有输无赢的庞统,这一次却是主动向他发起了赌约。“哈哈,既然军师有此雅兴,那小子就与军师赌上一局又有何妨!”有着以往的‘历史战绩’,对于庞统发起的这个赌约,刘禅同样也是信心十足。“启禀公子,糜太守已亲自运送稻种三千斛前来。询问公子这些稻种是先运入城中,还是暂搁船上待日后曹操自行派人来取?”就在刘禅兴致勃勃的与庞统打赌消遣之时,一名亲卫却是带来了糜芳押运稻种前来的消息。“哈哈哈哈,公子,曹操退军之契机便在此稻种上矣!”得知糜芳运送稻种前来,庞统顿时忍不住一脸得意的开口大笑起来。……“哈哈哈哈,阿斗真乃守信之人也!”宛城北门外的曹刘两军阵前,看着眼前一车车摆放整齐的稻种,向来以狡诈著称的曹操此时也是忍不住激动的放声大笑起来。“信乃立身之本,曹公皆能守信,本公子又岂能在这事关百姓温饱之大事上做那小人之举,失信于公?”摇了摇头,对于曹操这诚意十足的称赞刘禅却是并未怎么放在心上。毕竟如同将雕版印刷术作为交易条件让给曹操,为的便是助其一臂之力打压削弱中原世家大族一般,这三千斛高产的林邑稻种子,刘禅为的也只是利用曹操之手,将其更快的在大汉北方推广开来而已。至于此举会不会增加曹操的实力,从而为自己以后的兴复大汉增加困难度的‘副作用’,却是并未在他的考虑之中。毕竟凡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像这种事关大汉百姓生计、温饱之事,自然便是在‘当为’之列,不可以一时的利害得失去计较。“好一个信乃立身之本,阿斗小小年纪便能深谙此理,他日成就当不可限量矣!”听到刘禅的回答,心思已经放到了稻种之上的曹操,在挥手让身后早就准备好的数百军士将粮车推走之际,也是再次冲刘禅客气了一番。“哈哈,承曹公吉言。不过他日之事他日方知,倒是曹公先是与家父对峙于汉中,如今又与本公子对峙于宛城,不知曹公可曾想过暂且休兵,积蓄实力以待来日再战?”就在一车车稻种被曹操着人推走之际,刘禅却是借着曹操的话,直接了当的看向了对方。“暂且休兵?哈哈哈哈,莫非荆州支撑不下去了?既如此,阿斗又何不率众早降,介时孤保汝一个王爵之位又如何?”听到刘禅休兵再战的提议,曹操先是稍稍一愣,随后却是‘得瑟’无比的向他望了过来。“哈哈,本公子不过是担心曹公师老兵疲之下,届时输了不服气而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