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家人都已经接来,稍后可以前去小聚,但千万别带出去。”
周瑜坐在主位上,一众青壮将领在堂下听命。
“我这营中有女眷,为避嫌没人会主动前来。”周瑜强调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眼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千万不能在这时候掉链子。”
“末将遵命!”诸将齐齐抱拳。
“谈正事。”周瑜询问道:“你们眼下各自有多少亲兵部曲?”
江东实行“世兵制”,每一位将领都能拥有私兵,地位越高数量越多。
吕蒙、蒋钦、凌统、陈武、董袭、徐盛、潘璋,七人各自报出私兵数量,堪堪一千五百人。
诸将地位不同,私兵有多有少。
周瑜作为江东大都督,也不过八百私兵而已,还是起兵时自己带了一部分。
多着如吕蒙也不过三百,徐盛、潘璋这样的后起之秀,甚至还不足百人。
“趁着决战尚未爆发,你们暗中扩招亲兵。”周瑜吩咐道:“从咱们的鄱阳嫡系里边挑选,有家室的不考虑,就挑那些孑然一身的弟兄。”
诸将的家眷,周瑜还能想办法弄走。
但士卒数量太多,把他们的家室也带走,显然不现实。
只能挑孑然一身者,脱离江东也没任何牵挂,更不存在牵连家人的风险。
“明白!”诸将齐声答应。
“其他的就没什么。”周瑜挥手道:“散了吧,都去看看家人。”
“喏。”
待到诸将离开后,帐中只剩下陆逊、顾邵二人。
“在营中立起一杆测风旗,十二时辰观测方向。”周瑜肃容道:“由你二人亲自负责,风向有变必须立即来报!”
隆冬出现东南风本就反常,哪怕周瑜笃定会出现,也有可能稍纵即逝,不会持续太久。
事关破曹大事,不能有丝毫懈怠。
尽管孙刘方面,也会派人观测风向,但周瑜并不想全指望别人。
万一有人出现疏忽,岂不是坏了大事?
“长辈放心!”陆逊当即保证,“我与孝则日夜轮换,什么都不做,专门盯着风向,保证不会出任何岔子。”
“嗯,成败在此一举。”周瑜点头道:“我不放心别人,辛苦你们两个了。”
“长辈言重了。”
二人领命退下,大帐内只剩下周瑜一人。
仔细思索一番,没发现什么遗漏,这才彻底放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