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北朝帝业衣冠正伦txt百度网盘 > 北朝帝业 第671节(第3页)

北朝帝业 第671节(第3页)

徐度本身乃是畿内人士、并非三吴豪强,其家也算世代经营货殖商贸,从如今南陈内部以利益划分的派系而言,他应该属于亲近大唐的一派。

事实也的确如此,徐度虽然坐镇京口,但无论是与江北的广陵,还是与上游的历阳等地都互动密切,买卖做的非常大,往返横江的舟船中,十之二三都与徐度有关。

不过由于之前陈蒨在建康执政的时候,徐度态度比较暧昧,与陈蒨之间还存在着一些隐秘的勾结,所以陈昌对其也不敢过于信任。而且由于徐度早在他父亲那时便长期坐镇京口,陈昌对于京口方面的军政事宜也难以插上什么手,对于徐度的态度自然也就更加的有所保留。

然而如今陈蒨已经是越来越过分,让陈昌这个皇帝在国中都快要沦为一个笑柄了,为了能够切实有效的打击到陈蒨,陈昌便也开始积极的拉拢徐度,不断的派遣使者前往京口,给予徐度各种丰厚的赏赐。

徐度那里虽然对此也是反应热烈,接连上表谢恩,言辞恭敬恳切,可是却一直不肯涉及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对于陈昌的各种试探统统避而不谈,可见其人大概也不认为陈昌拥有能够彻底解决陈蒨的能力,故而不愿在局势尚未明朗之前便明确站在陈蒨的对立面上,故而南陈的时局也仍是如同一汪死水一般乏甚涟漪变化。

可是随着唐使过江抵达建康,将大唐皇帝陛下的意思向南陈君臣们转达一番之后,原本停滞不前的时局顿时便又激烈的变化起来。

唐国势大

一艘大舰缓缓的停靠在覆舟山北面码头,一队甲兵簇拥着一名身着时服、手持拐杖的中年人缓缓行下舰船。

陈主陈昌早已经在覆舟山等候了好一会儿,这会儿见到目标人物出现,本来有些焦躁的神情转为镇定,他本待起身行出幕下、上前相迎,但在行出了两步之后却又停了下来,转以一种故作从容的姿态站在原地等待对方走向自己。

从舰船上走下的中年人便是南徐州刺史、京口镇江徐度,皇帝出幕而后又退回的动作被其收于眼底,心中不由得暗自一叹,只觉得虎父犬子,国运怕是难如其名。

如今南陈国势衰弱,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作为国主的陈昌在登基以来凡所作为俱乏善可陈,无疑也是难辞其咎的,而且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须知先主陈霸先当年立国之时同样艰难有加,局面凶险更甚今时百倍,但仍然率领一众忠勇部属再造南朝国运。如今的陈昌不说在国事方面有多么追及其父的惊艳表现,单单在待人接物方面都根本没有一个清晰的头脑和高明的手段。

就拿眼下来说,徐度作为方镇入朝,身为国主的陈昌在礼节上根本不必亲自来迎。既然来了,那自然也是想要表示出对徐度的重视和亲近,但在徐度登陆之后却又吝于相迎,一副傲慢姿态。

从台城至此上万步都走了,结果却吝惜这临了几步而使前功尽废,非但没有让徐度感受到多少身受礼遇的快感,反而直观的见到了皇帝对他确是心存芥蒂。

“如果临川王在朝,局面会不会有所好转?”

徐度仰望覆舟山上那气派的皇帝仪仗,脑海中忽而闪过这样一个念头,旋即便又暗叹一声。

临川王才干风采虽然同样也难企先主,但起码也是在身处危难之时有所表现,能力也经受住了考验,唯一可惜的是他并非先主血嗣。而今上背后又有着来自唐国的强势支持,加上先主遗泽,虽然才具不配,但同样还是稳稳的坐在了这个位置上。

徐度此番入朝,也与陈昌之前的各种拉拢示好关系不大,主要还是听闻唐国将要再次向南面倾注大量人力物力以干涉地方情势,故而想要入朝来探听一下唐国此番的真实意图。

毕竟他所坐镇的京口与淮南仅有一江之隔,如果唐国在统一北方后准备加大对南方的干涉力度,那么他也免不了要首当其冲的遭受影响。正逢眼下朝廷对他的态度尚算和蔼,想要拉拢他制衡临川王,所以他便借此机会来看一看风向如何。

在距离皇帝行幕还有十几丈的时候,徐度便丢开了手中的拐杖,一瘸一拐的趋行入前作拜道:“臣徐度叩见主上!前者风痹缠身、足痛难行,未能入朝来拜,今者身弊转缓,便即来朝,还请主上见谅老病庸臣!”

陈昌对徐度之前的各种推诿态度的确是心存不满,而今其人迫于朝廷借势于大唐不得不来朝,让他心中既感觉几分快意,又觉得有些愤懑,他堂堂一国之主,竟然需要借势外国才能指使得动麾下臣子,这无疑让他大失颜面。

可是此时见到徐度病痛缠身却还努力维持一个谦卑恭顺的姿态,这又让陈昌心中大生满足感,看来这些开国元老、方镇强臣们对于他这个主上也并非全无畏惧,往日里的一些误会龃龉,往往还是沟通不够充分才产生的。

“徐公不必多礼!如今南徐军政重任一应委公,臣前问询也只是想请教一番治国良计,为国为朕,徐公都要谨慎的保重身体啊!”

心中怨气消散些许后,陈昌的态度也变得亲切随和起来,他上前一步,俯身搀扶起了仍然深拜在地的徐度,并抬手示意身后手持麈尾的侍从入前为其掸去衣袍上的尘土,并着员抬来肩舆,君臣一前一后、相谈甚欢的返回台城。

今天的台城相较往日气氛显得更加热闹活跃,不只是因为徐度的入朝,更在于朝廷已经在着手准备发兵平定南川岭表变乱的事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