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取进士五十人,现已分派各州县赴任。”
“今冬科考,预计可取几人?”李世民追问。
高士廉估算片刻,答道:
“约是春闱两倍,百人上下。”
仅得百人?!
这远远不够!
李世民顿觉额角青筋隐跳。
虽较前些年已是大增——贞观三年,全年不过取士二十人!
如今,科举改制方一年,录取人数已翻数倍!
然书籍尚未广布,显著成效尚需数年之功。
可眼下的大唐,最缺的便是时间。
李世民再问:
“卿等以为,沿用安西都护府之策可行否?”
陈迎新所献“羊毛之策”,于东突厥试行一年,成效颇佳,其部安稳,未见异动。
西突厥与东突厥情形相仿,皆以游牧为生。
此法不知能否再用?
群臣闻言,皆陷入沉思。
长孙无忌出列道:
“陛下,臣以为不妥。”
“大唐人口有限,东突厥所供羊毛,已足民间用度。”
“若西突厥再行此法,恐致羊毛堆积如山。”
“那卿可有良策?”李世民问道。
长孙无忌摇头,直言:
“陛下,臣暂无良策。”
见其余大臣亦无言以对,李世民眉头紧锁。
甘露殿内,再度一片沉寂。
大唐群臣虽皆一时之选,然终究受制于时势,所能想出的法子,实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