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妃乃我生身之母,庆平侯府更是我倚仗的母族。他们既倾力襄助恒王兄,我自然与恒王兄休戚与共。恒王兄前程似锦、得偿所愿,方是我的来日可期。”
“反之,我又会有什么好下场呢。”
恒王定定的打量了谢宁华良久,似是在辨明这番话里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
十分假!
多亏了身边有足智多谋的幕僚提前为他剖析情形,否则他就要被谢宁华的花言巧语所蒙蔽。
幕僚说,谢宁华野心勃勃,暗藏效仿元初女帝登基称制之心。如今表现出对他的种种敬重,不过是将他视为一柄利刃,借他之手排除异己罢了。他日若生变故,首当其冲的必是他,而谢宁华大可全身而退。
最初,他尚以为幕僚不过是杞人忧天,甚至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而今观之,幕僚所言,分明字字句句皆是金玉良言。
尤其是,在他进宫前查知杨二郎身患隐疾,难有子嗣后,更是惊得浑身冷汗涔涔,尽是后怕。
究竟是谁要置杨二郎于死地!
杨二郎身患隐疾,根本不能生育,那漱玉所生的孩子究竟是何人之子?
他与心腹幕僚反复推敲,终于惊觉一个可怕的事实。
他自己被谢宁华和漱玉联手算计了!
恐怕他偶然偷听的那番话,本就是刻意说与他听的。杨二郎对沈三之死的真相毫不知情,真正撞破这个秘密的是漱玉!
幸亏……
幸亏上天眷顾,他得了个经天纬地、惊才绝艳的幕僚。
平日里言谈举止,无不与他心意相通;危难之际,又能运筹帷幄,替他排忧解难。
就连此次入宫见谢宁华,对方会作何反应,也早在他那位算无遗策的得力幕僚预料之中。
谢天谢地!
因此,他已然下定决心采纳幕僚的建议,决计不能让谢宁华这般轻易脱身。
有谢宁华在侧,父皇处置时总会多几分恻隐,手下留情。
“是挑唆吗?”恒王幽幽道:“可本王怎么觉得,本王倒成了六皇妹手中最趁手的那把刀。你指东,本王便不能往西。”
谢宁华在心底冷笑一声。
呵,还自诩为最趁手的刀?
当真是厚颜无耻,惯会给司机脸上贴金。
倘若恒王也能称得上好刀,这世间便再无破铜烂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