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万人嫌厨神试图摆烂格格党 > 第173章(第2页)

第173章(第2页)

中式餐厅讲究饭前先喝汤,炖汤入口,就算今天下雨有些阴冷,喝了之后,身上都有些暖融融的。

这是小盅炖汤,万幸的是负责汤的那位厨师没有跑路,所有店的汤是按时按点炖上的,石斛花旗参乳鸽汤是店里的拿手汤品,入口馥郁,补身的药味却处理得很淡,香味更加浓郁。

然后,便是前菜。

前面两道是灯影牛肉丝和一道凉拌菜芝麻春笋豆芽,店里内部人清楚,其实这两道菜被稍微调整了顺序,保证可以按时上。

灯影牛肉丝本来就是冷吃的小吃类,是之前就做好的,有没有厨师都不打紧,拿出来装盘就可以,凉拌芝麻春笋豆芽更是简单,主要是食材新鲜,焯熟了调个料汁的事情,厨房经过培训的帮厨都能做。

这一盅汤和这两道前菜入口,在座的客人神色明显不一样了。

炖汤暖身暖胃,灯影牛肉丝鲜香麻辣,配一口凉拌菜,这个季节吃春笋最好,一口脆爽,更是开胃,锦天荟虽然定价不低,但这个味道,比一些人均上千的高端中式餐厅不遑多让。

“不愧是厨师大赛出来的!”在场的客人夸道,“姜总也是用心,我尝着还有之前宫宴的味道,果然做餐厅这件事还得是他来啊。”

夸奖是好事,但这会儿,客人对接下来的菜期待感更高了。

一直跟着流程的温淇非常清楚这一点。

即使那边上菜的服务生带着微笑按时按点端着餐盘上来了,他还是忍不住有些紧张,不仅手心冒汗,连后背都起了薄薄的一层汗。

等到这第四道菜上桌摆在每一个客人面前,并不是原定的蒜泥白肉,却是一道精致的小点,一层薄酥饼,一层酸奶油,最上面的是满满当当的一大勺子的……鱼子酱?

鱼子酱是贵价食材,但对这些客人来说常见。而且这种吃法是经典吃法,简单的食材能突出食材本身的味道,吃得出来鱼子酱品质不错,小点很好吃,但随之而来便有新的问题。

“我记得,锦天荟做的是以陶大厨拿手的川菜为主的中餐吧?”席间有客人看了看,并未动手,开口道,“这鱼子酱可不能算。”

就算下面的饼用的是中式酥饼不是法式小饼,但这毕竟是以鱼子酱为主的一道菜,出现在这里好似有些不合适,哪怕这种食材再贵也说不过去。

这时候,已经给客人们上完菜的服务生领班早有准备,适时开口解释。

“锦天荟当然是中餐,这不是国外的鱼子酱,”她道,“这是产自咱们雅安的鱼子酱,是国产最好的一批,特别送过来请大家品鉴。”

国产?

听着这话,在场的人又细细尝了尝,诧异道:“你这真是国产的?”

领班点头道:“确实是。大家或许不知道,雅安的鱼子酱目前销量排名全球第二,这也算得上是陶大师傅的家乡菜。”

确实,哪怕在场多位美食评鉴家都不知道原来国内有这种昂贵的食材产出,而且仔细尝起来质量不错,和国外那种按克卖贵如黄金的相比很是接近,但价格却没那么高。

放在锦天荟这种中端餐厅内,标注产地,确实有一点其他餐厅里没有的特色。

曾荣尝完之后,在这时候点了点头,开口道:“有点意思。”

在场的客人都觉得这是店里设计好的巧思,倒也说得过去,现在的餐饮行业许多菜式是博采众长,做的是融合菜,有中西合璧的意味,产自雅安的鱼子酱没办法临时找过来,但只有糖厂这边的自己人才知道,这还真是临时加的。

这食材是陆白屿带回来的。

这原是生鲜线打算主推发产品之一,陆运全国去找供应链合作,充实自营的资源库,除了那些出了名的大生产商,还有就是这些许多人不知道的有些小众的食材,也被陆运的人一概顺便谈妥了。

像鱼子酱这种贵价产品,做好了利润非常高,且还有和当地政府合作发展产业的背景。

这些资源还没有正式上市,但随着这回陆白屿一起回来的有一小批样品,刚好可以拿来应此事的急。

不仅有特别的噱头和说法,最重要的是,这道小点相对于蒜泥白肉来说简单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