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老衲要还俗txt下载全本 > 第134章(第1页)

第134章(第1页)

  而在佛门,钟则被赋予了另外的意义。  佛门的钟,称之为佛钟,在许多名刹古寺里,大殿前的左右两方都建有钟楼和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  寺院的钟多是晨暮各敲一次,而不同于其他的地方,早上只敲钟,晚上只敲鼓。寺院则是都要敲,每次要连击一百零八下。而寺院敲钟报时仅仅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警醒世人。佛门认为“闻击钟磬之声,能生善心,能增正念”、“洪钟震响觉群生,声遍十方无量土”,佛家讲教人向善,普度众生,修行者要弘扬佛法,不仅要自己觉悟,还要帮助他人乃至一切众生觉悟,让他们都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因此,又有:“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之说。第444章想啥来啥  因此,晨钟暮鼓对于一个寺院来说十分重要,当初的一指庙也有一口破钟,不过已经破的敲不响了,后来被系统划拉划拉一起扔了。方正当时还抱怨过,因为在方正看来,没有晨钟暮鼓的寺院,如同没有大雄宝殿一般,少了许多标志性的东西,总觉得少了什么。  如今,钟回来了,那么鼓还远么?  另外,钟是大件物品,系统不可能只给一口钟,不给钟楼吧?若是给了钟楼,方正笑了……  于是方正问道:“系统啊,有钟楼么?”  然而……  “当然!”系统道。  方正一听顿时兴奋了,叫道:“有?”  “没有!”系统果然大喘气。  方正两眼一翻,差点抽自己两个大嘴巴,这该死的系统,经常大喘气的事情他都快忘记了。  “不过,你也别伤心,我给你的这口钟可不是一般的钟,乃是灵山山下一座小山峰上的主钟,摘了下来给你用的。这钟有一个特性,它每响一次,就会对它所在的钟楼进行一次强化,你若是敲他千百年,那钟楼……啧啧……地球炸了,钟楼都没事。”系统道。  方正咧咧嘴道:“别说这个了,还钟楼……你觉得我盖得起钟楼么?你把钱都收走了,我用你盖钟楼么?”方正是真的无奈,穷就一个字,不碰还好,一碰,剩下的都是心酸和无奈。方正也想过动用神通,自己盖一个,但是寺院也有寺院的规矩,这还是他从灵山版的金刚经里领悟出来的,最好的寺院绝对不是自己建的!而是由信徒捐赠的!那代表着世人的肯定,能够凝聚功德,每敲一次,都对自己有大好处。若是自己建的,那就是一个凡物,装饰品而已。  所以,方正虽然嘴里抱怨,但是心中已经有了想法,等吧……万一哪天有土豪给他捐赠个钟楼呢?  不过现在么……  “不废话了,晨钟你是现在收,还是以后再说?”系统问。  方正响了响,道:“现在收!”  下一刻一团佛光落了下来,巴掌大,方正一手接住,只见佛光中有一个拇指大的小铃铛,十分精巧,但是仔细看去,上面却仿佛有无数的经文一般,古朴大气,辉煌灿烂,一眼看过去,仿佛看到的不是一口钟,而是一方世界,一尊佛陀!威严肃穆中透着无穷禅意!  同时方正脑海中闪过一段信息:“永乐大钟,铸造于明永乐年间,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大钟被移到万寿寺,享受世间香火,皇家朝贡。后被驼山禅师入灵山,以灵山之金、铜重铸,比本体更高大、厚重。钟通高8米,钟壁厚度不等,最厚处235毫米,最薄处103毫米,重约64吨。钟体内外遍铸经文,共32。7万字!所有文字,都为菩萨亲手手书之龙佛文书,古朴道劲,自然天成,刻有大道余韵,钟声除具有感染力外,还具有美妙乐感,轻撞,声音清脆悠扬,回荡不绝达三分钟;重撞,声音雄浑响亮,延音可达八分钟之久,方圆数百里皆闻其音。钟声能‘惊醒世间名利客,唤回苦海梦迷人。’”  “叮!是否现在将永乐大钟放下?”系统突然问道。  方正下意识的要说放下,不过马上意识到什么,赶紧到:“不放!你等我找个合适地方再说!”  笑话64吨重的重物,一旦放下,就是地动山摇。整个一指寺除了恢复了法力的红孩儿,没人能够动它分毫,再想挪动就麻烦了。一指寺当中最重的东西,也是第一件拿得出手的东西,方正当然要亲自摆放了。  “那好,你随意,需要放出来的时候说一声。”系统倒也好说话。  方正对此十分满意,不过马上他就开始烦恼了,一指寺不大,能够摆放一口大钟的地方,几乎没有!这么大一口钟该放哪呢?这的确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  就在方正发愁的时候,方正的手机响了,拿起来一看,赫然是胖子!  “大师,那个啥,谢谢你上次指点迷津哈。我给你送去了一点小意思,我现在过不去,过几天准时报到!”胖子说完,嘿嘿的笑了起来,电话那边乱糟糟的,也不知道他在干啥。  方正刚想说点啥,电话就断了。  “这家伙到底送了啥?还神秘兮兮的?”方正一肚子的疑惑。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一亮,大门就被敲响了。  方正一打开,只见王佑贵气喘吁吁的站在门口,问道:“方正住持,你的东西到山下了,弄上来不?”  方正愕然:“啥东西?”  “石头、木头、砖头,还有一群泥瓦匠、木匠。”王佑贵道。  方正愕然道:“咋个意思?”  “他们说是一个金主给一指寺捐了一座钟楼,他们就是负责过来建钟楼的。”王佑贵说到这,好奇地问道:“你不知道?”  方正一听,顿时狂喜!真是缺什么来什么,笑道:“阿弥陀佛,贫僧知道,昨天那位施主给贫僧打过电话,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快让他们上来吧,山下怪热的。”  王佑贵哈哈大笑道:“看把你猴急的,我已经让人帮你往山上运了,不过你也知道,咱这山路虽然修了,但是要将那么多石头、木头弄上来可是不小的工程。”  方正连连点头,然后赶紧回头叫到:“净法、净真、净心你们看家,为师下山抬东西去了。”  说完,方正一溜烟的跑了下去,王佑贵见此,笑骂道:“你这家伙,注意点形象,高僧!”  方正挥挥手,从小看他长大的,在王佑贵面前也不用装大尾巴狼了,原形毕露,浪一把又如何?更何况他是真高兴,没必要忍着,憋着。而且,系统似乎对他越来越放纵了,以前各种要求,让他保持高僧形象。但是现在……  不过方正想想,他虽然和大多数高僧不太一样,但是他做的,也未必就是错的,顺应本心,心存善念,这就足够了。而不像早时候的他,那时候的他一身俗气,如同刚下山的猴子一般,顽劣、不知好歹,纵然不坏,却也绝对和僧人挂不到边。第445章热心肠  脑子胡思乱想着,下了山,方正果然看到一队队的人们正在往山上扛木头、抬石头,这高山,机器上不来也只能靠人力了。  可惜,人手少了点,只有二十几个人,按照这速度,方正估摸着,这个钟楼有的盖了。  方正和这些工人打了招呼,让开路,然后再往山下跑。  结果山下一片混乱,一大群村民在山下聚集,女人在倒水,男人在扛砖、搬石头、扛木头,孩子也跟着闹着玩,拿着几块砖像模像样的跟在大人后面,嘻嘻哈哈的。  “宋二狗,你用点力啊。”孙前进叫道。  “喊什么喊?裤子掉了,提裤子呢!”宋二狗一只手提着裤子,叫道。  “陈金,你一把年纪了,就别掺和了。”杨华和杨平看着一根木头路过的时候,叫道。  “呸,我身体好着呢,告诉你,我上山了,你啊……嘿,估计还半山腰呢。”陈金说完,叫道:“儿子,用点力,加把劲,超过他们!”  陈金的儿子陈龙哈哈大笑道:“放心吧,走着!”  随后两人扛起木头,追了上去,两伙人竟然搞起了比赛。  “一二三那个……嘿呦!扛木头那个……嘿呦!”另一边,谭举国也在,竟然唱起了民谣,伴随着节奏,一大群村子里的男子齐声发力,跟着喊着号子,扛起一根根木头,往前走去。  而且方正还看到了不少外村的人跑来帮忙,一个个的兴高采烈的样子,仿佛不是来干苦大力的,而是来享福的。  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方正咧咧嘴,挠挠头,笑了起来。他喜欢这种被人关心的感觉。  “方正住持,你咋下山了?这事儿不用你管,我们来就行了。”宋二狗看到方正,立刻叫道。  众人纷纷看过来,跟着叫道:“就是,你好好念经就行了,这点活,我们给你包了!保证最快速度,给你建起一座钟楼来!”  谭举国一脸回忆的道:“想当年一指寺上也有一口钟,不过那口钟小了点,但是声音好听。每天啊,一指禅师都会敲响它,嘿……当时在山下听到钟声,就知道天亮了,就知道该回家吃饭了,那感觉……满满的回忆啊。”  “就是啊,后来钟坏了,就没了动静,老长时间我都不习惯。”另外一个老人道。  “现在好了,山上又有钟了,呵呵……方正住持,这是你的福气,也是我们的福气。这修钟楼是功德的事情,我们都跟着沾沾功德,你可得让佛祖保佑我们哦。”这时候,陈金的老婆苏红过来了,笑道。  方正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行善事必有善报,贫僧一定日夜为施主们祈福。”  众人笑了,继续干活。  方正也不能闲着,扛起一根木头跟在后面走了起来,顿时引起一片惊呼声。不过见识过红孩儿那个怪力娃后,对于方正,大家的接受能力明显更强,好歹也是个成年人了么……  上了山,方正自然不能小气了,饭是管不起了,但是水是要管够的。只不过就苦了红孩儿,基本上一桶桶水往山上运,就没停过。  不过村民们喝了无根净水后一个个直呼过瘾,仿佛三伏天的太阳都没有那么毒辣了!疲惫感也少了不少,战意十足。  一天就在村民们的帮助下,过去了。  不过村民们也有自己的农活要做,不可能全家老少齐上阵,这第一天完成的任务并不算多,但是比起胖子找来的那些师傅自己干的速度,那是快了几倍不止。那些师傅也是纳闷呢,他们没少修寺院,但是这种民众自发的帮忙修的,还真是头一次见!以前寺院或多或少都要出钱,发酬劳,最差的也得管饭。而眼前这个小寺院,竟然只管水……他们实在想不通,这小寺院就这么神?  “我听说了,好像是说,这住持小时候就在山下吃百家饭长大的,村民把他当半个孩子养,现在孩子要盖房子,自然出力了。”入夜,一人坐在床上,道。  “原来如此,我就说么,那么年轻的和尚,再厉害,也不可能让一村子的人那么拥戴啊。”一名瘦脸男子,笑道。  “行了,说这些干啥?咱们就好好干活,拿了工钱就走人了。”另外一名一脸憨厚的男子躺在床上道。  “这不就是一说么,不过这么年轻就能当住持了,这小子也不简单啊。而且还有金主给他投钱,这就更了不得了。”  “得了吧,和尚我见得多了,现在还有几个年轻和尚能够守得住清规戒律的,山上念经,山下喝酒吃肉,泡妞的也多了去了。对了,现在不是有一群和尚是允许娶妻生子的么?要我看,那方正也差不多是这块料。”一名短发,皮肤黝黑的年轻人哼哼道。  “你懂个屁,那些并不是和尚,只是佛学院毕业的学生。人家出家的目的只是研究佛家经文,实际上根本算不上出家,出了寺院就是普通人。真和尚还是有的,我见过不少,真和尚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仿佛自带祥瑞似的,看着就舒服。”一名年长的男子道。  “马师傅,你这话说的,咋跟神话似的呢?那你看看这方正住持带祥瑞么?”年轻人根本不信。  “罗洋,你自己不会看么?嗯……反正我觉得,这个和尚和其他的和尚不太一样,别人是那种温和的让人看一眼心就平和了,他么……如同一轮太阳似的,很亮,看到他心里的烦恼就散了,感觉整个人都亮堂了不少。说不清楚……”马师傅道。  “嘿,我也是呢。”立刻有人应和道。  罗洋翻个白眼道:“我可没那感觉,算了不说了,明天还干活呢。我估摸着,明天可没人帮我们搬东西了,今天他们是心血来潮,明天,苦啊……”  与此同时,方正也在寺院里犯愁呢。  “师父,要不你把法力给我,我连夜把那些材料都弄上来,不就完了?”红孩儿道。  方正白了他一眼道:“你弄的轻松,但是到时候怎么解释?说你飞下去用神通搞定的?麻烦太多,不好解释,此路不通。”第446章善的回馈  “那咱们就等着?这也太心焦了。”红孩儿虽然还想着跑路,但是在一指山久了,也开始不知不觉的将自己当做一指寺的人了,想事情也开始为一指寺着想了。一指寺太小了,人家寺院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一指寺却是少了不少东西。谁都想自家好,他也不例外,如今能建造一个钟楼了,他自然高兴极了,十分积极。  “这已经不错了,村民们帮忙才有这样的成果。村民不帮忙,还要慢……我估摸着,这钟楼要正式开建,怎么着也要一周了。”方正道。  “可是,大家不可能天天来帮忙吧?我估计,明天就没多少人了,后天可能就没人来了。”红孩儿嘀咕道,在他心中,能帮人一次已经挺少见了,天天帮,这种好人应该很少才对。至少,在他的世界,他没见过几个。  独狼、松鼠、猴子没说话,不过心里默认了他的这种说法,方正也差不多。大家都啥更好的办法,虽然盼星星盼月亮的想要建造好钟楼,但是山高路险,石头多,想要一口吃个胖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二天,罗洋还在睡觉,他是大工,平时搬砖抬木头的活他不用干,只需要后期雕刻方面坐好就行了。昨天是因为一大群村民自发的帮忙干活,他也不好意思在边上蹲着看热闹,于是绑着抬了一阵子石头,现在……他根本不想动。在他看来,那些村民能帮一天已经不错了,不可能天天来。  然而,天一亮,罗洋就听到了一阵阵的摩托车的轰鸣声、拖拉机的突突声还有一群人吹牛逼的声音,甚至还有汽车的声音,紧接着,竟然有音响放起了音乐,外面一片混乱嘈杂,听的他一阵烦乱,怒骂道:“这大早上的搞什么?”  罗洋爬起来,一看,好家伙屋子里的工人竟然都起来了,马师傅趴在窗户上,看着什么。  罗洋道:“马师傅,你看啥呢?其他人呢?”  “都干活去了,看热闹呢,这么多人,都是来干什么的?”马师傅是老木匠了,精通古代的各种雕刻技术,而且年龄大了,他是不干重体力活的。其他人,有一大批是专门负责来搬砖、搬石头、木头的,他们是计件搬运,搬的多,钱多,所以一个个的根本不偷懒,天亮就出发了。  除了这个屋子,还有几个屋子里多有工人,一些如同马师傅这样的人,基本上也才刚起床。  “我看看,嘿,这还真是五花八门啊,什么人都有。”罗洋也好奇了,穿上衣服,下地跑了出去,站在门口看热闹。  只见大车小车的路过,目标都是一指山。  罗洋就纳闷了,这些人去那边干啥?这时候,一辆摩托车路过,罗洋赶紧拦住,好奇地问道:“兄弟,哪个村的?”  “后河村啊,咋了?”男子问。  “你们这是干啥啊?这么多人呢?我看还有县城里的。”罗洋问。  “你不知道?”男子惊讶的问道。  “我该知道么?”罗洋懵了。  男子笑道:“有个土豪给一指寺捐了一座钟楼,不过一指寺交通不便利,砖头、十块、木头运不上去,一指村的人手也不够。有人在微信里群发了,找帮手,大家都是来帮忙的。”  “呃……你们都是来帮忙的?”罗洋懵了,这是什么情况?说好的第二天没啥人的呢?这和尚到底啥来头,影响力这么大?  “对啊,大师可是我们后河村好多人的恩人,我们村来了十六个人,还有大刘村、红岩村什么的,多了没有,一百多号人还是有的。”男子说完,笑道:“行了不说了,我去帮忙了,回头聊。”说完男子就要走。  罗洋下意识地问道:“兄弟,你叫啥?”  “郑家兴!”郑家兴挥挥手,走了。  罗洋挠挠头,他是真的好奇了,也坐不住了,和马师傅一说,两人赶紧往工地跑。路上,马师傅嘀咕道:“我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这么多人义务劳动帮忙的场景,也只在几十年前见过。那时候啊……嘿,虽然穷,但是上下一条心,那热火朝天的劲儿……几十年没见到了,今天又看到了,呵呵……好啊。”  “现在的和尚影响力都这么大了?”罗洋问道。  “这可不是一般的和尚能够做到的,很多大寺院也找不到这么多义务帮忙的人。你看看这些人,一个个笑容满面的,哪里像是做工的,更像是吃喜酒、等着发钱的。我敢说,咱们都小看了那个小和尚了,人家应该是真有本事的人,没有造福一方的本事,绝对没有这样的回报。人呐,都是这样,你对大家好,大家才会对你好。相反,光想着捞好处的人,嘿……”马师傅撇撇嘴,没说了。  罗洋则若有所思。  等到两人赶到了工地,两人再次被震惊了,只见一个土包上,王佑贵拿着喇叭,高声呼喊道:“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山高路险,拿不动了就半路休息,咱们人多,不用那么赶!”  “还有,女人就不要干活了,这么多大老爷们,你们休息吧!”  结果这话一出,顿时换来一片女声的讨伐。  “王佑贵,你个老瘪犊子,你说啥呢?看不起我们是不是?忘记你小时候,是谁把你塞猪圈里了?”一个壮硕的妇女叫骂道。  顿时一片起哄声,王佑贵也被闹了个大红脸,赶紧道:“李翠花,你别跟着瞎起哄,我这是关爱妇女同志!你们要真想帮忙,去帮忙洗菜去,今天是给寺院修钟楼,没有肉菜,都是素菜,菜叶子难洗,赶紧的,别在这叭叭叭了。”  李翠华呸了一口,一点都不给这个村长面子,一挥手带着一帮子妇女洗菜去了。  王佑贵继续喊着:“新来的兄弟,去左边报个名,听从工头指挥,不要乱哄哄往上冲……”  王佑贵的下方,则是一大群人,呼呼哈哈的扛着木头,抱着砖头、石头上山了。第447章凡人的神通  罗洋看着地上所剩无几的石头、木头、砖头,一脸懵逼的道:“马师傅,我没记错的话,昨天这里还有好多材料呢,今天咋都快没了?”  “人多呗……”马师傅也是瞠目结舌,嘴里一直嘀咕着:“几十年了,几十年没见过这种场面了……妈的,罗洋你看着吧,我去搬石头。”  “马师傅,你可是技术工人。”  “去他妈技术吧,不要叫我马师傅,我还年轻!哈哈……我感觉我又年轻了几十岁,这感觉真他妈好!”马师傅一改往常的带点老学究感觉得文绉绉,甩开膀子,甩掉外套,光着膀子,迈开步子,一副年少轻狂的样子,宛若真的年轻了几十岁,甚至还有女子为马师傅喝彩,加油。  罗洋看到这里,脑子一热也跟着冲了上去,依稀中,罗洋听到王佑贵叫道:“赶紧通知观县东梁村的兄弟姐妹,别来了,咱们这人手有点多,都来了,管不起中饭了……”  结果话音才落,一阵佛号响起,一群光头和尚来了,看那穿着,赫然是红岩寺的僧人!带头的赫然是红岩寺的悟语法师。  王佑贵赶紧下去问情况,结果无语法师反问道:“不是你们发朋友圈,说一指寺修钟楼缺人手么?家师特意让我们赶过来帮忙的……可是,你这……”  王佑贵苦笑道:“我当时就是发个牢骚,谁知道今天一大早来了这么多人,都还以为八国联军进村扫荡来了呢,吓死我了。现在你也看到了,人有点多了……那个啥,要不。”  “要不啥啊,来都来了,不是还有些东西么?干活!”悟语眼看着砖头瓦块的都要被搬空了,赶紧招呼人干活。他之所以叫悟语,就是因为平时话多,红岩禅师想让他收收碎嘴,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着急,话又多了。  然后一群僧人冲过去帮忙,最后的东西全都被扫空了。  王佑贵仰头看着一指山,嘀咕道:“啥时候干活也这么吃香了?”  与此同时,方正也傻眼了,大早上一开门,就看到无数砖头瓦块大木头规整的放在寺院门口,一大群人挥汗如雨的上来一波又一波,原本以为一周的活,愣是,一上午搞定了!方正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郑家兴、宋二狗、杨平、杨华、孙前进、陈金、陈龙、陈斌等等,有些是他帮过的人,有些没有,有些是来许过愿的,有些是来求过解惑的……还有更多是他不记得的人。  “大师,你醒啦。”看到方正,一大群人同时起身,笑道。  方正看着这些浑身大汗的汉子,心中一阵酸,眼睛也有点酸胀,下意识的想到了一指禅师当年说过的话:“善就是一枚蒲公英的种子,他会飞走,不属于你,但是他会落地开花散播的更远……”  方正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辛苦诸位施主了。”  “大师,你这话说的,跟外人似的……”宋二狗笑道。  郑家兴道:“大师,要不是你,我都家破人亡了,这但事儿算啥。我老婆说了,我要是不帮你弄好,家门都不让进,她可是买了三箱干脆面在家等着我呢,办不好,门口跪着,还不能碎那种。”  陈斌笑道:“大师,要不是当初你的指点,菲菲不可能和我在一起,我们今年十月份结婚了。大师,能邀请你去参加我们的婚礼么?”  方正这才想起来,当初这对青梅竹马来到一指寺,菲菲心中却装了个虚无缥缈的人,将两个人隔开了。后来方正用了一套典故的故事,将两人送到了一起。方正笑道:“到时,贫僧一定去。”  “太好了,哈哈……”陈斌笑了。  其他人纷纷开口,方正则不厌其烦的,和大家聊着,说着,现场也是越来越热闹,红岩寺的僧人来了,当初被方正扶过贫的观县东梁村的村民来了,还有那个得到文具盒的小丫头。  王佑贵直接让人将饭菜抬上了山,在一片空地上摆上桌子,不管是谁来了就管吃!  整个山头都热闹了起来,方正都不记得自己和多少人对着喝水了,没有酒,所有人都在喝水。  但是让方正想不到的是,心情上来了,喝水都能喝醉,一大群人聊的越来越开心,唱歌的,跳舞的,吹牛逼的……  知道傍晚的时候,众人才散了。  看着散去的人,方正、红孩儿、猴子、松鼠、独狼站在山顶上,默默的送他们离去。  红孩儿仰头看着方正道:“师父,我忽然有点明白了什么……”  “明白什么了?”方正反问。  “有些快乐是抢不来的……我娘以前跟我说过,喜欢什么就抢,很简单。但是我发现,想让人真心对我,抢是抢不来的。就好像我遭了劫难,那些被我抓来奴役的妖王,没一个肯为我出头。但是你不同,你虽然没啥本事,但是你真心对他们,他们也真心对你。被人关心的感觉真好……”红孩儿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