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封地,亦要削减。
如此数代之后,终将沦为庶民。
然陈迎新显是例外。
陛下早已言明。
只要大唐国祚绵延,陈氏子孙世代皆为国公!
其爵位,永不降等!
这是何等殊荣!
陈迎新自可安心,然其子孙……贤愚未可知!
这等事,谁敢打包票?
御书房内几人,对陈迎新都知之甚深,毕竟一同经历了许多风雨。
陈迎新为人如何,他们心中自有明镜。
在他们看来,此人着实奇特。
他胸中并无太大野心,若真想为官,早该位极人臣。
相交日久,他们都察觉,陈迎新对权势富贵,似乎毫不在意。
他所行之事,每每翻手之间,便令一国倾覆。
他如同云端之上的主宰,俯瞰着世间沉浮。
眼下唯一可确定的,便是陈迎新最挂心的,一是粮食,二是黎民百姓。
其次,便是……整治外邦。
如那东突厥、西突厥、高句丽,还有倭国。
陈迎新从未将这些国家放在眼中,仿佛它们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任其摆布。
如今,他领着区区数百羸卒,竟又拿下了倭国!
其手段之莫测,可想而知。
陈迎新强横至此,却无半分不臣之心,反是处处心系大唐。
那火药与大炮,便是明证。
他们几人,对陈迎新是放心的。
可若将来承袭爵位的是他的子孙……那变数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