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戛然而止。
李靖苦笑:“陛下圣明,粮草正是燃眉之急!”
圣上面色骤沉。
自江南广植新稻,关中大种番薯,民间粮囤早堆山积海。
然则——
江南粮仓爆满,新秧又已下田。
为腾仓廪,旧米尽数运往吐蕃换酒。
吐蕃人见利忘形,昼夜酿制青稞酒。
为早定吐蕃,朝廷更三提兑酒之数,恨不能教吐蕃青稞顷刻化酒!
余粮亦未留关中,早发往辽东黑土试种新稻。
彼处屯着百万前隋遗民,江南新米仍源源北运。如今大唐官仓,竟十室九空!
百姓仓廪虽实,官家粮秣却难支大军鏖战。
“现存粮草可支应多少兵马?”
圣上声沉如铁。
李靖躬身:“臣问过户部。现存粮秣仅够五万大军三月之需。若延后月余,或可支应十万之师。”
“五万?!”
圣上指节捏得发白,“再拖月余,凉州早化焦土!吐谷浑选此时机,分明处心积虑!”
李靖颔首:“若能再缓两月,待江南新稻入仓,困局自解。我朝连灭三国,吐谷浑必已探得虚实。万不料其敢此时发难!不如暂避锋芒”
“荒谬!”
圣上断喝,“若纵敌南下,凉州十数州百姓何存?吐谷浑既敢选此良机——”圣上忽眸光一凛,“辽东屯田、以米换酒这等密事,怕早被其探子摸透了底细!”
李世民说到此处,眼中寒光一闪,声音阴冷:
“朕确是疏忽了这些!”
李靖急忙问道:
“陛下可有应对之策?”
“以吐谷浑行军之速,怕是不出半月便会兵临我大唐边境!”
“是否……暂缓行动,待粮草充足后再行反攻?”
“断不可行!”
李世民大手一挥,斩钉截铁道,“按兵不动,百姓必遭涂炭!朕绝不容那些异族踏进大唐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