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虽不擅军事,但李世民可是行家里手!他偷偷瞄了一眼陛下,只见李世民脸上的震惊之色比他更甚。看来陈迎新这番谋划,绝非信口开河。想到此处,杜如晦望向陈迎新的眼神,更是充满了钦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不过如此了吧!
过了好半晌,李世民才咽了口唾沫,开口道:
“就算你准备得再周全,我还是觉得五万兵马实在太少。”
“辽东路远难行,为保万全,粮草辎重需得大批运送。”
“区区五万人,既要打仗,又要分兵押送粮草,真正能上阵冲锋的人手,岂不是捉襟见肘?”
陈迎新闻言,皱着眉头看向李世民,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你呀,还没把小册子看完呢!往下翻呀!”他一边说,一边替李世民把册子往后翻了几页,忍不住数落道,“护粮的法子,我上面不是写得明明白白吗?”
“压根儿不用专门分兵去护粮!”
“直接在运粮的路上筑起城墙不就行了?”
“高句丽的兵,绝不敢来偷袭!”
陈迎新喝了口茶润润嗓子,接着道:
“这‘野战城墙’你们可能不懂,但李二看了肯定明白。”
“这法子春秋时就有了,咱们大唐完全能造出来。”
“让李二用我弄出来的‘水泥’去筑城,派五百兵卒护粮足矣,剩下的人马只管专心打仗!”
“若还不放心,就在粮道上摆上五门大炮,保管万无一失!”
他说完,还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宽慰道:
“老龙啊,你一个商人,就别整天琢磨这些不是你本行的事儿了。你没这天赋!把这小册子直接呈给李二就行,他一看就懂,毕竟是马背上打天下的皇帝。”
看着这一幕,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赶紧低下头,强忍着才没笑出声来。
陛下不就在你眼前吗?
他压根儿没看懂啊!
李世民听完,非但没明白,反而更糊涂了。
什么叫“他一看就懂”?
陈迎新这小册子里写的东西,对眼下的大唐来说,少说也超前了二十年!李世民一时弄不懂也情有可原。如今大唐根基初稳,尚在休养生息,还未真正大规模开疆拓土。若是十几年后,李世民看到这册子,定会恍然大悟。可眼下,他心中疑虑重重。
不过,陈迎新说的这些法子,前提是工程上能达标。真要是能把那“野战大桥”和“粮道城墙”造出来,这一仗的谋划,确实堪称完美无缺。
李世民暗下决心,回宫后立刻召集天下能工巧匠,看看能否把这东西造出来。他不再纠结,沉下心来,仔仔细细地研读起小册子。他一边看,一边蹙眉推演。待全部看完,心中已大致有数,各个步骤也在脑中清晰起来:
以一万重甲铁骑为先锋冲锋陷阵,再以三万步兵组成陌刀大阵,全军如墙推进,既灵活又威力无匹。料想用不了几个回合,就能杀得高句丽人丢盔弃甲。
妙!实在是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