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类似十贯娘子好文笔的古言推荐 > 第47章(第1页)

第47章(第1页)

  六皇子杨谦双眼含泪,却死也不认错,只是质问自己的父皇道:“为什么要学哪些没用东西,做神仙不好么?”  皇爷无奈,打手板的力度加大,一边打一边说:“为什么?呵~你总有一日做不得神仙,却要靠哪些没用的东西存身啊。”  六皇子绝不相信,便撇嘴哭到:“很疼啊父皇,孩儿为什么做不得神仙?孩儿本来就是神仙,啊!我要回去告诉箫母妃……”  皇爷仰面憋笑,低头严肃的继续告诫:“你告诉谁也没用,你问朕为什么做不得神仙?”皇爷缓缓呼出一口气道:“因为你的父皇早晚会死啊,没了我,你也就做不得神仙了……”  “陛下慎言!”  殿外传来一声温润的阻止,一位五官明艳耀眼,头戴貂帽,披着赤霞斗篷,身穿五彩牡丹大红金织袄子的宫妃徐徐进殿,她停在不远处扶膝给皇爷施礼道:“臣妾拜见殿下。”  皇爷看看她,到底是无奈的放过了那小胖子的手道:“阿多来了啊,起吧!”  “谢陛下,小六淘气,我这就他回去教训……”  六皇子本就忍耐到极致,见到这位便立刻嚎啕大哭起来,还举着手过去告状到:“母妃……父皇不讲理,哇……!”  皇爷呲牙,才刚要说点什么,张民望却进殿,在他耳边低低的说了一串话。  陛下闻言,表情竟露出少有的惊愕之气。  萧妃看皇爷有事要做,便立刻带着六皇子告退。  等到这对母子走远,皇爷才无奈的摇头叹息:“呵~慈母多败儿!这都给她惯成什么样子了?才打了几下就喊救兵去?次次如此,我倒要看她要惯到何种地步……”  身边传来一声不屑的嗤笑,正在角落看书的佘伴伴抬头讥讽:“你早知会如此,还把他们放一起,现在却来抱怨了?迟了!我就看着挺好的,阿多在桐岩山没了两个孩儿,六皇子又没了母亲,他们在一起也算合适,陛下心里不知道多高兴,也不知道每次抱怨什么?”  皇爷似乎天生一副贱骨头,每次都被佘伴伴讥讽,却乐此不疲,生气谈不上,还觉着蛮过瘾的,就像从前没两样。  他讪讪的笑了一会,这才对张伴伴说:“把兴王喊上来吧。”  佘伴伴放下书,奇怪的就问了句:“杨葵?他怎么来了?”  “谁知道!成天跟前朝那些老梆子上蹿下跳的……说来告状的?”  皇爷没有兄弟姐妹,起家靠的是郑太后跟别的关系,他自己的宗族因属世家谱当中的中末流,反倒有心无力。  兴王杨葵属陛下堂兄弟当中比较能拿的出手的,他自幼聪慧,读书很有天分,陛下造反之前,他已经有秀才的功名了。  又因陛下造反,这位曾经宗族里的麒麟儿便绝了科考之路。  陛下这次封了不少宗室王爷,有十几个之多,对于亲戚,陛下谈不上多喜欢,就亲戚而已,大家从前走的就不远不近的,现在再想来亲香也需要过程。  兴王杨葵受封之后,就立刻从邵商搬入燕京,来便立刻与大儒学子每天一起,文事盛会更是举办了多次,他是个书呆子,这样做也是意料之中的。  说着闲话,兴王杨葵就捧着一个盒子来了,他气的满目涨红,进来就给皇爷直接跪下,一副您不给我做主,我就不起来的架势。  这?这是谁把脾气温润的兴王爷逼到这种程度了?  皇爷笑眯眯的让人扶兴王起来,还贴心的让他坐下。  待他坐稳,皇爷才问:“是谁这么大胆,把我们的斯文人气到这个地步?”他看看地上的盒子又问:“这是什么?”  兴王心口急促喘息几下,这才语气焦躁的抬脸对皇爷道:“陛下可记得踏槐?”  皇爷怎么会知踏槐?  却依旧好脾气的点头问:“恩,踏槐?他怎么了?”  兴王气的不成,就指着那盒子道:“陛下,这是踏槐的手啊!您不知道!您手下那几个粗鄙不堪的城门侯实不像话……”  “哎呦~妈耶!我的祖宗哦!您可真是,怎么把这个东西带进来了……”  张民望惊叫一声,赶紧站在御桌之前拦着,一副生怕血气冲到御驾的样子。  屋外侍卫被传召进来,提着那不详的盒子出去了。  兴王对自己的身份至今不太习惯,别人不提醒,他压根想不到自己这位皇兄,对了,对了!人家已经是皇帝了。  他喃喃的站起来,跪下赔礼道:“陛,陛下赎罪,是,臣弟鲁莽了。”  皇爷摆摆手笑着说:“起来吧!无事,是他们大惊小怪,从前战场上每天见多少血,偏偏现在见不得了。”  兴王站起来,又坐了回去,这次倒是坐的端端正正的了。  皇爷接过张民望递过来的一叠紧急折子,边翻边批,边不在意的问:“你说~朕的城门侯怎么了?”  对对,还有最重要的这件事呢。  兴王再次激动起来,他就从得到雨溪公长子求救消息开始说,一路比比划划他说到中间,就难免书生意气,带上了足够的鄙夷及不屑的声调,他都攀不上的雨溪公,那几个人粗人竟然带着公鸡跟几袋粮食就敢上门去侮辱?  没错,他就是这样认为的,陈大胜去拜师就是侮辱人家,人家是什么人,前朝老状元,三朝元老,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啊!  他倒也是一位君子,没添油加醋,只是说到最后,就说自己的内官踏槐也是看天气冷,见这几位被拒绝的可怜,便好心给他们钱买酒,谁知这几人蛮横无理,竟然无视了他王爷的身份,就当着他的面行凶砍了他内官手掌……  他终于说完了,然而,皇爷在上面一直一直很忙的样子。  直到了两碗茶见底,皇爷才放下御笔看着兴王,没啥情绪的就说了一句话道:“什么时候,朕亲封的城门侯,轮到你家的一个内侍打赏了?你当朕的臣子是什么?是从前给你家看大门的婢仆么?”-  杨葵心里早就忐忑,听到陛下这样说,便再次回到前面跪下了。  陛下依旧大度:“你起来吧!自己家兄弟,这也不是前朝,不必跪来跪去。”  他让人扶兴王起来,听兴王告罪才笑笑说:“没事儿,你头回做王爷,朕也是头回当万岁,咱都慢慢适应这个身份,好么?”  兴王腿肚子发软的说了是,说完要告罪离去,走到门口却听陛下对他说:“你的~那个内官叫什么名字来着?”  兴王颤抖着回身喃喃的说:“踏~踏槐。”  陛下想想,便笑了:“兴王到底是个痴人,也罢,喜欢读书到底是好事儿,回头我让他们给你送几套古本去,那个……恩,踏槐?踏槐!就赏他断椎吧,既看不起朕的城门侯,他若不死~从此便给朕趴着活吧。兴王你也别难过,回头我让他们再赏你个踏槐可好?一个不够,就给你俩踏槐,可好?”  兴王缓缓坐在门口,好半天才回身谢恩,被人扶着离开了。  室内安静片刻,陛下又低头批完最后一本折子,这才抬脸对佘伴伴说:“臭小子长进不小!”  佘伴伴点点头却说:“太学后面那房子,是前朝分封给翰林院侍讲,修撰,还有太学的那些老祭酒司业们的,说起来,明年一开春,咱们的太学也得开起来了……”  陛下嘴边露出一丝笑,就啼笑皆非的问佘伴伴道:“一个不用?”  佘伴伴满面不屑,轻哼了一声说:“人家这每天都巴望着就义,好名垂千古呢!你也不怕教坏咱太学的学生,无用之人……用来塞牙么?”  皇爷用手指敲敲桌子叹息:“可是赶他们出去,名声上……咳~不太好啊。”  佘伴伴慢慢站起来不屑的说:“那有什么,换个地方教书育人呗,庆丰府学那边早就空下来了,送去那边,也是您的恩德,毕竟,咱的忌酒,咱们大梁的五经博士们过来,也得有个地方住不是,那,咱家就告辞了!万岁爷!”  佘伴伴转身离开,陛下呆坐半天就又气又恼的对张民望道:“你看看他,一口一个咱家,这是故意的吧?”  张民望吧嗒下嘴巴,磕磕巴巴的说:“那,那小祖宗说啥?不咱家,那也不合适啊!”  陛下故意气恼的样子就缓缓收敛了起来,他坐在那边好半天才说:“你来我身边迟了,你是没见过青岭当年的样子……”  说完,皇爷慢慢走到殿门口,看着外面的大雪轻轻说道:“似这雪一样,再没有比他更干净的人了……跟~如意一模一样。”  张民望不敢说话,就默默的伺候着。  陛下站立许久,终于又说:“去让五郎查查,大胜他们几个初来咋到,怎么就偏偏寻到太学街了……这里面要没事情,朕,却是不信的。”  今晚,长刀卫热热闹闹的小饭桌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认认真真的喝着白粥。米里泥沙掺和的太多,虽很干净了,却依旧偶尔能遇一两粒沙。  陈大胜不敢嚼,便大口咽下沙粥,又觉着嘴巴淡,便伸手从边上的布袋里取出一条肉干要啃……  屋外尖细的嗓子忽传了进来:“柳经历,咱们老祖宗寻你呢。”  老祖宗是太监们对佘伴伴的统一称呼。  陈大胜没有多想,就顺手将那条肉揣进怀里,提了自己的大氅便出去了。  这世上总有几个对他真正好的人,佘伴伴对陈大胜而言,就像个慈爱长辈。  便是这会子雪势加大,陈大胜毫不在意的一路疾行,到了佘伴伴宫里的小院内,他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进门看到佘伴伴正盘腿坐在佛龛前,认认真真写的佛经。  自佘伴伴世上最后的亲人没了,他便这样,每天一人在屋里抄写佛经,一直到写的累了才去睡。  陈大胜施礼道:“伴伴,您可有事吩咐?”  佘伴伴看他进来,便住了笔,推出一个蒲团对他招手到:“臭头来了,坐!”  陈大胜不明所以的过去坐下。  佘伴伴也不说话,看他坐下了,便继续写,一直到一页写完,他才放下笔自己端详了一眼,回手又在佛龛前烧了。  身后传来陈大胜慢吞吞的声音:“伴伴写的字真好看。”  佘伴伴摇摇头,笑着对他说:“写多了都这样,他们告诉我,你~今天去了太学街那边?”  陈大胜闻言一愣:“您知道了?”  佘伴伴点头笑着说:“兴王进宫告状了。”  陈大胜不吭气,就低头看着桌面。  “安心!你是陛下的城门侯,谁也不能辱你!”  陈大胜一愣,猛的抬脸看佘伴伴,那位,不是陛下的亲戚么?  佘伴伴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却不准备解释,毕竟,在这宫里久了,该知道的早晚知道,用自己的眼见,耳朵听,比道听途说记忆深刻。  好半天之后,他的身后就传来陈大胜喃喃的谢恩声。  “谢主隆恩!万岁万万岁!”  “哧……”  佘伴伴不由自主的又开始笑了,也不知道怎么了,陈大胜做的一切事情,在他看来,真就挺可爱的。  他笑完才回头问陈大胜:“你对今天有什么想法?”  陈大胜挠挠头:“想法?那些读书人啊?”  佘伴伴点点头:“恩!也不算是读书人了,人家都是教书人了。”  陈大胜就双手放在膝盖上,好一会才拍拍腿道:“也没什么,只是这些人吧,让我对读书人的尊重,从此就弄没了……”  “只是这样?”  “恩!就是这样。”  佘伴伴背着手,慢慢走到门口。  两个值夜的小太监就赶忙过来,打开帘子,搬了个火盆放在附近。  佘伴伴就看着那些雪,听着雪花落地的沙沙声,很久之后他才说:“从前,咱这个世界还没有文字,那时候的人们为了方便记录,就开始拿绳子打绳结代表计数,又在岩壁上图腾记录生活,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这世上就有了文字,有了读书人……”  陈大胜安静的听着。  “你不要把今天的读书人看作是真正的读书人,他们已经长歪了,就像大树半路被风雨击弯,从此再不能挺立!我这么说,你懂么?”  “恩!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好。”  “大胜啊,读书很重要呢,如果没有文字及学识,人们就不能继承先贤的知识,如果没有《仪礼》,也许我们还活在人畜不分的时期,我从前看家中古籍,那上面说,在久远的从前,人们同姓通婚,无媒苟合,一妻多夫比比皆是,甚至那时候兄妹也能在一起……你想想,没有后来的圣人先贤书写知识,制定规矩,人活的真还不如个畜生……”  佘伴伴说了一大串话,就怕陈大胜从此不读书了,他说了半天却没听到后面的动静,便回身去看。  这一看,他便呆住了。  陈大胜手里捧着一根肉条,安安静静的跪了不知道多久了。  仿佛是明白什么,又仿佛是吓到了。  佘伴伴便喃喃的问:“大胜啊!你,你在做什么呢?”  陈大胜笑着抬头,满目真诚的说:“您,可以做我的先生么,你能教我读书么?”  佘伴伴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他笑着说:“你乱想什么啊!瞎说话!大胜啊,你知道我是什么人么?”  陈大胜点点头:“知道!会教我读书,教我做人的先生。”  佘伴伴闻言泪如雨下:“你,你前途无量,怎么可以拜一个不全之人,一个太监做老师?赶紧起来,起来啊!你知道他们会怎么看你么?只要我认下你,你这辈子都站不起来……”  他去拉陈大胜,陈大胜却一动不动,就捧着肉条大声说:“先生这样说不对!什么叫认了您就站不起来了?在我看来……,我,我不太会说话,也不知道怎么说!您,您……就站着的啊……在我面前的您,就站着啊!”  那一句您就站着,完全击碎了佘青岭的壳。  他的嘴唇抽动,一张一合的对陈大胜颤声道:“是~啊,大胜啊,你看到我站着了?”  陈大胜膝行几步,认真点头:“恩,站着!在我看来,您比所有人都站的直……您才将说了,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拥有学识,难道太监的学识就是肮脏的么?不是这样的!在我这个粗鄙之人看来,您干净!您比这世上大部分的读书人干净百倍,千倍,万倍……”  他很少说这样的话,就觉着今天自己身上充满了不一样的力量,从斩断那只手开始,他知道他不一样了。  他高举着肉条大声说:“先生,收下我吧,我想学站着的道理,想学真正做人的道理,我想像一个人一般!去读书,去识数,然后,与您一般也有尊严的活着……求您了!先生!”  佘伴伴呆呆的看着他,好半天,他挪到陈大胜面前,伸出手,一把紧紧握住那根肉条。  供在佛龛上的香灰缓缓从线香上跌落……  我佛慈悲……第48章  永安元年十二月八,大雪。  这日清早,柳经历便来求陈大胜,说是金吾后卫人手不够,求他在东门照看半个班。  陈大胜去了,便又开了一回眼。那一架一架看不到边的牛车,拉着满满的的冰块,从百泉山往宫内运,不断车流整整的运了一上午。  这时候他才知道,有钱人家的夏天是用冰的,而冰必须是在大雪这天,从河床上凿下来的才能入库。  却原来这世上有很多节气,单只是给体面人过,从前他也只知道个过年,可现在却知宫内光是大雪这日,便有七八种讲究。  今日皇爷要起早,要带着皇子们去祖庙祭祀,今日还不能扫雪,体面人或多或少都得食一碗热粥应应节令。  如此,在岗上的陈大胜便与自己的兄弟们,吃了小太监送来的热粥。  送粥的几个小太监提着食盒从御膳房一溜烟的过来,他们穿行了大半个宫,?b粥食的盖盆取出来竟是热气腾腾的。  陈大胜探脑袋一看,好家伙,食盒最底的小铜盒里烧着木炭保着温呢。  如今这日子过的……  他也从不知道,一碗粥里竟然可以放那么多东西,豆是五颜六色的,米也是,还有桂圆红枣核桃碰在一起,沙沙甜甜粘粘稠稠的好吃极了。  陈大胜连喝了两碗,还告诉小太监,晚上还要吃这个,小太监笑眯眯的应了。  没错,陈大胜现在在宫里,已经具有了点菜的资格。  当然,就是让他点菜他也就会点个肉菜,只知道肉好吃,要不是跟着他的先生每天混饭吃,他都不知道世上好吃的东西有那么多!干瘪果子现在他是看不到的,水分充足的梨子还有果儿,他能随便吃。  皇爷还得找人试毒,他不用,抓起来就啃,一气儿能吃十多个。只先生不让多吃,说,这些东西来历艰难,每一个都是步步血泪,后他就不怎么吃了。  佘伴伴心疼他,自己有的好东西,都给他留着……  当然,陈大胜也心疼自己的先生,每天他都起的很早,赶在大臣们进宫之前,就去小院里接先生。  他先生脾气硬,不肯坐宫里给配的滑竿,现在雪大,他就背着先生去前殿当值,等他下了岗,他就去接人,再给背回去。  后来他先生心疼他,到底开始坐滑竿暖轿,他就跑着跟随,不管多冷,什么天气都无关紧要,反正是要去接送的。  娘子说了,要把先生当成老子孝顺。  这对师徒就坦荡荡的照顾对方,都用了全身最大的力量。  这爷俩觉着自己就是师徒,可宫里却不这么认为,就连皇爷都觉着陈大胜是佘伴伴认下的儿子。毕竟佘伴伴那人目下无尘,自己又傲气,也不是没人想给他做儿子,人家那是看不上的。  然后某天陈大胜进宫,就发现那些太监开始喊他小祖宗了。  陈大胜跟佘伴伴唠叨过几句不习惯,佘伴伴也不让喊,可是皇爷却好像故意拧着一股子劲儿,迫切想把某个名份定下来。  陈大胜就这样,一日一日的进了某个圈子,又是某一天,他竟发现自己能进后宫了,而那些女官跟宫女们,竟也开始私下里喊他小祖宗了。  太后郑娘娘常喊他过去,去了也不说话,总看着他掉眼泪,就像第一次,老太太都哭的抽过去了。  现在呢,就是常喊他去问佘伴伴的起居,还让他好好孝顺佘伴伴。  孝顺是肯定要孝顺的,可外人说郑太后认下他这个侄孙子了,这事陈大胜不认,先生更不让他认。  反正,他先生从不去郑太后那边,就是下了懿旨他都不去,抗旨抗的毫无顾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