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小说

火绒小说>煤镇少年 > (第1页)

(第1页)

《煤镇少年》第一章

煤镇的冬天总是来得特别早。才十一月初,北风就已经裹挟着细碎的煤渣,呼啸着穿过镇子每一条街道。秦立山站在镇口的老槐树下,看着远处已经停工的煤矿井架,黑黢黢的轮廓在暮色中像一只沉默的巨兽。

立山!回家吃饭了!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秦立山转身,看见母亲裹着那件穿了五年的棉袄站在路口,风吹乱了她鬓角的白发。

来了,妈。他小跑过去,接过母亲手里的菜篮子。篮子里只有一把蔫了的青菜和半块豆腐,轻得让他心里发酸。

三年前,煤镇还不是这个样子。

那时候,运煤车日夜不停地穿梭在镇中心的主干道上,卷起的煤灰让整个镇子都蒙着一层黑色。秦立山的父亲是煤矿的技术员,每月工资加奖金能拿到八千多,在2008年,这在偏远小镇已经是非常可观的收入。他们家是最早买液晶电视的,秦立山脚上的耐克鞋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咱们煤镇啊,地底下全是宝。父亲常常在饭桌上喝着小酒,满脸红光地说,就咱们矿,至少还能挖五十年!

秦立山记得,那时候镇上的馆子总是人满为患,新开的KTV夜夜笙歌,连省城来的商品都第一时间出现在煤镇的商店里。他的梦想是考上省城的大学,学成后回来帮父亲管理煤矿——父亲说过,等矿长退休,那个位置八成就是他的。

然而一切在2016年那个春天戛然而止。

国家新政策,环保不达标的小煤矿一律关停。父亲那天回来时,整个人像被抽走了魂,咱们矿。。。在名单上。

短短三个月,煤镇的经济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煤矿关了,运煤车不见了,镇上三分之一的店铺拉下了卷帘门。父亲的补偿金只拿了六万块,而母亲的类风湿却在这时突然加重。

立山,妈跟你商量个事。晚饭时,母亲把唯一的煎蛋夹到他碗里,你爸。。。去山西下矿了。那边还有私人煤矿招工。

秦立山的手停在半空。山西,那意味着一年最多回来两次。

你马上高考了,妈不想影响你。。。母亲的声音越来越低,但家里现在的情况。。。

我知道。秦立山打断母亲,把煎蛋又夹回她碗里,我考完就去找工作。听说县里的电子厂在招工。

母亲突然红了眼眶:不行!你成绩那么好,一定能考上大学。。。

妈!秦立山放下筷子,大学四年要多少钱爸在山西能挣多少您的药一个月又要多少

饭桌上陷入沉默,只有窗外的风声呜咽着拍打玻璃,像在嘲笑他们的无力。

高考结束那天,秦立山没有和同学去聚餐。他独自走遍了煤镇每一条街道,试图记住这个正在死去的小镇的模样。游戏厅关门了,台球室改成了麻将馆,曾经热闹的煤矿办公楼现在只剩一个看门的老头。

在镇口的老槐树下,他遇见了初中同学马小军。

听说你要去上大学马小军叼着烟,身上穿着仿制的名牌T恤。

秦立山摇摇头:不上了。准备去上海。

上海马小军眼睛一亮,我表哥在那边开理发店,说一个月能挣五六千!要不要一起

秦立山看着远处煤矿废弃的井架,点了点头。

离开煤镇那天,母亲执意要送他到县城的火车站。大巴车驶过镇中心时,秦立山看见几个老人坐在已经干涸的喷泉边上晒太阳,他们身后煤镇欢迎您的标语牌褪色得几乎看不清了。

到了上海,先找个安稳工作。母亲塞给他一个信封,里面是两千块钱,别学人家挣快钱,咱们人穷志不短。

秦立山紧紧攥着信封,点了点头。车窗外的景色开始后退,煤镇渐渐消失在扬起的尘土中。

上海比秦立山想象的还要大。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高楼大厦像钢铁森林一样压过来,让他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没人多看这个背着旧书包的乡下少年一眼。

马小军的表哥在宝山区的一个城中村开了家小理发店。前半个月,秦立山就挤在理发店后间的沙发上过夜。

先凑合住,找到工作再搬。表哥说话时手上的烟灰掉在秦立山的被褥上,学历低,没技术,去餐厅端盘子最实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