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类似十贯娘子搞笑 > 第108章(第1页)

第108章(第1页)

  管四儿却不知,这些书生一是被他的风姿震撼,想下,仙鹤般从天而降,收拾歹人又干净利落,言行举止尽显大家风范,且,他年龄该当与他们也差不了几岁,可能还比他们当中几个年长的还要小些。  人家却是个朝廷命官了,看来位置还不低呢。  那是一种形容不出的敬仰崇拜,加上此地又是河岸,滔滔不绝的崇敬之情心头翻滚,众人心里只觉爱不够了。  管四儿见他们不说话,便摇头笑了起来,又见差役与他奉上两盘晾干的河鲜干儿,他便一伸手拒绝道:“给人送回去。”  差役弯腰,陪着小心的说:“大人,小的没白拿人家的……”  可管四儿不待他说完,便一板脸淡淡道:“莫要做多余的事儿,送回去。”  他说话的语调没啥起伏,丁点烟火气都没有,可听上去却威严极了。  那差役无奈,只得端着盘子讪讪离去。  周围又是一阵整整齐齐的吸气,管四儿便觉这些小书生,就有些……不好形容了。  他因身世对书院学生,甚至读书人都是斜眼看的,只是从前是张嘴就讥讽,现下会遮掩罢了。  周围寂静,那讲课先生总算恢复神智,他收拾了一下自己,甚至还拍拍身上的灰尘,就走到小布棚抬手先道谢说:“多谢,大,小大人出手相救。”  管四儿站起来客气回礼,伸手请他坐下道:“您客气,些许小事尔,此地虽非管某职责所在,身为朝廷命官,看到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是要管上一管的……?”  管四儿话没说完,就觉着这先生看自己神色也有些古怪了,不不,该当是这一群人都不对劲儿?  他又摸摸脸,问差役道:“老爷脸上有东西?”  差役连连摇头。  如此,管四儿便失笑问这先生:“先生,管某是个直性子,诸位如此看我,倒把管某看的满腹纠结?可是管某做事不妥得罪诸位了?”  这也太失礼了。  被他这样一说,这位先生总算是找到神智,赶忙赔礼道:“啊啊,是是,实在失礼之至,还望大人海涵,老夫宁江凤梧书院宫之仪,因大……”他又死死盯着管四儿的脸端详下道:“这,这事有些难以言说,不瞒大人,还真吓了老夫一跳,老夫看,大,小大人竟与我那二子,竟生的一模一样……”  管四儿困惑,便在小凳儿上后仰惊诧:“哦?竟有此事?”  这先生死死盯着管四儿仔细看,这一次真是一个细节没有放过,最后终于点头确定道:“是的,真就是这样的,犬子今年三十有二,大,小大人的长相与他十七八岁那会儿,就是一模一样的。”  管四儿却不相信这个说法,只能笑笑说:“啊,这样啊,那倒是巧了。”  这先生说宁江的,恩,宁江啊,这个地方他可是知道呢。  宁江那地方有两大书院,一曰鹤召,一曰凤梧。且这两个书院的两大山长,除却那姓赵的是他的仇家,另外一个他也是听过其盛名的,皇爷说过,先生提过,朝中老大人们偶尔也议论,还有不少朝臣出身凤梧书院,算作这位的学生。  宫之仪,字瑞安,号凤池居士,当世大儒也。  只是,自己如何竟与这位的二子生的一模一样了?这是搞笑呢吧?  心里腹诽,对待当世有名的大儒,不该失礼的地方,管四儿自然不会失礼。  瑞安先生看管四儿显然不信,他憨直便提高声音说:“小大人若不信,转日我亲画我那二子画像,你一看便知!”  大人便大人,你还小大人?  管四儿无奈,却得客客气气的请人坐下道:“先生请坐,晚辈自然是信的,且,先生的名字晚辈也早就知道,却是荐书飞入九重城,宁江魁首第一人的凤池居士当面,来,您请上座。”  这句诗说的却是前朝的事情了,宫瑞安年少成名,按照举荐官的规矩,他十三岁开始,便有当地的主官,士绅,乡党等多次写荐书于御前,老刀说:“哎呦,从前咱就没瞧出来,咱小七竟是个情种?”  众人齐齐点头,那屋里便传出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道:“哥!我都说了不是了!”  御医抹抹额汗,心想,这哪里是心疾?  可待他进了屋,却看到那位传说里的小七爷面目那般苍白,他捂着心口半靠在软榻上,额头也是豆大的珠儿往下流。  御医不敢罗嗦,赶紧上前诊脉,却发现这位脉搏跳动有力,心肝脾肺肾都好的不能再好?  如此他便小心翼翼问:“小,小七爷,您能跟下官说说您这心是哪样的疼么?”  管四儿也莫名其妙,他也不是身上没力气,就啥都莫名其妙啊?  他就坐在那儿捂着心说:“也,却也不好形容,只觉~心如刀割……”  他这话还没说完,那屋外便传来陈大胜一声调侃道:“那就完蛋了,没救了,相思症,这必是相思症!怕只能送到外地一起清修才能痊愈了……”  管四儿听这话,自己都莫名其妙想笑,可他这种心疼,却真是心如刀割,不是肉疼刀割,这就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滋味,他从前从未品尝过,就憋的难受,想趴在谁的怀里大哭一场,却趴无可趴,委屈至极的那种疼。  莫名其妙他伸出手往脸上一抹,自己都吓一跳说:“哥~你快进来看,我咋哭了呢?”  可他却不知道,在来县驿站当中,瑞安先生也心疼了一晚,连夜请了县里三位郎中,服了两碗安眠的药汤才勉强睡下。  他更不知道,这一晚远在千里之外的凤梧山上,有一妇人梦中醒来,赤足跑到院里四处寻找。  待她的幼女过来相劝,她就满面是泪的拉住她道:“阿猫,我梦到你小哥在阎王爷那边做了好大的官儿,他骑着好高的马,竟生的与你二哥一模一样……”第112章  陈大胜是个勤快人,便是日子越来越好,安身立命的本事,他也从未懈怠过一日。  秋日雨多校场泥泞,他依旧带着兄弟们苦练刀技。  受过苦的人都有一种明悟,老刀们也都清楚一件事,能被皇爷看中,被同僚尊重,这都是因为他们有用,他们拥有的本事是旁人一辈子都学不来的。  如此更不敢懈怠,随着自己的刀头,浑身是汗的拿着腰刀在院里不断的劈,刺,撩,斩,扫……甭管日子多好,每日里一样动作,最少都得五百次。  刀术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哪门哪派,这几下就是一切刀术基础,而随着一招一式下去,他们七人竟耍出大风从北来,汹汹十万军的气势。  校场四处破风,众人出汗正酣畅淋漓,却不想,猛的身边院墙上传出一声颇不好形容的喝彩声来。  “好刀法!!”  陈大胜一个踉跄,就差点就把面前的罪魁祸首就地斩首。  胡有贵侧身一滚,便长长呼出一口气,站起收了刀,将它往边上悬挂的刀鞘一甩,那刀自然归鞘,更加尴尬的赞美也随之而来。  “好准头!!”  胡有贵无奈的张张嘴,他抬手抹了一把汗,就双手掐腰走到墙下,带着些许凶狠又无奈的调儿说:“呦,宇文将军~闲啊!?”  宇文小巧却攀在墙头,态度特认真的告诉胡有贵道:“贵儿,我今儿可不闲,也只能看你一会儿,我得了差事呢,陛下让我训练骑兵去。”  她说完,蹦下墙对各位老刀认真施礼道:“各位哥哥都在呢辛苦了,辛苦了!这天气儿也不好呢!哎,我家贵儿没给你们添麻烦吧?”  胡有贵歪着头吸凉气,他看看左右,又看她理直气壮这样子,就好想殴打她。  宇文小巧今日穿着耐脏的玄色劲装,扎了小片的臂甲,胸甲,腰下还挂了腰牌。  她这人好像天生缺根筋,也看不出胡有贵将要,就要生气了,兴许是假意的,谁知道呢?反正人家满面的正经,完全一副亲手抚养胡有贵长大的样子。  慈祥宛若奶妈。  她从腰后解下一个草绳捆的,荷叶包的吃食递给胡有贵说:“贵儿,你赶紧趁热吃,这是我家街口最好的脯鸭儿,这几天我就不过来了,哎,要受罪了。”  胡有贵不接,就掐着腰看着她。  可宇文小巧却满面大度的嗔怪道:“拿着啊,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都是你亲哥一样的人,还不好意思了?你知道么,为这头一只鸭儿,我可是等了许久呢……”  把荷叶包强塞进胡有贵的手里,她又从腰上解下来一酒葫芦,给胡有贵挂腰上道:“这是偷咱大哥的好酒,你得省着点喝,也不能多拿,咱得花着偷,下次咱就偷三哥的……”  胡有贵无奈拿脑袋蹭墙,一身的酥麻疙瘩,解完尴尬,他看着宇文小巧,每次张嘴要说点什么,对方就总能从身上变出一样新东西来。  “贵啊,你别嫌弃啊,我娘说我也得学些女红了,这个,是我绣的帕子……你可不敢给人看到,多不好意思啊。”  “贵儿啊,鸭脯吃腻了,你就吃点咸菜,这是我家厨下最拿手的东西,从前我出兵远些,最爱带就是这个……”  “贵儿啊,那我这几天不来,你就忍忍你这个小脾气,啧,爆碳一样,你要是看谁不顺眼,就记下来,回来我给你出气,啊……”  忍无可忍,胡有贵一声暴喝:“宇文小巧!!”  其实从墙上蹦下,嘴里胡说八道,宇文小巧的眼睛就左顾右盼,反正不看胡有贵,说了点什么,许她自己也不知道。  看胡有贵生气,她就猛的看天叹息:“哎呀,贵儿啊,这时辰不早了,我,我这也是忙呢,忙!皇命在身!”  她又攀上了长刀所的墙,上墙之前脚滑,还在地上叨了几下,好不容易攀上去了,她就蹲在墙头,表情慎重的对陈大胜一抱拳:“陈侯,我家贵儿吧,小!有时候做事儿不妥当……”  胡有贵彻底崩溃,站在墙下又是一声怒喝,那人蹦下墙头还不忘打个报告说:“贵儿啊,我这几天不来,你想吃什么便自己买去,咱家有钱呢……”  一包碎银子从墙头丢进来,细碎且跌跌撞撞的脚步声就远去了……  所有人都清楚,不来?怎么可能?明儿又会换个花样,她还来,还百折不挠的,不断学着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招数。  胡有贵抱着东西来到廊下,他不想说话就顺着柱子瘫坐。  陈大胜好笑的走过去,打开荷叶,与众位兄弟享用脯鸭儿,一边啃,陈大胜一边很是佩服的说:“兄弟,这也是个人杰了,你就说,今儿这套?她从哪儿找的军师?”  胡有贵有气无力:“~鬼知道!”  宇文小巧这丫头,甭看人家是个女子,那身上的功夫在老刀们看来,真是一等一的俊。  甭管长刀所院墙多高,郡王府有多么大,多么威严,就没有她找不到的地方。  胡有贵砸吧下嘴儿,又举起一方绣的精致至极,满是牡丹大花的大帕子说:“你们说,她从哪儿买的这东西?”  众兄弟围观,大哥眼尖,就指着角落说到:“东门老街苏西子,这么大的标记呢。”说完叹息:“指定还不便宜,十几贯的东西呢,这姑娘,这面皮也是一等一的厚实了。”  如今胡有贵那屋里,新衣裳新鞋,新腰带就堆了无数,人家每次都笑眯眯的就一句话,贵儿啊!  我刚给你做的啊,我这女红也就是勉强,你暂且穿着,我还给你做……  胡有贵感觉神智有些错乱,他不想说话,却被陈大胜一手捏住两颊,左右摆弄一下叹息道:“甭说,这小模样生的俊俏,也是有好处的。”  胡有贵被迫堵嘴嘀咕:“大锅,拧弄死我吧~!”  一荷叶脯鸭儿下的很快,待胡有贵反应过来,大家兄弟情深,便只给他剩下一块让他尝尝味儿。  管四儿心疼哥哥,伸手强塞他嘴里,还帮他合上下巴。  有气无力的咀嚼了一会,胡有贵也不知想起什么,忽拿着那方帕子,左看右看就低头闷笑起来。  陈大胜站起来无奈的摇道头:“哎,贵儿疯了呀!下工下工,都家去吧,明儿休沐,都别去我家混饭去啊,你们家里又不是没的灶房?见天我家赖着像什么话啊!”  他说完,兄弟几个俱都站起来,大部分都有家,便一哄而散归心似箭。  六市口子附近的老道营便是长刀所衙门所在。  至于为什么叫老道营,好像是前朝不知道那一代皇帝,他想升仙儿呢,就养了一帮子道士炼丹吃,能住的离大梁宫如此近,想必当年那老道丹一定练的不歪,不然也赚来带花园子的四进大套院儿。  那不是大梁刚立,各部也在燕京抢地方么,这地方便被工部占了。后来皇爷拿着燕京地图挨个查看,便把工部的老大人骂了一顿,那老家伙就是个田鼠儿,满地刨窝子。  只可惜田鼠老爷没的皇家背景,陈大胜根骨硬,就从工部得了个大衙门。  就满燕京看去,五品的衙门就数陈大胜这边最大。  从前工部在的时候,老道营的街坊还不觉着咋地,无它,工部那地方匠人多,这甭管多大的官儿,十几日堆着从匠作坊里出来,那都是邋里邋遢的不太好看的,还有,那帮子工部老爷还不爱洗澡,走路都掉虱子。  来来去去那味儿就造化了一条老道营。  可自打长刀所的老爷们来了,那,那春天就来了,官威什么且不提,最起码养眼啊。  长刀所甭管是主官,还是这衙门里的小吏,年轻是第一项,第二项,被主官影响着就都干干净净的,还许他们的摊子随便摆,吃饭也给钱儿。  尤其是休沐日前一晚夕,就是老道营最好看的风景。那衙门口大开,呼啦啦就走出一群体面的小老爷。  今日照常例,依旧陈大胜打头,他刚出门便被吉祥家的迎着一顿问候,接着金娇玉贵的就被七八个婢仆,护大宝贝般的护上马车带走了。  余清官第二个出来,这位是个爱收徒弟的,他负责训练外路斥候,每次回家都要带上七八个弟子,这弟子也有品级,也有亲兵,算是众星拱月绚烂而去。  这童金台第三个出来,他笑眯眯的看了一圈人,却看到老丈人家的老管事亲赶马车过来了。  老管家笑眯眯的下车,手脚慢吞吞的给童金台摆好脚凳子,扶他上车。  童金台边上马车边问:“嘿!这是回不去了,今儿这又是吃谁家啊?”  老管家笑嘻嘻的说:“四通巷子老姨太太家呗,那都请了多少次了,姑奶奶可不想乱跑呢,没办法,老亲了!姑爷,您不知道啊,昨儿咱大小姐就抱过去了,嘿,看到的就没有不夸的,见面礼儿就收了好几箱了都。”  童金台放下车帘,坐在那边也是得意的很了:“那是,我闺女!这么小就自己赚嫁妆了,那可不白养着……”  老张家是前朝旧臣,甭看背运了两年,人家也是坐地虎,亲戚自然不少。  张婉如自打生了女儿,童金台是谁就不重要了,早就踢到了天边去,人家就满燕京赶场子,炫耀几个月就能利落如猴,一逗就笑的大胖闺女。  是今儿姑姥家吃酒,明儿姨奶奶家住几天。  童金台刚离开,里外换了簇新衣裳的马二姑就笑眯眯出来牵马,甭看人家没人接,可人家是有一群大姨子小姨子的幸福人,自打娶了八巧,他身上的东西最精致,都不必等二茬浆洗,新的针线就送来了。  而他那商根子老丈人,做御使的大舅子最稀罕就是他,家里有啥好吃的都要给他留一份。  有时候马二姑御前值更,他大舅子看到他,总能从袖子里给他偷偷塞点瓜果梨桃,蜜饯点心……  这几日不见就互相牵挂的很,回家之前,要先去丈人舅子家混上一顿丰富的,这才带着醉意往亲卫巷子赶。  待马二姑走了,了不得的崔二典就出来了。  老刀家几个媳妇儿,要说门第就数柴氏最高,她家讲究也多,还最爱这个救命女婿。  那真是柴家满门的荣光与尊严,都要靠崔二典这个有前程的女婿给寻找回来。  他老丈人有多讨厌常伯爷,就有多稀罕这个女婿,如此他一出来,柴家的婢仆便抬着敞轿,呼啦啦围上来七嘴八舌喊姑爷问好,又扶娇闺女一般的把这女婿护上轿。  老柴家这敞轿做的十分大,八人抬,上面坐了三个人也不拥挤。  崔二典坐下,取了一个削好皮的果儿,边啃边探头问胡有贵跟管四儿道:“怎么着?今儿就跟我回去呗,我丈人家明儿有戏酒,请的是南边的班子,晚上咱一起再下个香汤?”  胡有贵跟管四儿却一起摇头,他俩今儿都换了文士衫,打扮的那叫个斯文。  管四儿就打开折扇,故作矜持的瞎呼扇几下笑眯眯的说:“不去!皇爷赏给瑞安先生新宅子也请酒,我跟哥哥学士巷子吃酒去呢。”  如此,他们兄弟几人告别,热热闹闹的长刀所衙门口就恢复了安静。  陈大胜坐车回到郡王府,一进门自然先问媳妇儿在哪儿,门房却说,家里把老太太接来了,老太太又带了一大群小鸡小鸭来,现下正跟郡王爷在后面景新园呢。  景新园那地方,是前惠王修身养性,弹琴参禅的地儿。  陈大胜一进去,便听到阿奶正用她特有的确定且高昂的调儿,正教训爹道:“我说啥了?你们总说没事儿,没事儿?这是没事儿,一眼照顾不到就完蛋了!你就不是个过日子人,带的她现在也成了这样了,你自己不过,你把茜儿也带坏?”  老太太说完,还鬼鬼祟祟看看左右,压低声音道:“从前白吃白喝,那是旁人家的,现在你吃自己的,咋就不会过了呢?”  佘青岭满面是笑的蹲着,手里还捂着一个鹅黄的小鸡雏儿,那小鸡叫的软绵,老太太就训人训的吐沫横飞。  “你就说吧,你这么大的院儿,你干点啥不好?养点鸡鸭还能吃个蛋儿呢,你种菜?你是个主家爷,种这么些能吃的完么?谁又敢吃你的菜?还有那边,就满院满院破树苗子,那吃不能吃喝不能喝看点绿,你是疯了不成?”  佘郡王不敢吭气,陪着笑的放下小鸡又握住一个小鸭,心想,真好看啊,明儿让他们预备东西,他要画画儿。  七茜儿坐在不远的榻上做鞋,一边扯线她就一边笑着说:“奶,还得是您说他,我说就没用!那我都说了,这么大的院儿呢,还不如开出几亩地,土这么肥,地力这么厚,那随便一收拾,明年咱家从上到下吃的都有了,都不必外面买去呢!”  老太太能听不出个好歹?她回嘴就骂:“臭丫头你笑话我?”  七茜儿可不怕她,举起自己手里的鞋梆就说:‘咋,还不让我讥讽?您看看我过的这日子吧!伺候了老的小的,我还得给宫里的做鞋,我这是上辈子欠了谁了?”  她这一说,院子里气氛便一凝。  却也不怪七茜儿生气,主要宫里的郑太后,自打佘青岭不愿意呆着了,要出来了,她就忽转变了方式,硬是打发人来说,去岁她生辰,那不是近亲家的宗妇都要送几色针线孝敬么。  七茜儿针线可一般,她开始还不预备送,人家就派了姑姑来家里唠叨,话里话外就是她年纪很大了,骨血亲也没几个了,她又什么都不缺,做姨姥姥的就想穿甥孙媳妇一双鞋。  等到那鞋勉强做好送到宫里,太后立刻就穿上了,竟是丝毫不顾忌七茜儿是守孝之人,甚至还在皇后,宫妃,大臣家眷面前夸奖,真就直说这世上只有青岭儿媳妇给哀家做的这鞋最舒服,旁人的针线皆不如她。  从哪之后,那老太太非七茜儿做的鞋不穿。  你让七茜儿怎么办?便是佘青岭再腻歪郑太后的小九九,人家求的不多,也不给你找麻烦,也不让郑家讨厌你去了,我就穿你一双儿媳妇鞋怎么了?  好歹,这也是大娘娘啊,是天下人的母亲。  老太太扶着佘青岭的手站起来,用手一驱赶,几十只小家禽就冲出去把郡王爷刚养出来的小菜苗叨的一干二净。  老太太也不用人扶着,就径直走到七茜儿身边坐下说:“嗨,你也甭抱怨,你就这命。”  她这样一说,七茜儿便生气了,她把那鞋往簸箩里一丢,颐指气使的指着点心盘子就对佘郡王说:“爹!”  佘青岭惯是个会察言观色的,人家是利落的给儿媳妇把点心端过去。七茜儿就挑了一块摸样最好看的塞嘴里,一边吃,一边又拿起针线认命的飞针走线。  老太太就用手点着她额头骂:“你就不知足吧,你爹哪儿欠你的了,做双鞋还瞎咧咧,我也老一回,咱凭良心说话啊,那就是个可怜人知不知道?”  七茜儿也老一回,闻言便撇嘴哼了一声。  佘青岭找到撑腰的了,便躲在老太太身边吃豆儿,捎带用脚扒拉满矮塌边上拉粑粑的鸡雏鸭苗,丝毫不觉着讨厌。  老太太拿着簸箩里的鞋垫走针,一边缝一边说:“将心比心,她那一辈子也没有个亲生的血脉,要说命好命歪,她还真不如我,我好歹还有你们几个呢,她有啥?养个儿子还是旁人的,面上情谊,那心里得孤单死,谁这辈子还没个想不开的时候,魇进去不想出来的地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