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西斜,杨凝满心欢喜地回到家,发现任母正在桌前写字,而叶璟已经开始背《千家诗》了。
正背到《立春偶成》下联——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她走近,细看,任母笔走游龙,熟宣上写的字古朴方正,流畅自然,是仿柳大家的字。
任宝衣专心写字,眼都没瞥杨凝一下。
“新手写字要先练横平竖直、撇捺回勾,先学柳家,再临颜氏,最后学王大家的字,后面想学什么就看你们自己了,也有的为了应试科举练馆阁体,但不论学什么,贵在坚持。”
“我看了一下你们俩捡回来的瓦片,不太好,字干得太快了。所以我与叶璟在你出去的时候撬了两片院里的石砖,你们以后就在石砖上练字。”
任母说完,叶璟悄悄地用手指了指西边墙角。
杨凝循着看去,那块地上果然空了两块。
“谢谢阿娘费心了。”杨凝打从心底感激地说道。
任氏笑了一下:“我是你娘,别说胡话。行了,既然你回来了,我们也吃饭吧。”
一家人在厨房摆了桌椅,没在房间吃了,因为任母说学读书的桌子要做规矩,做的规矩敬的是天地和自己的心,要告诫自己专心学,不要沾那些吃喝玩乐的心思。
厨房里的灶膛的炉火正小小地烧着水,杨凝和任母、叶璟围着桌子吃饭,桌上摆着新鲜的蔬菜菜和炖肉,香喷喷的大米饭满满三大碗。
氛围和谐又温馨。
叶璟一口接一口地扒着饭,他觉得一辈子不回叶家也没事的。有杨姐姐和任妈妈就好了,别的什么不要也没事,就像现在这样就好。
吃完饭,杨凝和叶璟又回房里坐着背书,叶璟背得比杨凝快,杨凝占着很多诗都是背过的优势艰难地和叶璟比得不相上下。
直至街外传来更声,三人方开始挑明天准备去县城穿的衣服,再依次洗漱睡去。
这是杨凝久违的早睡好眠,没有kpi,没有麻烦的项目,没有难搞的客户,没有傻叉听不懂要求还老是想糊弄人的乙方,没有拖后腿的新人,爱搞事的同事。
睡得香甜间,杨凝突然感到有人在推自己。
“醒醒。”是任母和叶璟的声音。
杨凝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又抵挡不住睡意的侵袭昏昏睡去。
“起来了,出门赶车了。”任母已经洗漱好了,她正往厨房走,准备热点干粮路上吃。
“为什么……”杨凝说着说着就没声了,然后惊醒一下:“要这么早?”
说完又没了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