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良还没把饭吃完,小灵通就响起来,却是陶雪打来的。
“大侄子,今天表现怎么样?”陶雪问道。
陈贵良回答:“没给雪姨丢脸。”
陶雪叹息:“唉,我想装病请假的,但班主任不批啊,没能亲眼看到记者采访你。你在哪儿呢?”
“食堂。”
一分钟不到,陶雪就冲进食堂,她刚才正在半路上。
陶雪四处张望,很快看到高三11班的学生。
“学姐!”
陶雪不直接跟陈贵良打招呼,而是先走到边关月的身边。
“你好。”边关月说。
陶雪笑道:“我大侄子不错吧?”
“很厉害。”
边关月心想:什么大侄子,那还是我儿子呢。
谢扬已经快速吃完午饭,看到陶雪出现,就过去添油加醋说:“你是不知道,陈大侠今天好牛逼。我跟你说啊……”
陶雪也不去排队打饭,站那儿听谢扬讲述,几句话听得两眼发光,后悔没有逃课亲自到场。
徐海波也加入进来,绘声绘色讲起之前的事情。
陶雪认真听着,她打算回自己班级,帮陈贵良再宣传一下。顺便强调,陈大侠是自己的侄子!
半个小时后,高三午自习开始。
边关月不时回头,频频看向倒数内容,正是质疑《滕王阁序》教材有误,陈贵良上个星期就已经寄出去。
而且陈贵良故意装嫩藏拙,一副没见过专业论文的样子,完全不遵守论文固定格式。一来符合自己高中生的身份,二来可以增强趣味性,降低文章阅读门槛。
赵长田问:“你是什么打算?”
胡玮时说:“最新一期的《萌芽》,在获奖作品选登栏目,刊载陈贵良的《瀛海行》。至于这篇文章,刊登在‘校园扫描’板块。”
赵长田点头道:“现在的舆论太凶猛复杂了。《萌芽》刊登两篇趣味性不足,但文学性、学术性尚佳的文章,正好可以挽回我们的形象。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