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娘子言重了,速速出题吧!”
场下众人早已迫不及待,尤其是李琩,更是恨不得现在就将杨玉环揽入怀中好好怜爱一番,当即出声催促。
杨玉环与咸宜公主对视一眼,得了咸宜公主的肯定后,便将怀中琵琶交给宫人。
随即走到屏风之前,提笔做沉思状。
片刻后,她提笔在屏风上写下“牡丹”二字。
“奴家酷爱牡丹之色,今日又恰逢牡丹园与诸位相识,这第二题,便以牡丹为题吧。”
听着杨玉环的解释,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不过此题虽中规中矩,但也算是应景,众人倒也没什么意见。
紧接着,是第三题。
场上三块屏风,便意味着三个题目。
只是杨玉环走到第三块屏风前,笔尖的墨迹已经凝结,却是迟迟没有落笔。
“怎么了?”
咸宜公主发现了杨玉环的异样,关切的询问了一声。
杨玉环摇摇头,脑海中不知浮现了何等往事,眼神竟是莫名有些黯然起来。
咸宜公主蹙眉,继续问道:“可是身体不舒服?”
“不是!”
杨玉环依旧摇头。
咸宜公主还欲再问,却见杨玉环忽然提笔,在屏风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雁字。
“雁?”
看见屏风上的雁字,众人都有些茫然,咸宜公主也不禁皱起了眉头,不解杨玉环此题何意。
杨玉环却是并未解释,只是眼神越发黯然。
雁,自古以来,便被无数的文人墨客赋予了各种特殊的意义,有高洁,有思乡,有季节。
但于雁本身而言,颠沛流离,随波逐流才是常态。
北归也好,南飞也好,皆非雁之本意,不过是不得不为罢了。
正如她的人生一般,没有选择。
咸宜公主率先回神,虽不解其意,但仍是调整好心态,柔声道:“题干已出,诸位若已有腹案,当酬诗以和!”
咸宜公主话音落下,场中众人也回过神来,开始沉思。
盛唐文化繁荣,诗词更是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