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国程,工部之勘探计划,三日之内,孤,要看到最终的成文!”
李承乾开始下达一道道具体而明确的命令,展现出了惊人的行动力。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此事已成定局之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
出列的,是太子少师,李纲。
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是太子的老师,也是以刚正不阿,死守礼法闻名的当世大儒。
他颤巍巍地走到大殿中央,对着李承乾,深深一揖。
“殿下。”
“李师请讲。”李承乾对他,还是保持着足够的尊敬。
李纲抬起头,老眼中,充满了担忧与不解。
“殿下兴修水利,以工代赈,老臣,亦知是利国利民之善举。”
“但,老臣有一事不明。”
“殿下为何要以‘东宫’之名,发行那所谓的‘债券’?又为何要将总司衙门,设在这东宫之内?”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严厉起来。
“殿下!您是国之储君,非是朝廷之宰相!储君之责,在于修身养性,体悟圣人之道,而非插手具体政务,与百官争权!”
“您如今,将户部、工部、吏部之权,尽揽于东宫一身,这……这与另立一个‘小朝廷’,有何区别?!”
“此事若传扬出去,陛下会如何想?天下人,又会如何想?”
“恳请殿下,三思而行!将总司衙门,交还尚书省管辖,以避‘储君干政’之嫌啊!”
李纲这番话,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刚刚还热火朝天的气氛之上。
他提出的,是一个最敏感,也最致命的问题——权力逾制!
这也是所有世家官员,心中最想说,却又不敢说的话!
瞬间,大殿之内,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李承乾的身上。
他们想看看,面对自己老师这番近乎“指责”的“忠言”,这位权势日重的太子殿下,将如何应对。
这,是新旧观念的交锋,更是储君权力边界的第一次公开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