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淮停下脚步,低头看他,慢慢地将眉头皱了起来,然后舒展又皱紧,反反复复就是说不出话来。 他只是突然觉得,什么门第、出身、助力都是假的空的虚的,没一点有用;他只是突然就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他只是一点也不想承认。 良久,他终于道:“去退了吧。” 如意也不闹了,定定看着他,看了好一会儿,然后叹息一声站起身来,兴味索然地道:“退吧退吧,不想娶就不娶了。” 可如意嘴上这么说,背地里却拖着没去办,仍盼着他能回心转意。 哪知道,他从此以后什么也不管,只拼命在公事上下苦力。好在他也不问如意,到底怎么样了,如意就照旧拖着不办。直到一个月后,英国公突然被处斩,温家倒台了,如意才慌了手脚。 他可不管旁人会不会说他家主子捧高踩低,这事万一牵扯上能有什么好,还是赶紧拉倒吧! 于是他就急急忙忙去温家退亲了。 坊间对燕淮自然又是一片骂声。 如意很头疼,这事原是他没处置好,怕是要挨训了。 可燕淮并未训他,甚至于连提也不曾提起这事。 坊间对他的骂声,也渐渐低了下去,人们还是说他不仁不义手段毒辣,但这话谁也不敢再在面上说了。 他越来越得庆隆帝器重,站得也越来越高。 未至弱冠,他已升至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主管京师驻军。 到了二十二岁这年,他更是一举拿下司礼监掌印大太监汪仁,以雷霆之势吞并了东西两厂,从此东西厂不再,只余锦衣卫。 他睡得越来越少,杀的人越来越多。 次年,庆隆帝驾崩,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趁机篡位,但他并没有。 没人知道,他从来无意帝位。 他一路走来,只是需要一个目标罢了。若不然,这漫漫人生,怎么过得下去?于他而言,人来人往,不过浮光掠影,他谁也不喜欢,谁也不想喜欢。 杀人夺权,几近麻木,不过习惯而已。 庆隆帝的那些皇子里,他只觉得十五皇子尚算讨喜。 大抵是十五皇子仍然年幼,还遗留一丝稚子天真,庆隆帝驾崩的时候,唯有他是真的伤心。是以十五皇子的生母淑妃虽然叫人厌烦,但他还是扶持了十五皇子即位。 至于今后会怎样,他委实懒得去想。 不过那些原本左说他狠辣右说他冷血的人,后来就都只想塞人给他。 他不过二十来岁,丰神俊朗,没有正妻,实在是令人垂涎,但他不近女色,身边连贴身婢女也没有,更不必说妾室通房,谁也没有法子。 而他,也就再也没有见过谢姝宁。 直至去岁秋上,落叶纷飞之际,他带人自外狩猎归来,策马入城,偶遇了林家的马车。帘子晃动,他匆匆一瞥,隐约瞧见了一个身影,抱着孩子,很像她,却似乎瘦了一些。 …… 今次,是他时隔一年来再见到她。 她苍白又瘦弱,抱着死去的儿子,已无声息。 他迟疑着走上前去,迟疑着握住了她的手,冰冷冰冷,没有一丝温度。 ——原来她,过得一点也不好。 黄总管站在后边,见状一颗心狂跳不止,想阻却又不敢阻。幸亏这时候,外头有人来报信说鹿先生到了!黄总管大喜,赶忙喊了一声“国公爷”,“鹿先生来了!” 燕淮没动,只站在床边静静看了一会谢姝宁,然后才转身走过来,说:“带人去侯爷那。” 黄总管觉得他虽然古里古怪的,但好像也没传闻中那么坏,当下喜不自禁,赶忙让人去给鹿孔带路,自己也领了燕淮往林远致那去。 进了门,林远致还昏迷着,边上守了一圈的人,见燕淮进来,急急忙忙全站起来行礼。 燕淮微微一颔首,便让鹿孔上前去验伤。 鹿孔看得很快:“虽然凶险,但尚存一息,还有希望。” 众人闻言,皆长舒一口气。 燕淮便道:“劳黄总管带鹿先生去看一看夫人。” 一群人便都傻了眼,夫人死都死了,还找大夫看什么?到底是林远致要紧呀!但燕淮发了话,谁也不敢反驳,黄总管哭丧着脸,还是立马带鹿孔去了。 好在鹿孔片刻即回,同燕淮轻声道:“小世子的确是溺毙的,但长平侯夫人指甲青黑,唇色发乌,她的病久久不愈却是因为被人下了毒。” 此言一出,满室惊诧。 不知情的便要质问鹿孔,知情的就只是满脸尴尬。 长平侯府的幕僚道:“不论如何,还请鹿先生先救下侯爷才是。” 鹿孔却没动,只看向了燕淮。 燕淮脸上一丝要发火的端倪也看不出,但他自听过鹿孔的话后就一直在想,林远致怎么会给她喂毒呢?思来想去,只能是因为林远致胆小怕事,因他打压谢家,恐因为娶了谢家女而受到牵累,所以才心生歹念要取发妻的命。更何况,林远致如今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个温雪萝。 燕淮心里一紧,像有只手在攥,攥得紧紧的,令人难以呼吸。 算来算去,她竟然是因为他才遭此一劫吗? 他暗暗咬了咬牙,问道:“侯爷这伤是夫人扎的?” 黄总管知道瞒不过,只得点头应是。 燕淮便道:“那就不必治了,死了安生。” 鹿孔闻言,让小徒弟背起药箱扭头就走,丝毫也不逗留。 黄总管和几个幕僚有心求燕淮,却谁也不敢求,只怕惹恼他掉脑袋,于是乎直到燕淮走得没影了,也还是没人开口说话。 但燕淮并未离开长平侯府,他只是又去见了谢姝宁。 午后春阳艳艳,他连眼睛也不眨一下,只是盯着她看,看了很久很久,心里似乎是难过的,可这难过又是那样的陌生和古怪。 鹿孔回了宫,宁润和吉祥就来了。 宁润最先意识到不对,也是最先回过神来,上前去轻声唤他:“国公爷,这事怎么办?” 再搁下去,尸体就该有味了。 燕淮当然也知道不能就这么把人放着,便问:“东西带来了吗?” 吉祥闻言,就递上来一卷地图。 宁润连忙接过展开。 燕淮便看着地图,指尖轻轻一点,道:“就这吧。” 话说得少,但宁润和吉祥都听明白了。 俩人齐声应了一声“是”,便各自下去准备了。 地图上的那块地方,原是选定留给燕淮自己百年后用的。但他心想,她应当是不愿意再同林远致葬在一处,葬进林家祖坟地里的。那块地方,风水不错,景致也不错,她和她的孩子葬在那,勉强还算妥当。 ……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长平侯府各处掌了灯,也挂上了白色纸灯笼。 林远致午后断了气。 宁润和吉祥都是手脚麻利的,谢姝宁母子俩也已安置妥当,只待发丧。 燕淮便回了长闲宫,依旧坐在那张椅子上,依旧提着朱笔批折子。 要不是宁润白天亲眼所见,简直不能相信长平侯府里的那个人会是他。静默片刻,宁润端了参茶上来,然后便要请退,哪知这时候外头忽然通传太后来了。他心里一惊,这地方太后来做什么?可人既然来了,他还是只能迎出去,笑微微请安。 锦绣肩舆上的太后娘娘,在明灯下看起来光彩夺目,风姿绰约。 她才三十出头,保养得宜,瞧着仍很年轻。 扶着宁润的手肘下了肩舆,她就问:“国公爷呢?” 宁润道:“回太后的话,国公爷此刻正在里头批折子呢。” 太后就要往里头去。 宁润懒得拦她,便退到了一旁。 这太后娘娘原是淑妃时,他就不大瞧得上她,知她要吃排头,只是心内讥笑。 果不其然,她走进里头,燕淮端坐在那里,只不言不语地抬头瞥她一眼,然后就一直不理不睬地提着朱笔继续批他的折子。 太后心里就不大痛快,又要喊他。 坐在皇位上的那到底是她儿子,他凭什么对自己不理不睬? 然而还没等她开口,燕淮已是忽然将手中朱笔一扬,朝她掷了过来,不偏不倚落在她前襟上,污了一身华服,像是血渍。 她先是愣,后是惊,转而要发怒。 “宁润!”燕淮无动于衷,高声喊了人进来,“太后娘娘怕是病得不轻,快将人送回寝宫去!” 太后一听这话,面色发白,嘴唇哆嗦,已是大事不妙。 宁润走到她边上,叹一口气:“您请。” 太后迈开脚,差点摔倒,半靠在了宁润身上,这才得以走出大门。 临上肩舆,她忽然抓住宁润的手不放,急声问:“他是不是要杀我?是不是?” 宁润低着头:“您安安分分的,就能平平安安。” 言下之意,别整日里臭不要脸的总想勾搭人家,人家也不会想杀了你。 太后焉有听不明白的,当下连大气也不敢出,只让人速速回宫去。 宁润望着远去的人群,嗤笑了一声,便要转身回里头,哪知没转头,就听见了燕淮的声音。他不知什么时候走了出来,仰头看着夜空,有些心不在焉地道:“备酒。” 宁润知道他是鲜少沾酒的,闻言不由愣了愣,但还是立刻应承下来,让人去准备了。 少顷,酒水备得,他带着东西跟燕淮去了御花园,爬上堆秀山,站在了御景亭里。 这是宫里头最高的地方,平日里一眼望去,一览无余,但夜里,能瞧见什么? 宁润一边琢磨着,一边要将东西一一摆好。 不料燕淮手一挥,就要赶他下去。 宁润便不敢逗留,告退下了台阶。 上头于是只余燕淮一人。 他坐在围栏上,替自己斟上一杯酒,在昏暗的灯光下,慢慢地饮尽了。 一杯复一杯。 也不知到底喝了多少。 天黑天亮。 已是一夜。 宁润和吉祥站在堆秀山下,抬头往上看去,影影绰绰的,看不分明,也不知他在做什么。 天际冒出了一线白。 燕淮遥遥看着,眼前莫名浮现出了谢姝宁那张苍白的脸。 这一瞬间,他忽然想到如果自己当年娶了她,她后来是不是就不会死?而他这一生,是不是也就不会这么寂寞又绝望?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九天的风,凄凄如泣,响彻长空。 他心头一震,站起身来,风就灌满了他的玄色衣袍,一鼓一扬,猎猎作响。 一旁的酒壶站立不稳,倾斜倒下,明亮的酒水便顺势流淌,落下高楼去。 纷纷洒洒,像是一场雨……作者的话:完结旧文《闺宁》的番外~男主燕淮视角,前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