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听到这里,深吸一口气:所谓的四人,是你们二人,再加上张安世和丘松不,丘松不是,他是半道入伙的。 另一人是谁 这就不知了。 朱棣虎目猛地一张:张安世没说 他说有一位老兄,是他大哥,他说这老兄可厉害了,就是凡事爱较真,性子有些怪异,还有…嘴巴不干净……… 还有什么朱棣呼吸越来越重,这……莫非是朕吗 还有什么朱勇念着,一时间皱起了眉头,似乎努力地回忆着什么。 朱勇想了想,终于道:他说那老兄对吃屎的问题情有独钟。 朱棣身躯一颤,蚕眉一竖:入他娘的,他又开始造谣滋事! 朱勇吓了一跳,又慌忙地蜷缩起了身子。 朱棣深吸一口气,他觉得自己骂娘显得很没有风度,何况……骂的还是一个少年。 那位老兄……占了多少这买卖的好处 朱勇道:一半。俺也觉得费解,可大哥……不,张安世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朱棣眼眸微张,目光炯炯地看着他道:是那个码头上的买卖 刹那之间,朱棣才知道,原来自己真错怪武安侯了,武安侯真的千古奇冤。 他猛地想起张安世曾问过他的名讳,他当时为了敷衍张安世,便随口将武安侯的名讳念了出来。 当时,朱棣也不过一时兴起,随口敷衍罢了,并没有当一回事,这事早已忘了。 可如今他才知道,那武安侯竟就是自己。 是啊。 朱棣瞪大了眼睛,呼吸开始粗重:这岂不是说……岂不是说……那一个月有三万两银子纯利的买卖……一年就是近四十万两纹银,若是拿去一半,便是二十万两真金白银 这绝对是一个十分骇人的数字。 大明以农立国,主要的税种乃是田赋,收的是粮食税。 可真金白银……实际上是岁入是很低的,这也是为何无论太祖高皇帝还是朱棣,都选择不断地印大明宝钞来解决问题的原因。 那么这二十万两银子的岁入,放在国库虽然占比不多,可如果是内帑呢 国库是国家的收入,皇帝很难挪用,可内帑则是皇家的收入,是朱棣可以用的! 若是这钱充入内帑,那么绝对算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朱勇则是想了想道:三万两这个……臣只负责打人,经营的事也不懂,俺爹…… 你爹也知道朱棣一愣,不过很快,他想起了什么:当初你爹曾来见过朕,说张安世……对了,难怪你爹此后了就没有了回音,这个老狐狸! 啊……这……朱勇张大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不过现在,朱棣没心思计较这个,他站起来,步步紧逼道:你继续说。 臣不知道呀,这个只能问大哥了,大哥天文地理,什么都懂。 朱棣稍稍平复了心情,用一脸嫌弃的眼神瞥了朱勇一眼,虎着脸道:你们三人,知罪吗 朱勇和张軏忙道:知罪了。 丘松歪着脑袋想了想,吸了吸鼻涕道:知罪! 朱棣道:那就再反省几日,哼! 说罢,背着手,便疾步而去。 出了刑部大牢,亦失哈和数十个侍卫以及典狱官在此恭候,一见到朱棣,便要行大礼。 朱棣道:不必如此了,备马。 亦失哈上前,轻声道:陛下……这是…… 朱棣道:去码头,就是那个夫子庙的码头。 陛下。亦失哈颇为担忧:天色已晚。 朱棣等那侍卫取来了马,轻车熟路地翻身上去,跨在高头大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亦失哈:天再晚也要去。 说罢,已率先骑马而去。 亦失哈不敢怠慢,忙和其他侍从都骑上了马,朝那夫子庙方向去。 ……………… 夫子庙码头这里。 此时,依旧还是行人如织,有来往的客商,有搬运货物的脚力,有维持秩序的胥吏,偶尔还有几声孩子的哭声。 偶有僧人和道人路过,或是赶路的书生,僧人和道人往往面带温和,宠辱不惊,而穿着纶巾儒衫的书生则大多踌躇满志。 当然更多的,还是或赤足亦或穿着布鞋的寻常百姓,他们行色匆匆,神情紧张。 靠着夫子庙码头,是一个二层的小楼。 此处已被张安世租赁了下来,打出了‘兄弟船业’的匾额。。 张安世是最讲义气的,永远将兄弟挂在嘴边,也放在心底,便是这招牌,也以兄弟冠名。 这是让自己时刻继承三个兄弟的遗志,不,继承他们的精神,要好好地苟活下去。 此时,这兄弟船业里,人声鼎沸。 所有的汉子,取了簸箕和箩筐,将堆积如山的铜钱和碎银统统收拢起来,而后七八个账房,开始进行结算,随即再将银钱入库。 古代最不方便的,就是货币问题。 当然,也不是没有方便的货币,比如说宝钞,不过……却无人敢问津。 因此银钱入库,入账和支出,反而是张安世最头痛的问题。 张安世已在这儿呆了足足一天了,此时夕阳西下,晚霞如火,烧红了半边天,可张安世还是不敢离开,因为这银子不彻底结算入库,他不放心。 这可是一个月来的所有盈利,不盯着怎么成。 他心里哀叹,若是自己兄弟在,三凶只需横眉冷对的伫在这里,哪一个账房和伙计敢偷偷藏钱 偏偏兄弟们吃了牢饭,眼下也只有自个儿在这里盯着了。 一枚枚的铜钱,用草绳窜起,一千枚一贯。 所有的碎银,统统上秤,记录数量。 之后,这些银子都要重新熔炼成元宝,再进行封存。 而雇请来的帐房,不少都是朱金帮忙找来的,没办法,突然大规模的结算,张安世对这方面的经验不足,只好委托朱金了。 反正朱金现在见了他,就好像老鼠见了猫,从他身上挣了钱,都觉得夜里睡不着觉,张安世对此人还算放心。 他坐在椅上,假装喝茶,实则却是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这里的每一个人,防止有人偷偷藏了钱去。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哒哒哒…… 哒哒哒…… 马蹄声止住。 随即,有人落马,紧接着便是急促的脚步。 片刻之后,一个人便如小山一般,出现在了大门口处! 不是朱棣是谁 朱棣顾盼着进了小楼。 张安世一看,腿又开始软了。 不知从哪里来的毛病,现在看到朱棣腿就软。 见……见过…… 朱棣眯着眼,看着张安世,立即道:见过本侯爷吗 张安世恍然大悟,立即笑嘻嘻道:武安侯 朱棣颔首。 这武安侯三个字,还是让楼中的伙计和帐房们诧异地抬头,偷偷瞄过来。 这些人都是三教九流之辈,当然知道兄弟船业的东家肯定不简单,但是万万没想到,竟还是一个侯爷。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这已是高高在上,自己一辈子也攀附不起的存在了。 张安世立即殷勤起来,围着朱棣开始团团转:来,侯爷……您喝茶,哎呀,侯爷您这身子骨……可真是矫健。我坐在这里的时候,还在想,怎么我眼睛老是跳,莫不是要遇大贵人转眼……你就来了。 朱棣:…… 想到张安世不久之前还不可一世,动辄对自己骂娘,转眼之间,又可怜巴巴的样子,朱棣深吸一口气,道:这里头有一半是俺的买卖 张安世在这上头倒是实诚,没有半点犹豫就道:对呀,当初我们不是说好的吗你给了我银子,后来我说咱们一起做买卖,契书上就有,我还请了保人,签字画押过的。 朱棣满脸通红,兴奋地搓手道:没想到你竟还有这份义气,这一点倒是和俺很像。 这当然。张安世挤眉弄眼道:要不咱们怎么是……亲戚呢。 朱棣看了看周围,不由道:这是在做什么 张安世道:结账。 结账 这不正好买卖一个多月了吗,月末要将帐清一清。 朱棣随即,目光就落在了那堆积如山的金银和铜钱上头:这……便是…… 是。张安世斩钉截铁。 这可是皇帝啊,他娘的,没想到这一次真赚大了,自己居然和皇帝一起做了买卖。 当初张安世执意要让这个‘武安侯’来做大股东,其实理由很简单,他深知皇亲国戚做买卖在这个时代是犯忌讳的事,就算不犯忌讳,那也会被人瞧不起。 可上头有一个老兄挡着就不一样了。 更何况他现在还不是国舅嘛…… 在永乐朝,最拉风的就是那些北平府出身的勋臣,有这些人给他遮风挡雨,看上去好像银子少赚了,可实际上……能赚钱的机会多的是。 张安世所考虑的不是赚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安全的问题。 可现在……这大股东成了永乐皇帝。 朱棣显然激动无比。 即便是朱棣,也是第一次见着这堆积如山的金银和铜钱。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我的姐夫是太子更新,第六十七章:真相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