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哈哈笑,张子曜一阵无语。
最后张子曜通过了考验,也顺利的把夏莹娶回了家。
转眼,顾思晴在电视台干了两年多了,台长跟她谈话,想让她转到台前做主持人。顾思晴想也没想就拒绝了,而且跟台长提出了辞职。
台长怎么都没有想到顾思晴辞职,不想当主持人就不当吧,怎么能说辞职呢?
“其实我一直的理想是当职业作家。”顾思晴认真的跟台长说:“很感谢这两年台里给我的帮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素材。
台长很想挽留,但顾思晴很坚持,最后还是办了离职手续。虽然离了职,但她还是没能闲下来,因为她的小说《知途》已经完结,要出版了。
这次她还选择在信诚出版社出版,毕竟一直合作,而且这些年信诚出版社发展的很好,同时也在扩展海外业务。顾思晴看重的就是他们海外业务这一点。
华国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却很少在国际上获奖,原因之一就是国内的书很少翻译成外文出版。顾思晴想让自己的书,以及国内优秀的作品走出国门。
:有没有感觉快要完结了?
还是稳扎稳打的好
华国的文学,先不说古代的诗词歌赋,就说近现代,也出了很多大家,完全是可以和国外那些获得过诺奖的作家媲美。
但这么多年,华国的作家没有一个得过诺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内的很多文学作品没有翻译成外文,或者有些作品即使翻译成外文了,但翻译过去之后,没有了原来的味道。
文学翻译是个难度很大的工作,因为翻译者要熟知两种语言文化,才能很准确的翻译出来该有的味道。
《知途》,顾思晴打算自己翻译。对于这本书,她现在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在连载期间,无论是读者还是文学界的人,都给了不低的评价。
而这些年,她对国外得很多文学都有研究,别的语言不说,翻译成英文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此刻,顾思晴正在跟信诚出版社的薛元明和许宏文谈《知途》出版的问题。都是老朋友了,相关的流程都不用说,而且这次他们给了很高的版税。
“你想翻译成外文的话,可以同时几个语种同时翻译,这样到时候可以同时在多个国家发行。”薛元明跟顾思晴建议道。
顾思晴想了想,最后还是道:“还是先翻译成英文,试试水吧。”
毕竟
牙差点没咬碎
顾思晴想吃私房菜,两人就开车到了市区的一家私房菜馆。进了饭店,顾思晴还跟韩正平说:“是不是应该给家里人每人送一部这样的手机。”
韩正平嗯了一声,“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周围的人都有。”
“终于可以把那个大砖头淘汰了。”顾思晴又跟韩正平道。
说这话,就见迎面走来几个人,顾思晴都认识,凌平英和文学界的几位大佬。这几位大佬,顾思晴虽然平时没有打过交道,但参加作协活动的时候,见过。
顾思晴愣了一瞬,然后主动跟几位大佬打招呼。虽然不熟悉,但主动打招呼是对人家的尊重。说起来他们也没有什么矛盾。
寒暄了几句,顾思晴他们就跟着服务员进了一个包间,凌平英和戚信厚跟几位大佬进了另一个包间。坐下后,凌平英说:“小小年纪做事情不给自己留后路,顾”
“严老,你们想吃什么,随便点。”戚信厚打断了凌平英的话。
这次见面,顾思晴客客气气的,说话的时候对几位大佬尊重的很,明显人家做的没有一点瑕疵,凌平英却在这个时候说顾思晴的不是,就显得她小肚鸡肠了。
几位大佬,对凌平英近几年的行为,也有些看不上眼。但毕竟之前的交情还在,就都没有说什么,当做没有听到她的话。
点了菜,凌平英就拿出几幅画让大家鉴赏,鉴赏后直接送给了几位大佬。清远文学奖评奖在即,凌平英送画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明白,所以几位大佬都没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