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目光扫过城中心时,他心头猛地一震,手中的千里镜险些滑落!
一座宫殿巍然矗立,殿顶竟在日光下折射出耀眼的金辉!
无需多言,此必是倭国大王之宫!
那殿顶所用瓦片,经阳光一照,金光流转,即便相隔数里,亦觉夺人心魄!
陈迎新蓦然忆起曾读过的《马可波罗行纪》,其中记载:
“倭地黄金遍地,几无穷尽……”
“其王宫殿,皆以金砖砌成!”
彼时读之,只当奇闻,更知书中所载乃数百年后镰仓时期之事。
可眼前这金光灿灿的殿顶……
难道倭国此时,便已豪奢至此?
这……未免太过匪夷所思!
陈迎新略一思忖,倒也释然。此地金矿裸露,矿脉纯厚,触目皆是金黄。
倭人以此物装点王宫,倒也并非全无可能。
古人对发光之物天然敬畏,奉若珍宝,用以供奉君王,亦在情理之中。
或许正因如此,数百年后,方能累积成那令马可波罗瞠目的金殿!
亲眼得见这金顶宫殿,陈迎新心潮澎湃。昔日只在书中想象,今日终得亲睹,也算大开眼界。
“热气球,预备!”他沉声下令。
每个热气球载五人:两人专司添炭,掌控方向;两人负责向下投掷“天雷”;余下一人,身负要责——手持千里镜,居高临下,详察敌阵方位、人数、兵种分布。
此职看似简单,实则干系重大。粗略估算人数易,精细分析敌情、判断要害目标,非久经沙场的金吾卫精锐不能胜任。行军打仗,粮道辎重乃命脉,后勤保障是根本。唯有他们精准记录,方能知己知彼,厘清需多少粮秣兵甲,如何排兵布阵!
老龙寻来的这批人,正合陈迎新心意。
有此助力,敌情尽在掌握,雷霆一击只在须臾。
他深知,若无他横插一手,此战胜者当是物部氏。
战后不久,倭国便将效法大唐,确立封建之制,步入发展之途。
但如今,他陈迎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