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放假,我在老家阁楼发现了一张从未见过的照片。照片中站着一个陌生男孩,他微笑着搂着小时候的我的肩膀。背面用褪色的钢笔字迹写着“与夏洛表哥合影,2010年春节”。奇怪的是,我对这个“夏洛表哥”毫无印象。“妈,这人是谁啊?”我拿着照片下楼询问。母亲看了一眼,疑惑地皱眉:“哪个人呐?这不是你一个人的照片吗?”我猛地抢回照片,发现那个男人消失了。更诡异的是,晚饭时父亲突然问道:“对了,小晴她表哥,夏洛啥时候来啊?这次得让他多住几天”而所有人都点头附和,仿佛这个我从未听说过的表哥,是个再熟悉不过的亲人。我愣在餐桌前,筷子悬在半空。“夏洛表哥?”我重复着这个陌生的名字,试图在记忆中搜寻任何相关的片段,却一无所获。母亲摸了摸我的额头,关切地问:“晴晴,不舒服吗?”“我我不记得有个叫夏洛的表哥。”我小心翼翼地说。餐桌上一片寂静。父母和姑姑交换了一个奇怪的眼神。“你这孩子,又闹什么幺蛾子呢?”姑姑咯咯笑了起来,“夏洛可是从小陪你长大的,你们俩啊,形影不离,好得跟穿一条裤子似的。”“就是啊,”父亲用筷子敲了敲碗边,一脸肯定,“每年春节他都来咱家住上半个月。去年他还教你做了那个特别好吃的糖醋排骨,你忘了?”我感到一阵困惑。这些事情我完全没有印象,但他们描述得如此生动,仿佛真的发生过。我坚持说道:“我真的不记得了那个,夏洛表哥,到底是谁家的孩子啊?”又是一阵诡异的沉默。“他是”母亲开口,然后突然停住,眉头紧锁,声音变得不确定“他是你姑姑那边的亲戚吧?”“哎呀,可不对了,”姑姑立刻摆手反驳,“他不是我家的亲戚,夏洛是你舅舅家那边的孩子。”“我记得是你大伯家的侄子,长得比你大伯还要高一点,得有个一米九多。”父亲插话,语气却不太确定。三人面面相觑,气氛变得异常尴尬。“你们都不确定他到底是谁家的亲戚?”我问,感到一丝不安。“可能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母亲尴尬地笑了笑,迅速转移话题,“对了,明天我们去祭祖,你把你那件新买的旗袍准备好。”晚饭后,我回到自己的房间,拿起手机,翻看相册。如果夏洛表哥真的如他们所说与我亲密,那么我的手机里应该有我们的合影。然而,翻遍了所有照片,没有一张包含任何可能是“夏洛”的人。我又打开通讯录,搜索“夏洛”——没有结果。这太奇怪了。一个据说从小陪我长大的表哥,却在我的记忆和数字生活中完全不存在。带着疑惑,我决定询问更多家人。我先给舅舅家的表姐打了电话。“小晴,咋了?”表姐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我直接切入主题:“表姐,我想问你一个人,你认识夏洛表哥吗?”“夏洛?”表姐重复了一遍,“那必须认识啊,他不三天两头往你家跑吗?”“那你能告诉我他是谁家的孩子吗?”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他是”表姐的声音突然变得不确定,“等会儿,让我想想哈”又是几秒钟的沉默。“奇了怪了,我咋突然想不起来了,反正他不是我们的就是了。”表姐最后说,“你干啥突然问这个?”“没啥,就是突然想起来了,”我敷衍道,“那你能描述一下他的长相吗?”表姐笑了:“夏洛啊,他可是个小胖墩儿,矮矮的,圆脸庞,长得特别喜庆!”我感到一阵寒意。父亲刚才说夏洛是一个比我大伯还高的人,我大伯有一米八五。而表姐则把夏洛表述成一个长相喜庆的矮胖子。挂断电话后,我又联系了几位亲戚,得到的回答都大同小异——所有人都“记得”夏洛表哥,但没人能确定他的具体身份。谈到长相上,每个人的描述都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