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牛男的最好婚配啥属象 > 第145章(第1页)

第145章(第1页)

“目前还成。”老周蹲在溪边的一块石头上,把手里的几颗草莓放在溪水里过了过,就一颗一颗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那往后呢,总得想个办法吧?卖去肉牛养殖场你又不乐意。”王大胜也想摘两个草莓吃,无奈不远处的三毛正炯炯有神地盯着他,只好放弃了,这三毛最近给自己找了个兼职,专门给老周家看草莓地,除了一日三餐,老周每天还能给它一些草莓和狗饼干当零嘴。“你就说你想干啥吧。”老周才不相信这家伙没事会替他担心牛王庄上这些小牛的去向呢。“我就是想啊,你这里的水牛要是养不了,给我们村的人借几头,到时候他们喂牛挤牛奶,你就只管收货就行了。”王大胜说道。“……”老周不说话了,这种模式他不是没想过,只是让别人帮他养牛的话,就怕最后这个质量关会把不住,不过要是全靠牛王庄,他这个规模就得受限制,而且越来越多的小牛,以后的去处也很成问题。“那个,草莓给我两个。”见老周不吱声,王大胜也不逼他,伸手从他那里要了两个草莓过来吃,不远处的三毛看到这一幕,没动弹。“每头母牛要三千斤大米作抵押,而且以后生出来的小牛我要回收,这些牛老了以后也得回牛王庄。”半晌之后,老周终于做出了决定。“小牛要回收可以,不过你多少也得给一点补偿吧,怀一胎小牛也得九个多月呢。”王大胜为自家老乡争取利益。“母牛怀孕的前面三四个月还是可以产奶,每头小牛的价格,水牛奶的价格,还有一些养殖规范,我到时候都会写在合约上,你先拿回去给你们王家庄的人瞧瞧。”这回的小母牛,老周打算就跟之前的小公牛一样,签订合约写清楚双方的义务和权利,要是想养他们牛王庄的水牛,就得按合约操作,要是不想养或者养得不好,双方都能随时提出解约,只要牛还活着,当初作为抵押的大米都全数退还。他们这边也会不定期出去抽查,要是发现有弄虚作假的,或者是操作严重不规范的,随时终止合作,严重的以后都不会再合作。“三千斤大米,也是像之前那些公牛那么大?”真要是那么大的母水牛,可就不止是三千斤大米的价格了。“没错,牛王庄养出来的牛犊好,奶质也更有保证。”他这边开出来的条件好,愿意养他们家水牛的人就多,相对的,他们就更有选择的余地,自家的水牛借给谁不借给谁,最后还不是他自己说了算?“那行,你什么时候能把合同拟好?”“明天早上,我送去你们家店里。”明早老周送猴娃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可以顺便过去一趟。第259章当晚,罗蒙和纳茂成罗全贵他们几个就商量了一下这个事,大伙儿一致认为,水牛奶的回收价格可以暂时定死,牛犊的价格却不能,价格有高有低,才能让他们更精心地照顾小牛,从而保证下一批牛犊的质量。老周想了想,确实也是这么个道理,不过最低价还是要给一个,叫他们心里有个底,照顾母牛和牛犊的时候也上心些。“咱庄上刚停奶的母牛现在有多少?”老周问他们几个管理牛棚的。“你要把怀仔的母牛借出去?”边大军一急,声音顿时就高了八度,那可是怀仔的母牛,外边一个,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呢,一大一小,才收人家三千斤大米做抵押,亏不亏啊?“就算是这样,咱也得等个半年左右才有牛犊牛奶收,这种合作模式好不好,大伙儿也得等到那会儿才能看得到,真正要推广指定也得等到那会儿。”“我寻思着,头一批咱就亏点,早点把这个模式搞起来,时间就是金钱嘛,眼看着下边那些小母牛一天天大了,有几头现在都可以配种了吧?这要是再等上一二年,咱这牛王庄上的牛棚指定就住不下了,你们也照顾不过来。”这一晚,老周和纳茂成他们把具体事宜都商量好,又拟好了合同,决定第一批先出十五头怀孕三四个月,刚刚停奶的母牛,后面几个月再少量增加,等到半年后,这种合作模式稳定下来,大伙儿对养奶水牛也有了一定的信心,到时候主要会以出借年轻母牛为主。第二天早上,把猴娃子送去幼儿园以后,老周就拿着打印出来的十几份合约去了王大胜他们店里。王大胜他们这家蜂饮店一般都是在下午和晚上的时候生意好,早上冷清些,九点钟左右店里基本上没什么人。“你小子,这么弄不怕亏本啊?”王大胜看完了合约,笑着就问了。“只要你们王家庄的人不要骗了我的牛跑路,一般是亏不了。”最多就是赚得少,亏本应该还不至于。“不过就十五头,数量是不是少了点?”“差不都了,这可是水牛,你还当小猫小狗呢,十五头,拉出去好大一群了,咱保守点,一头算一万块,这十五头就是十五万了,这还算少?”“行行,十五头就十五头,哪天去牵牛?”“你待会儿还不得上王家庄跟他们合计合计,谁家养牛谁家不养牛的,再把大米准备上,怎么着都得一两天吧,也不用着急,大后天你让他们一块儿上牛王庄交粮领牛去。”“成,我们那天上午过去。”“……”“请问,你就是牛王庄的罗先生吧?”这时候,旁边一桌客人突然出声打断了他俩的交谈。这个时候店里不忙,王大胜的女儿又在,他俩就只管自己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刚刚并没留意店里的客人。“你好,我就是罗蒙。”罗蒙转头看到对方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鹅蛋脸高鼻梁,还戴着一副眼镜,个子高高的,不算胖也不算瘦。“哎呀你好,真是太巧了,我是你们牛王庄的老客户了,在网上买过你们家不少东西。”“你好你好。”“你好,我是她爱人。不好意思,刚刚我们好像听你俩在说外包养牛的事?”她身边的男士这时候也说话了,同样三十多岁的样子,五官端正,中等身材,看起来比他媳妇精明干练些。他身边还坐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子,戴着副黑框眼镜,穿着小西装,打着小领结,安安静静的,看起来十分可爱。“哦,是啊。”罗蒙点点头。“我们想知道一下,外地人可以参加吗?”这个男人问道。“你们想养牛?”老周看着眼前的一家三口,一个比一个像城里人,怎么看都不像是可以在乡下养牛种地的。“是啊,其实我们之前就来参加过采花行活动,当时一过来就被安排到山上的吊脚楼去了,下山以后领了工资就到镇上,所以也没见过你,这回我跟我爱人整理了手头上的工作,打算搬到这边来定居。”男人向老周介绍了一下他们的情况。“敏丹他们到我们镇上已经有两三天了,现在正在找房子呢。”王大胜的女儿这时候插话道。“要不等你们找到房子再说?”老周有些为难了,这两个外地人他又不认识,他们这边又没亲人没房产的,到时候带着他们家水牛跑路了,他可上哪儿找去?“要是养水牛的话,我们应该就不会买房子了,镇上的房子地方小,很难找到可以盖牛棚的,村子里的房子就算我们买了也不受法律保护,我俩人生地不熟的,暂时不会花那个钱,如果可以,我们应该会在镇边上的某个村子先租个房子住。”“那我恐怕不能把水牛借给你们。”虽然直觉这两个人应该不会做偷牛那么没品的事,但老周还是不想冒没有必要的风险。“你要是不放心,我们可以用车子做抵押。”对方又说道。“什么车子?”这个倒是可以考虑一下。“长城v80,前年才买的,不是经常用,现在还挺新。”“v80不错。”老周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照理说对方的提议没什么不好的,但是老周心里头还是有点别扭,把人家的车子押牛王庄上,这事怎么想怎么觉得怪异。“哎!老周啊,这十五头可都是我们的啊。”王大胜见罗蒙有点动摇的样子,连忙就表明了他们王家庄的立场,这十五头牛他们反正是不会让出去的。“放心吧,十五头,一头都少不了你们的。”“你看,现在我们可以先把车子放在你那里,等什么时候我们在这边卖到合适的房子定居下来了,你再把车子还给我们怎么样?”那个名叫李敏丹的女人说道。他们夫妻俩自从有了孩子以后,一切就都以孩子为重,他们居住的城市繁华热闹,却也冰冷坚硬,他们的儿子性格很内向,也不爱出门,就喜欢在家里看电视,小小年纪就把眼睛搞近视了。上一次带他来参加采花行,发现他好像很喜欢这个小镇,他们夫妻俩也很喜欢。两人回去后合计了一下,干脆就把他们经营了快十年的一家公司转手给了副经理,反正就算不把公司卖给他,这个人再过一两年也要自己出去单干的,他们到时候还得另外找人帮忙,这时候卖给他,他们还能谈下一个不错的价钱。对方态度十分诚恳,老周这会儿又没什么事,就跟他们一块儿去看了看那辆车,果然像他们所说的那样,看起来还很新,里程表显示这辆车总共才开了不到三万公里。“你们打算养几头水牛?”老周问他们。“你能给几头?”对方反问道。“两头,已经怀孕五个月的,你们只要好好照料四个月左右,就能顺利产下牛犊了,一般一胎是一头牛犊,到时候我们会根据牛犊的质量定价,这是合约你们可以看一下,还有养殖规范,牛犊回收以后,你们就能每天挤奶了,水牛奶的价格也是定好的,短期内不会变动。”“养殖的过程当中你们要是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上牛王庄去询问学习,水牛的身体健康要是出问题的话,也能带它们去牛王庄医治。还有,万一养了一阵子,你们要是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养牛,或者是失去了兴趣,随时都可以把它们还给我,车子还有按合约你们要缴纳给我作为抵押的粮食,都会如数退还的,好吗?”“没问题。”就在罗蒙说话的功夫,对方也已经把合同看了一遍:“我们什么时候去领牛?”“你们不先找房子吗?”罗蒙笑问道。“找个村子问问,应该不会很困难。”“确实,我知道下洼子村有几件空房,你们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去问问看。”之前麦克和查尔斯在下洼子村承包山地,罗蒙也过去看过两回,知道那个村子里的屋子好多都是空的,那地方离镇上近,这家人要是租住在那里,生活倒也还算便利。这家人动作很快,当天上午就去了下洼子村,吃午饭的时间回到镇上把旅馆退了,开上车子带上行李,又在镇上买了几件家具和一些生活用品,当天下午就搬去了他们租下的一间二层砖瓦房。下洼子村的这些砖瓦房大多建造在八十年代,那时候他们这里的人刚刚过上几天好日子,家里也有了余粮,有些人活络一点的开始做点小生意,每天就都有了进项,家里富裕一点的,就盖起了二层楼的砖瓦房,以后再富裕一点,就搬去永青或者彤城市了。三十来年的老房子,到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很旧了,李敏丹和他丈夫蔡文明打扫了大半天,总算还能住人。他们隔壁就住着村长一家,见他们刚搬过来,冷锅冷灶的,就喊他们上自家去吃饭。第二天一早,李敏丹跟村长媳妇到街上去买锅碗瓢盆,蔡文明就带着儿子收拾他们家边上的一块空地,在老村长的帮助下,用一些木棍木板草帘子,支起了一个简单的牛棚,村长跟他说牛王庄的水牛都灵得很,别说走丢了,要是来个不认识的人,拉都拉它们不走。下午的时候,村长夫妻俩坐在院子里编篮子,李敏丹他们也跟着学了,学了半天功夫,大概也能编出一两款简单的篮子,不过村长媳妇说他们这篮子编得还不够整齐,拿去交货,大概也只能拿到一半的工钱。傍晚他们去肖树林他舅妈家里交货领料,果然被她把那几个篮子给挑了出来,只算了一半的工钱给他们,村长夫妻俩的篮子倒是基本都通过了,就是有一只编错了花纹,也只拿到了一半的工钱,听说这些有问题的篮子放在镇上的超市里当瑕疵品卖,价钱也很实惠,在村长他们的引荐下,李敏丹他们也顺利领到了一批材料。第三天,蔡文明独自去永青购买了六千斤大米,李敏丹带着儿子把他们那辆车子开上了牛王庄,夫妻俩把车子和大米都给了老周,签了合约拿了收据,领着两头大水牛,一家三口慢慢沿着静谧的盘山公路,在阵阵凉爽的山风中,慢慢走回家去。下午,他们沿着自家附近的山路,把两头水牛放到了坡上已经荒了许多年的梯田里,李敏丹和她儿子就坐在不远处的田埂上,她带了一些打包带出来,这会儿可以一边放牛一边编篮子,她儿子就坐在旁边给她递递剪子什么的。蔡文明挥着一把锄头,用生疏僵硬的动作翻地,这些梯田的面积实在太小了,连犁都用不了,只能用锄头翻,所以今年山下的田地几乎都有人耕作了,坡上这些地却依旧无人问津。蔡文明打算把这些地翻出来,种点蔬菜大豆什么的,秋冬的时候还可以多种点大白菜,到时候他媳妇可以用它们做一批泡菜,等到寒风呼啸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就可以围着火炉,就着热乎乎的泡菜汤吃白米饭了。第260章交牛那天,胡群峰他们一群人和跟着一块儿去凑了个热闹,扛粮食的扛粮食,挑牛的挑牛,整个场面闹闹哄哄的,直忙活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王家庄的人这才各自牵了自家的水牛回去了。这回这批牛借出去之后,老周觉得自己是时候要出去搞一次回访了,之前的水牛借出去已经有一阵子,他要出去看看他们家的水牛们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最近牛王庄上有不少花菜成熟,于是每天牛王庄上都有许多花菜梆子,还有那些结果越来越小的一批西红柿,以及各种青料,这些都说是水牛爱吃的。老周没事的时候,就载上一皮卡车的花菜梆子之类的,到水牛镇及周围地区看望他们家的小公牛们,跟养牛户们打个招呼,喂那些水牛一点吃的,查看一下他们的健康状况。除了赶牛车的那些水牛辛苦一些,绝大多数水牛的生活都还不错,这年头到处都是草,一两头牛随便放去哪里都能吃饱肚子,偶尔喂点豆子玉米什么的,乡下人也不差这点东西。对于拉车的那几头水牛,老周重点关心了一下。“你们现在一天得上山下山几趟啊?”老周把皮卡车停在车站外面的马路边,那几个排队等客的赶车人一见他来了,就笑嘻嘻地凑过去从皮卡车后面拿花菜梆子喂各自的水牛。“最多走五趟。”一个谢顶得厉害的中年男人一边喂他那头牛吃菜梆子,一边跟老周说话。“一般上午两趟下午两趟,中午休息,晚上天黑就回家了,有时候人多点,就多走一趟,客人少的时候就少走一两趟,下雨天我们基本上都休息。”“他们哪儿去了?”罗蒙指了指后边的牛车,这会儿就剩下车了,牛不在人也不在。“嗨,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还轮不上嘛,赶着牛上水库边吃草去了。”水牛镇上的牛车总共有十多辆,像今天这样又不是周末又不是节假日的,上午的时候还能有点生意,下午基本上就歇了。客人少,排队的时间就长,人倒是没关系,歇着呗,聊聊天也能打发时间,车站旁边的小店里还有一台电视,反正在他们这种小地方,要是不出去赌博娱乐,基本上不上班的人每天也就是聊天看电视打发时间,像现在这样一群人凑一块儿说说话,其实也挺热闹。水牛就不行了,它们得吃草得喝水啊,这个车子就挨着山水人家对面那个水库,有些时候他们看着队伍还挺长,就赶着牛上那边去吃点草歇歇。“哎呦,老周给送草料来了,差点错过了你说。”这时候,从水库那边颠颠跑过来一个中年男人,从车斗里抱了几个花菜梆子就要走。“急什么,我一会儿还得开车过去。”老周说着,拿了一个搪瓷茶缸出来,从车斗一角的大水壶里舀了一茶缸水,喂给旁边的一头水牛喝,那头水牛把头凑过去闻了闻,然后愉快地打了个响鼻,几下就把一缸水喝完了。“啥玩意儿啊这是?”“蜂蜜水。”用灵泉水调出来的。“这家伙有口福了今天。”“这牛都爱喝这个蜂蜜水啊,你们瞧瞧。”“嘿,我也爱喝,谁不爱喝啊?老贵了!”“少打点少打点,后面都没有了。”“放心吧,少不了你们家的。”“老周啊,你下回打算啥时候搞回访呢?”老周告别了那几个追问他下回打算啥时候再出来给他们那牛送蜂蜜水的,开上皮卡车,往水库方向去了,刚刚过来抱花菜梆子那人,知道他要过去,也懒得多走这几步路,顺便搭了个顺风车。“听说你们最近打算涨车费?”路上,老周问他说。“都商量好了,从这个月十五号开始涨价,以后坐车就是两块钱。”“涨到两块钱,那些买菜的人舍得坐啊?”有些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连超市都不舍得去,非得到村子里的晒谷场上去讨价还价挑挑拣拣,这一来一回四块钱,她们还真未必个个都舍得花。“嘿,这个咱也想到了,车站边上那家小店的老板你认识吧?他儿子就是学电子的,现在在外边专门给人搞公司里的那个打卡系统,这回他就帮咱也弄了一个,再过几天你看吧,咱镇上的牛车都得安上打卡机。”说到这个,赶车的汉子还颇有些得意。“你们打算怎么搞啊?”这事罗蒙还是头一回听说。“充值就在他们家小店,他爹妈不是整天都在店里嘛,咱每辆牛车上面都安个打开机,收现金的就是两块,打卡的就给七折,一块四,一块四大家总舍得坐了吧?然后我们这个打开机的信息要汇总到他们那的电脑上嘛,每个月挣多少钱,一百块给他们抽五块。”“设备的钱谁出啊?”罗蒙又问。“谁的设备就是谁出,小店里刷卡充值的机器,他们也是自己买,咱牛车上的刷卡机,咱也自己买,不贵,他儿子给我们精力旺盛的青春期让他来个高强度训练什么的,这家伙就会显得特别高兴。第261章六月中旬,水牛镇上来了一个身穿明黄法袍的年轻和尚,这在他们这里是很少见的,因为水牛镇上连和尚庙都没有,平时镇上的人们烧香请愿,都是去的道家宫观,这些宫观里头也没有正经道士,通常就是一两个守观人再加上一两个解签算命的。要说佛教,尼姑庵倒还有一个,本地人管它叫菜堂,一些女人常常会去念经听禅,男人很少有信佛的,他们连宫观也不大去,普遍都是无信仰状态。和这个和尚同来的,还有几个一路跟随的信徒,这行人到了水牛镇以后,先是找了一家旅馆住下,然后第二天早晨,他们在这个年轻和尚的带领下,前往下洼子村附近山沟里的宝塔寺旧址做早课,因为离得比较近,下洼子村的人听到了一些动静,他们都说这和尚的佛经唱诵得非常好,听之使人心神宁静。这行人做完早课出来的时候,下洼子村的村长媳妇就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斋饭,又打扫了村里几间空屋出来,让他们一行人暂住。下洼子村如今都快走空了,好些人都已经在外面定居,只有在每年清明的时候才回来,老房子这边有个刮风下雨的,他们也看顾不到,就把钥匙交托给村长一家,让他们代为照顾,之前麦克和查尔斯在村子里租住的房子,还有李敏丹他们一家,都是通过村长他们办好的。这些人住在下洼子村,每天都要到宝塔寺那边去诵经,甚至还在宝塔寺周围开出了几块荒地,看起来像是要打算在这里定居的样子。没过多长时间,就有一些镇上的老人去那里听和尚诵经讲经了,听过的,都说这和尚道行很高,对经义参详甚深,是个得道高人,能普度众生化解灾厄,还有老人说每天去听一听他们念经,心里就特别清净,晚上睡得也好了,人也更有精神。这天下午,老周刚从自家小屋睡过中午觉回到四合院,打算到山坡上去看看杨梅和猪血桃,王大胜和胡群峰就来了,拉他去宝塔寺听经,对于这个新来的和尚,老周最近在四合院听老人们说过一点,也有点好奇,于是就跟着去了。宝塔寺的位置离下洼子村不远,沿着他们村子前面的一条小路往东面走,十多分钟就到了,这边也是一条山沟,沟中泉水汇集形成一条小小的溪流,宝塔寺的位置就在山坡上,听老人说,那里从前是有过一座木塔的,不过他们也也都没见过,年代太过久远,见过宝塔的人早已经作古了。“听说这个慧真和尚还是佛学博士呢,在国内佛学院念了几年,又出国留学好几年,回来后就在G市一座有名的寺庙里,在那边也是小有名气,这回不知道怎么的,打算留在咱镇上不走了。”从下洼子村到宝塔寺的一段路开不了车,他们只好下车步行,路上王大胜就跟罗蒙说起他这几天听说过的关于这个慧真和尚的事迹。“我跟那边的朋友打听过,听说这几年在他们寺里,有些香客连方丈的账都不买,就爱听他讲经,啧,要我说,这家伙该不会是被人给排挤出来了吧?年纪轻轻的,风头太盛啊。”胡群峰口味遮拦地说道。这阵子他们家老爷子每天都要来这里听经,那和尚说什么他就信什么,把人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还说要把自己的棺材本掏出来给他修寺庙。胡群峰怕自家老子被人骗,听说这个和尚是从G市最大的寺庙过来的,就打电话想让那边的朋友帮忙打听一下,没想到他一说法号,对方立马就知道是谁了,而且对方描述的慧真和尚的外貌形象也跟他们镇上这个相符。“嘿,也不是每个寺庙都是清净地,不过这事还真难说,电视里演的,有些和尚不是喜欢游方修行吗,说不定他就是,游啊游啊游到咱们这儿,一看这个地方好啊,于是就不走了。”王大胜嘿笑着说道。“他这是要重修宝塔寺?”罗蒙问道,这么说来,他们今天过去,是不是也要出点血?“是啊,你看他连菜地都开了,肯定是不打算走了,总得有个地方住吧,现在镇上不少人愿意出钱重建宝塔寺,没咱什么事儿。”胡群峰在他弄清楚慧真和尚的来历以后,本来还想着要不干脆出钱替他修个小庙,不过他貌似没有这种机会,就算胡群峰愿意独揽这件事,镇上那些信众大概也不会同意。“真那么厉害?”罗蒙还是有些半信半疑,这年头的人大多都有些心性浮躁,真正能静下心来钻研佛学的人太少,而且听说这和尚还很年轻。“一会儿你见了就知道了,我们这也是第一回去。”王大胜说着抬手一指,只见前面的山坡上就是宝塔寺的位置所在了,待他们走得更近一些,就能听到有人在讲经的声音,这声音不高不低不急不缓,却沉静又有穿透力,好像能直达人心底一般。罗蒙跟王大胜胡群峰一起沿着小路爬上山坡,小路两边开了几块田地出来,有些像是刚刚撒上菜籽的样子,有些还没来得及种上东西。等他们终于来到宝塔寺旧址,罗蒙的视线穿过那些自带板凳前来听经的老人妇孺,目光落在前方一个身着法服的年轻和尚身上,这一看之下也是吃了一惊,这个慧真和尚长得相当好看,面容清朗身姿挺拔,气质温和沉静,眉宇间又隐隐带着一些宝相庄严。等慧真和尚讲完一段经义之后,就有人向他提问,慧真和尚细细听了他们的疑惑,然后深入浅出缓缓道来,罗蒙在一旁听着,也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不像现在有些僧人,自己修行擅浅,就敢出来沽名钓誉胡言乱语,只要是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无法认同他们的言论,长此以往,僧人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必然就大打折扣。就道教和佛教来说,罗蒙个人还是更偏向佛教的,因为佛教讲究众生平等皆具佛性,劝人行善慈心,通常来说,一个地区的人要是普遍信佛的话,民风一般不会太差。道教虽然也是历史久远,在中原本土根深蒂固,但是道教似乎对普度众生并没有太大兴趣。这回这个慧真和尚看起来是有真才实学的,他要是能留下来,在宝塔寺当住持,那是再好不过了。水牛镇这两年的发展有点太快了,物质的富足往往伴随着人心的浮躁,慧真和尚要是能在镇上弘扬佛法,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家去去躁气。水牛镇这两年的发展,罗蒙和他的那眼灵泉功不可没,但他实在不愿意看到这个小镇在自己的影响下失去它原本的宁静。“阿弥陀佛!”大约过了一个钟头以后,这一天的讲经才终于结束了,慧真和尚最后又诵了一声佛号,这才给自己切换到了日常模式,脸上带着一些轻松的笑意,身上也少了几分庄重。“大师辛苦了。”刚刚鸦雀无声的人群这时候也熙熙攘攘起来。“坡下还有两块地空着,明天我从家里带点菜苗过来种上吧。”一个老头慢慢从位置上站起来,说道。罗蒙认识这个老头,上个月他在水库边上见过,外地来的,和他老伴住在山水人家的一个独栋别墅中,看来他们不仅喜欢种菜,还喜欢听经。“劳烦施主了!”慧真和尚笑着应下。罗蒙他们在胡群峰老爹的带领下,去跟慧真和尚打招呼,老头先介绍了他儿子胡群峰,又介绍王大胜,最后又介绍罗蒙,说这小伙子也是个心善的,托他的福,水牛镇上的老人基本衣食无忧。“阿弥陀佛!”慧真和尚郑重地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罗蒙也回了一句。“阿弥陀佛!施主善行,我在G市也听人说过,实在是功德无量。”“阿弥陀佛。”除了这四个字,老周一时间也不知道要跟这和尚说点啥,被一个年纪跟他差不多的人当小孩似的夸奖,总感觉有些怪异。“我有几个师弟十分敬佩罗施主的为人,这次听说我来水牛镇,都让我一定要去牛王庄看看,今日有缘相见,不如我们合影留念一张如何?”慧真和尚笑盈盈地说道。“啊?”老周从来不知道和尚也会要求别人跟他合影留念的。“一起合个影吧。”慧真和尚又说了一遍,脸上依旧笑盈盈的,好像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要求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哦。”老周抓了抓头发,应了,好像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啊。于是就这样,老周和慧真和尚并肩站在宝塔寺的废墟上,王大胜拿着慧真和尚的手机站在前方不远处,咔嚓一声给他们拍了张照片。“老周你现在可牛掰了,在G市都有粉丝。”回去的路上,胡群峰酸溜溜地说道。自打他有了些家业一来,铺路修桥没少给自己挣好名声,结果混到现在,还不如人家在网上卖几天菜,什么世道啊这叫?刚刚慧真和尚要是能要求自己跟他合个影,说G市那边还有几个师弟特别敬佩他什么的,他老子指不定要怎么为他感到骄傲呢。哪像现在,一会儿那老子回去以后肯定又得跟邻居吹牛皮了:你们不知道吧,今天慧真大师还找咱老周合影了呢,听说连G市的人都知道他。“这慧真和尚也挺奇怪的,还要求拍照。”王大胜到现在还有点转不过弯来,从前他出去旅游的时候,倒是找人家和尚一起留过影,但是被和尚要求一起留个影什么的,他真是想都没想过。“和尚怎么了?和尚不是人啊?”胡群峰不以为然。“留过洋的关系吧,不是说外国人都比咱热情开朗些。”老周勉强给这件事找了个看似合理的解释。慧真和尚这边,这会儿已经把他跟老周的合影用手机发到网络上了,照片下面还打了这样一句话:“看到了吧?这回信了吧?”“师兄!你真的去水牛镇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