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老衲要还俗百度百科 > 第238章(第1页)

第238章(第1页)

  “师父,你这是要干啥?”红孩儿好奇的看着方正手里的纸和棉花还有剪刀问道。  方正仰头看天道:“天冷了,做件衣服穿。”  “做衣服?师父,你会做衣服?”红孩儿惊讶的问道。  松鼠凑过来道:“师父,以前也没见你会做衣服呀?能给我做一套么?我觉得我今年的毛没有去年的多……”  “师父,你不是一直都穿僧衣么?怎么今年还要加衣服了?”独狼也是好奇。  猴子也在看热闹,外面的咸鱼听到里面这么热闹,也偷偷的凑了过来,看着方正拿着那么少的棉花、纸张,顿时笑了:“这么点纸和棉花能做什么衣服?给这只松鼠做衣服还差不多……要不给老祖宗我做一副手套或者鞋子也行。”  方正没搭理他,而是坐下来,深吸一口气,静了下来。  看着方正这个模样,原本还想调侃两句的咸鱼也识趣的不说话了,几个小家伙围着方正站着,看着,眼中尽是好奇之色。  方正用剪刀在纸是比比划划的,勾勒出一个衣服的图形,然后用剪刀将衣服图形剪了出来。随后又剪了好几个不同模样的衣服,有羽绒服,有长衫,有大大的僧衣,还有袈裟什么的一式两份。  剪好了,方正将两个一样的衣服凑到一起,然后捏了几个晶米饭粒过来,用手一碾,成了一团浆糊,然后涂抹在衣服的边缘上,四周都粘好后,顺着上面还没粘的地方,又塞了些棉花进去,用小竹签将棉花摆弄均匀。接着,方正将上面也用浆糊粘好。最后,方正还不放心似的,又用针线在四周缝了一圈。  至此,方正算是做完了一件小小的衣服,拿起来对着天空看了看,颇为满意的点点头。  将这件衣服放下,依葫芦画瓢的,将其他的衣服做好了,一共十八件,放在篮子里足足有一小篮子了。  松鼠凑过去,比量了下衣服,嘀咕道:“这我也穿不了啊,师父,你不会是在外面又养了一只松鼠吧?不对,哪家松鼠也穿不了啊……”  红孩儿看着这些衣服,若有所思的道:“师父,你这到底是给谁的啊?”  话音彩落,咸鱼哼哼道:“这都看不明白么?这不是给活人穿的,这是给死人穿的!”  此话一出,独狼、松鼠、猴子、红孩儿集体惊愕的看着咸鱼。  咸鱼撇撇嘴,心中却是格外的得意,看到没有?这就是活得久,见的广的好处!这些小屁孩再能打,再能嘚瑟,再能吃又如何?还不是一问三不知,啥也不懂?  于是咸鱼咳嗽了一声道:“我要是没猜错的话,你们这里也过寒衣节吧?”  方正一听,微微一愣,反问道:“你们也过?”  咸鱼哈哈大笑道:“果然,虽然两个世界不同,但是有些东西还是想通的。灵山也过寒衣节,到了寒衣节天下变冷,地府尤其阴寒。所以灵山都会送些衣服给地府的鬼们,让他们暖和身子的。但是你们这个世界,貌似也没有鬼啊,你做这个干什么?”  其他人也好奇的看着方正。  方正道:“明天就是寒衣节了,我们这里的寒衣节和你们那里的的确不一样。我们这的寒衣节和你们的寒衣节不太一样,我们的寒衣节的由来和灵山没关系。倒是和坊间的传说故事有些关系。”  听到方正要讲故事,小家伙们一个个的都好奇起来。  这大冷的天,也没人来,山上都被雪覆盖了,少了许多往常的乐趣。一个个的正百无聊赖呢,突然又故事听了,自然一个个的乐呵呵的。  咸鱼也坐了下来,他这家伙虽然如同一个老流氓一般,但是却最喜欢听故事。只不过这老家伙的坐姿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不是坐如钟,也不是冻如咸鱼笔直而立,反而是如同一摊烂泥一般靠在椅子上。方正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姿势眼熟,最后一拍脑门,心道:“这不是葛优瘫么?难道葛优也是跟咸鱼学的?这是咸鱼瘫?”  不过方正没时间和咸鱼追究这个坐姿的问题,而是讲起了寒衣节的事情。  寒衣节、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华夏四大鬼节。  不过相对于其他三个节日,寒衣节却显得有点不那么出名了,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寒衣节是个什么节,又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不过老一辈的人,对于寒衣节都十分重视,因为这一天,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第802章辩道与鱼(上)  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故前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日期不确定。  唐代将之推广到了民间,民间开始在这一天制衣孝敬父母,或者祭祀祖先。  到了宋代,宋代人认为九月的时候,天还没有完全冷下来,稍嫌早了些。于是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于是一代代传下来,一直传到了今日。  当然还有一种传闻,说是当年孟姜女的丈夫被征去修长城,眼看着入冬,天气转寒。孟姜女带着衣服千里送冬衣,结果等她送到了,丈夫却已经累死了。孟姜女心头悲伤,大哭于长城,上苍感动,长城崩塌,露出了他丈夫的遗体。  孟姜女将衣服给丈夫穿上让他在下面也能御寒。后世人将这一天称呼为“送寒衣节”。  当然这只是众多传说故事中的一个而已,故事多了,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故事,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天,是一个孝当先的节日,弘扬的就是孝文化。  寒衣节,俗称“十月一”、又叫“腊冥阴节”、“烧衣节”等,寒衣节虽然和其他三个节日并称四大鬼节,但是寒衣节又和其他节日不一样,这一天,是合葬、迁坟、烧纸等祭奠的节日,寒衣节里,人们要为亡人烧寒衣,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家人试穿;男人们则在这一天整理火炉,清理炉灶,烟筒,确保天寒地冻后能够有取暖的东西。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渐渐的也开始被忽视,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寒衣节的存在了……  说到这,方正也有些唏嘘感叹。他一直想不通,华夏文化博大精深,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优良美德都贯穿在这些传统的节日、风俗当中,这本是极大的好事。可是为什么到了现在,反而被世人越来越淡化了呢?难道真的仅仅为了一句反对封建迷信,弘扬科学文化吗?那么为什么外国的万圣节就能堂而皇之的成为欢庆的节日呢?这完全说不通么!  想到这里,方正就想到了春节,方正记得,有一次跟着师父去城里过春节,结果城里一不放鞭炮,二没有孩子玩闹的影子,甚至很多人家都不熬年夜了,也不吃年夜饭了。那感觉,就跟平常没多大区别……甚至,因为很多人离开城市返回农村过节,造成了偌大的一个城市里空荡荡的,街道上几乎没几个人,一个小区高楼林立,亮着灯的却没几家。那感觉……方正现在想想,那才是真正的鬼节呢!  以至于,直到现在,方正都对城市有着深深的排斥感,他不喜欢那种少了年味、人味的城市。因为那种感觉,只会让他觉得冬天更冷!反倒是农村更加热闹,家家户户一大家子团员,走家串门,孩子打灯笼,地上撒烟火……年味十足。  当然,这两年随着年轻人的外流,农村也开始萧条了。好在一指村因为一指寺的缘故,重新凝聚了人气,又开始热闹了起来。  不知不觉间,方正就想偏了,直到红孩儿叫他,他才回过神来。  “呃,净心,你刚刚说什么?”方正问。  红孩儿无奈的道:“师父,你刚刚想啥呢?我是想问你,这寒衣节到底咋过啊?”  方正一愣,随后笑道:“这也是一个祭祀先祖的日子,主要是天冷了,给先祖烧些衣服过去,让他们也能过一个暖和的冬天。”  “师父,我有问题!”松鼠举起爪子,叫道。  红孩儿瞥了一眼松鼠,嘿嘿一笑道:“你是不是想问寒衣节有没有啥好吃的?”  松鼠一听,张张小嘴,摸摸肚皮……  咸鱼不耐烦的道:“你有啥问题,你倒是问啊?”  结果松鼠摊摊爪子道:“呃,净心师弟帮我问了。”  咸鱼:“……”  方正无奈的摇摇头,这小东西,还真是脑子里全是吃啊!不过方正想了想,貌似寒衣节,还真有点好东西!方正笑道:“有,不过今天可不是寒衣节,明天起早!”  听到有好吃的,松鼠兴奋的跳了起来,其他的几个小家伙也来了兴致。  方正看着这一幕,微微摇头,还真是一群——小混蛋!  咸鱼见此,撇撇嘴道:“哼哼,还说什么孝道,祭奠先人,还不是为了吃啊。”  方正一听,眉毛一皱,这种想法可不能助长!于是方正敲了敲桌子,所有人都静了下来,方正道:“民以食为天,吃,本身并没有毛病,贪才是原罪。至于过节吃一些特色的东西,那也是有讲究的,可不是单纯的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咸鱼不信,道:“我咋觉得,就是一群人为了找个借口庆祝一下,胡吃海塞呢?”  方正白了他一眼,这种类似的言辞,方正还真看过。曾经有一个据说是什么专家教授的,就说华夏人喜欢过节,并不是真的为了过节,而是纯粹的喜欢找一个花钱、庆祝、玩的理由!所以华夏人对于过节情有独钟。  方正当时看了这篇文章,第一感觉就是找砖头,想拍死这孙子!  华夏五千年文明,到了他的嘴里,怎么就成了吃货文化、傻子文化了?  想到此,方正道:“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大意为: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尚有童谣为证:‘十月朝,看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那么,这是单纯的为了吃么?”  咸鱼张张嘴,道:“好像……是那么回事,但是你也说的是一个地方,代表不了全部吧?”第803章辩道与鱼(下)  方正见咸鱼还有疑问,淡然道:“十月一因为地域不同,节日也有所不同。这一天不仅仅是寒衣节,在往南的地方,这一天依然是丰收封地的时候,大家欢庆丰收。同时这一天也是一年一度的寒潮,天气冷下来后,人们需要吃一些应季节的东西暖身体。这才有了应节之食!这是养生之法,生存之道?这有错么?”  咸鱼吧嗒吧嗒嘴道:“好像……嗯,有点意思。”  方正继续道:“其实,自古以来,华夏地大物博,人们勤劳朴实,只要不逢战乱,几乎家家都有余粮。例如现在,家家富裕,或许有人贫穷,但是许多人已经到了想吃什么买什么,走到市场转三圈不知道吃什么的地步了。还至于贪嘴吃点应节之物么?”  咸鱼没吭声。  方正道:“因此啊,这应节的食物发展到了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物,一种脏腑需求了。而是成了一种文化!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正月十五吃元宵一般。到了这一天,就吃这样东西,潜移默化的告诉你,过节了!同时告诉你,这一天是什么节日,吃着应节的东西,想着节日带表的东西,活开心,活思先人。寒衣节,给先人烧去衣服,先人或许收不到,但是这也是一种敬逝者警生者的手段,这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孝道传承的方式!孩子们看着父母孝顺先祖,心中便有敬畏之心,更有效仿之心,潜移默化,代代相传,这就是孝道在节日里的传承。  应节的食物不见得最好吃,但是在那个时间吃,吃的就是节日,吃的就是过节的气氛,吃的就是一种古老相传的文化,吃的就是人们因为节日而相聚的喜悦!只有肤浅无知的人,才会将应节的食物当做消费品,满足口腹之欲的东西。”  说到这,咸鱼的脑袋都快打蜡到尾巴上了,只感觉一张老脸红彤彤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方正说到这,也知道说的差不多了,敲了敲咸鱼道:“你来自灵山,你是神仙,而这里都是凡人,你心中自有一种高傲,高人一等的感觉。但是你应该听过佛法,自然明白众生平等的意思,这意思可不是神通平等,也不是金钱平等,而是善之平等。人善向佛,人心到则成佛!都成了佛,你金钱万千,你神通广大,还不是一等视之?”  听到这里,咸鱼忽然起身,鱼鳍如同人的双手一般,合十见礼道:“阿弥陀佛,贫僧受教了。”  方正也起身还礼道:“阿弥陀佛。”  该说的都说了,方正看看时间不早了,招呼一声红孩儿下山去买明天寒衣节需要的东西去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没亮。  方正已经带着徒弟们来到了一指禅师的坟前,恭敬的上香,一个一个的轮过去。有了清明节、中元节的祭祀在先,一指寺的独狼、松鼠、猴子、红孩儿都已经知道祭拜的细节了。也不用方正赘述,一个个的做的十分到位。  咸鱼站在边上,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上去跟着拜。毕竟,他还不算一指寺的人呢……如此一来,他站在边上就显得有些尴尬了。于是,咸鱼干脆仰头望着天,仿佛这一切都跟他没关系似的,来遮掩自己的尴尬。  就在这时,咸鱼看到一个光头进入了他的视线当中,心道:“这是来嘲讽我的么?”  “去上炷香吧。”让咸鱼意外的是,方正拿出三炷香递给咸鱼,温和的道。  咸鱼一愣,问道:“我也能上香?”  “去吧。”方正道。  咸鱼眼睛一亮,心头也是一暖,自己终究没有被完全排斥在寺院之外,感动啊!咸鱼也不废话了,接过香就去上了,然后站在那嘀咕道:“哎呀,小老弟啊,听说你还没活到一百岁就走了,真是可怜啊。你看看我,我都活了……”  方正见咸鱼说了好几分钟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看这架势,这是要聊到天亮啊!  在古代,寒衣节祭祀和其他的节日不同,这一天都是天没亮的时候祭祀。祭祀先祖宜早不宜晚,到了后来有了转变,就是中午祭祀。因为这一天本就是鬼节,阴气重,选择中午阳气最旺的时候可以压制阴气,对人比较好,尤其是那些身子骨弱的,更会选择中午。如果中午没时间,那就只能上午了,选择下午,那是不得已的情况下的选择。不过方正一直都跟一指禅师选择天没亮祭祖,所以也就习惯了。  “咚!”咸鱼还没啰嗦完呢,脑门被方正敲了一下。咸鱼怒道:“干啥?”  “让你上香,不是让你聊家常,排辈分的,说完了,就让开。”方正道。  咸鱼哼哼两声,让到了一边。  方正点上火,拿出衣服,一边说着让一指禅师收衣服收钱,一边一件一件的烧了,随后又烧了些纸钱……  等一切完事了,天也快亮了,叫上猴子,两人去敲钟击鼓,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太阳跳出地平线,方正也开始忙乎了,昨天买了些面,在后厨揉好了面团,擀平了,然后折叠起来,用刀切成细丝,这就是东北农家常吃的手擀面了。开锅,入水,烧的沸腾起来,洒上点竹笋,放上点油盐,随后下入面条。  面条入水,如同一条条银色的小龙一般,在锅里驾驭者气泡祥云上下翻腾。  边上的松鼠咽着口水,盯着锅里,问道:“师父,这就是寒衣节的食物么?”  方正笑道:“是的,寒衣节不同地方吃的也不同。在咱们这,吃面条的多,而且,咱们寺院目前也只有这个了。”  松鼠倒是不嫌弃,来了寺院这么久,吃过饺子,吃过馒头什么的,但是面条,还是头一次吃。  面条熟了,方正捞出来,一人一大碗,却又不让大家动手拿。随后方正拿出一把青菜洒进锅里,开水一烫,青菜瞬间被烫的嫩绿嫩绿的,随后被捞出来,放入碗里。最后,方鸿智能一人一勺酱油浇上去,一碗清汤面就出炉了。  松鼠看着眼前的大碗,只觉得这碗里的东西格外的好看,白的面条配上绿色的青菜,再加上没有拌开的酱油,那画面美极了。仰头看着方正,问道:“师父,能吃了么?”  结果一抬头,发现方正已经端着碗,吃上了!  松鼠再不客气,拿起他那个专属的小碗,开心的跳下了灶台,跑桌子上吃去了。  寒风刺骨,但是吃上一碗热汤面,仿佛可以将所有的寒气都挡在外面,一时间,这大冷的冬天也不冷了。唯一不妥的是,这一指寺的后院,尽是吸溜,吸溜的吸面条和喝汤声,打破了寺院的宁静和格调……  吃了早饭,方正站在山顶上看着山下,山下的村民们也都纷纷起床了。他们不选择天没亮之前祭祖,而是选择中午祭祖,所以一般不会起的那么早。听着鸡叫,人声,方正摸摸下巴,嘀咕道:“也该出去走走了。”  说完,方正回到了一指寺里,将徒弟们都叫来,说了要出去的事。  红孩儿刚要举手,却听一声大喝:“我去!”  只见咸鱼跳到了桌子上,大叫一声。咸鱼虽然活的久,但是,哪怕是在灵山上,他也就是在灵山的池子里泡着,也没出去走过。好不容易出来了,听说能下山溜达,顿时眼睛都开始放光了!仿佛是一个蹲了万年监狱的家伙,即将活的自由似的。那眼神,扫过众人,颇有一种,谁敢跟我抢,我跟他拼命的架势!  别人怕他,红孩儿可不怕他,哼哼一声道:“我还要去呢!”  咸鱼一看是红孩儿,顿时有点萎了,他就纳闷了,既然把他派来了,干嘛还弄一个这么凶的家伙在这!心中凄苦的道:“既来鱼,何来熊孩子!”  既然硬的不行了,咸鱼直接扑过去,抱着红孩儿的大腿,哇哇大叫道:“净心啊,这次你就别跟我争了,你是不知道我有多苦啊。活了不知道多少年,就米离开过那巴掌大的鱼塘,好不容易能出去了,你就让我出去看看吧,呜呜呜……”说到后面是声泪俱下,我见犹怜。  松鼠见此,跟着抹着眼泪,拉着独狼的耳朵擦着鼻涕。  独狼一巴掌将他拍在地上,后腿一蹬,直接用雪把松鼠埋了。  红孩儿看着咸鱼那样,这次不像是演戏,至少有七八成是真的。看到这里,皱眉道:“这得看师傅咱们说。”  咸鱼立刻就要冲向方正,方正瞥了一眼红孩儿身上被蹭了一身的鼻涕眼泪,赶紧叫道:“你别过来!”  咸鱼瞬间停在原地,可怜巴巴的看着方正,委屈中还带着几分坚定,仿佛再说,你不让我去,我就蹭你一身!还吐你一身老痰!  方正也看出来了,这咸鱼是真的憋坏了,心头一软道:“既然如此,这次就带咸鱼下山吧。”  此话一出,红孩儿摊摊手,咸鱼却乐的跳了起来,变魔术似的,手里多了一根拐杖,那拐杖愣是让他玩出了花样来:“哈哈,太好了!”  方正抬手给他一巴掌,叫他安分点,然后正色的道:“带你下山可以,但是贫僧有个要求。”  “啥要求?只要带我下山,别说一个,十个都行!”咸鱼兴奋地叫道。第804章须弥空间  方正道:“很简单,下山之后,你给我装咸鱼!只能看,不能动,不能说!有什么事,回来再说!”倒不是方正为难他,而是这咸鱼一看就是万年老油条,下了山真要是乱来,惹的麻烦肯定不小。方正这么怕麻烦的人,自然是先打好预防针了。  咸鱼一听,顿时愣住了,疑惑地问道:“意思是,我只能装一条干硬的咸鱼,啥也不能干?”  方正白了他一眼道:“你作为一条咸鱼,你都上岸了,你还想干啥?你也别嫌弃,贫僧作为一个和尚,带着一条咸鱼满街走,都没说啥呢?”  咸鱼想了想,貌似是这个道理。任谁看到咸鱼,第一个感觉就是吃的,一个和尚吃咸鱼,吃肉?这的确有点毁形象。既然方正为了带他下山都受这种委屈了,他自然也干脆的回答道:“好,我答应了!”  说完了,方正的目光落在了咸鱼手里的拐杖上,这拐杖他看到好几次了。而且咸鱼每次拿出来都是一挥手就拿出来了,但是咸鱼的法力明明被封了,怎么还会有这种神通?这拐杖究竟藏在哪了?  想到此,方正就问了。  咸鱼一听,顿时得意的道:“你们真以为我在佛祖面前听道那么多年是白听的?哼哼,别的本事不说,一手袖里乾坤还是有的!”  “吹牛逼!你不就是带了个须弥空间么?还袖里乾坤,你咋不说你会斗转星移呢?”红孩儿毫不客气的揭穿道。  咸鱼一听,老脸一红,吹须子瞪眼睛的道:“你这孩子,就不能闭嘴么?”  眼看着两个家伙要吵起来了,方正赶紧打断两个人的话,免得事态升级,影响了和谐环境。  方正问道:“须弥空间?这是什么?神通?还是法宝?”  红孩儿道:“须弥空间和袖里乾坤一样,都是神通。不过我说的须弥空间,是指将这神通固化在某件物品上,形成的法宝。要我看,这咸鱼身上必然有一件附带须弥空间的法宝,否则他根本没地方藏拐杖。”  “没有!我啥也没有!”咸鱼早就看穿了,这寺院里的和尚不像和尚,弟子不像弟子。要不是莫名其妙的被扔了过来,他完全有理由相信,这尼玛就是一个妖怪洞府!有宝贝,必须藏着,否则肯定被抢!这就是他内心深处的想法,所以打死他都不带承认的!  方正看着这老无赖,一副警觉,怕被抢的样子,摇摇头道:“你这咸鱼这么快急着拒绝干啥?说得好像贫僧会抢似的。”  “呵呵……”咸鱼干笑两声,摆明了,就是不信任方正。  方正举手道:“贫僧方正在此发誓,绝对不抢咸鱼的法宝!若违背此誓,嗯……让我当不了和尚,踢出佛门!”  方正喊完了,咸鱼还没吭声,系统先说了:“这样就想还俗?你这誓言无效。”  方正哑然……  咸鱼可不知道方正一生的理想就是还俗,咸鱼在灵山接触的所有和尚,都恨不得早日成为佛祖,谁要是被踢出和尚队伍,那一个个的,比死还难受呢。所以他下意识的以为,方正也是一个十分重视和尚身份的和尚,所以才发这种毒誓。所以,对于方正这个誓言,全寺院当中,就他信了。  咸鱼沉默了一会,道:“这的确是须弥空间,不过这是一种固化神通,神通就在我身上的鳞片上。”  方正一听,和红孩儿等人对望一眼,然后笑了:“哦?你这鳞片中有多大的空间?”  咸鱼看着方正这笑容有点古怪,留了个心眼,连忙摇头道:“不大,就能塞个拐杖。”  方正信他才有鬼了,拍了拍咸鱼道:“贫僧虽然是个凡人,却拥有天眼、慧眼等神通……”  方正耍了个心眼,他说天眼、慧眼,这两门神通他的确会,所以不算撒谎。加了个等,也没错,毕竟方正还会一梦黄粱等其他神通呢。但是组合到一起,落在咸鱼耳朵里,那就不一样了。咸鱼下意识的觉得,这等的意思,一定是也是其他神眼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其中就有看透人心,辨别真假的神通在里面!  咸鱼以为方正是在暗示他,我已经知道你在撒谎了,你跟我撒谎没用。  咸鱼看着方正,方正看着咸鱼,对视了一会,咸鱼终究是万年老油条,心说:“管你知不知道我是不是在撒谎,我就撒谎了你能拿我怎么着?”  于是咸鱼摇头道:“我说的是真的,里面真没地方了。”  方正笑呵呵的看着咸鱼道:“既然如此,那好吧。净心,去给为师准备点东西来。”  “师父,准备啥啊?”红孩儿问。  方正想了想,道:“准备点吃的,出去了不能饿着。还有,准备一个黑不包裹,至于其他的么,为师自己去弄。”  说完,方正回到了禅房里,从柜子底下翻出了一双好多年没洗过的旧鞋子,不碰还好,这一拿出来,好家伙,那味儿啊,瞬间弥漫了整个屋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