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国庆,凌晨。
南锣鼓巷95号院还沉浸在黎明前最深沉的寂静里,只有几户人家的窗户透出微弱的煤油灯光。
苏长顺破天荒地没睡懒觉,他轻手轻脚地起身,窗外,启明星孤独而明亮地闪烁着。
”媳妇儿,醒醒。”他俯下身,声音带着难得的温柔,轻轻拍了拍李晓梅的脸颊,”咱们该出发了。”
李晓梅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到丈夫穿戴整齐的样子,瞬间清醒过来,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和期待。
”嗯,这就起。”她动作麻利地穿好衣服,特意选了一件蓝色列宁装,又对着小镜子仔细梳了梳头发,脸上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庄重。
两人收拾停当,推开屋门。
深秋凌晨的寒气扑面而来,让苏长顺忍不住打了个激灵。
他推着那辆二八大杠,让媳妇坐稳,正准备出发——
”哥,等等我!”
一声刻意压低的粗嗓门打破了院里的寂静。
傻柱从自家门里窜出来,后面跟着睡眼惺忪,但同样穿戴整齐的张小燕,还有被张小燕牵着手,小脑袋一点一点、显然还没睡醒的何雨水。
苏长顺回头,借着微弱的星光,看到傻柱带着兴奋的脸。
”柱子,咋就等等你,你知道我要去哪儿?”
”您看不起谁呢?今儿是啥日子?国庆节!您这一大早推车出门,不是奔天安门去,还能去哪儿?”
苏长顺乐了,这家伙难得机灵一回。
他故意调侃:“哟呵?傻柱变精柱了?行啊!谁再喊你傻柱,哥第一个不同意,这脑子,转得挺快嘛。”
傻柱嘿嘿直乐,挠了挠头:“那是,跟着哥您混,能不机灵点吗?我媳妇和雨水,咱们一起,咱们路上有个伴儿,热闹。”
苏长顺看了看天色,东方天际已经泛起一丝极淡的鱼肚白。
他点点头:“成,咱们动作得快点,再磨蹭,太阳公公都出来了,咱们只能看后脑勺了。”
”放心,耽误不了。”傻柱拍着胸脯保证,转身麻利地把何雨水抱上自行车前杠,张小燕则侧坐在后座。
两辆自行车,载着两家人,在寂静的胡同里穿行。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的声响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
李晓梅环着丈夫的腰,把脸贴在他温暖的背上,轻声问:“长顺,今年广场…有阅兵吗?听说前几年都有大阅兵,可壮观了。”
阅兵?苏长顺脑子里飞快闪过历史知识。
52年到59年,确实是每年国庆都有阅兵,但偏偏…今年没有,因为国家经济困难,中央决定节省开支,国庆阅兵改为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而恰恰是今年,只有群众游行,没有阅兵。
他总不能直接说没有,那也太神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