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雾”事件,因为陆宣那堪称“神迹”般的“数据库检索”,而被迅速地遏制和解决了。
地字科的那群白胡子老学究们,在一开始的震惊和颠覆之后,竟然爆发出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
他们开始缠着陆宣虚心地请教,关于“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归纳和标签化管理”的各种问题。
陆宣,对此自然是倾囊相授。
于是,在接下来的整整半个月里。
陆宣,几乎就住在了地字科的卷宗库里。
他彻底地将自己,变成了一台莫得感情的人形“计算机”。
韩不立,作为他的“全职保姆”,每天的任务,除了给他送去,一日三餐和提醒他,按时喝水之外。就是站在一旁看着他,在那堆积如山的竹简中疯狂地阅读。
韩不立,完全无法理解陆宣到底在干什么。
他只看到陆宣每天,都以一种近乎于“自虐”的狂热状态,将地字科数百年来的,近十万册案卷全都用他那套,独有的“标签体系”进行了重新的拆解与归纳。
无数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碎片,在他的脑海中,被迅速地,分析贴上“标签”,然后再进行重新的关联与组合。
他,时而会对着一卷,记录着“山魈夜行”的案卷,喃喃自语:“不对……这,不是‘山魈’。根据,目击者对现场臭氧气味的描述和,其瞬间移动的行为模式来看。这更像是一种,由高强度静电场引发的,短距离空间跃迁现象。”
时而又会对着另一卷,关于“河神娶亲”的记录,摇头叹息:“愚昧。实在是,太愚昧了。这,哪里是什么‘河神’。这分明是一种,生活在水下的具有强大‘精神控制’能力的群居性软体生物。所谓的娶亲,不过是它的,一种周期性的捕食行为罢了。”
韩不立,听着这些他完全听不懂的“疯话”。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保护一个“顾问”。
而是在看护一个随时可能,因为用脑过度而当场羽化飞升的天外来客。
他已经彻底地,放弃了去理解陆宣的世界。
他只知道自己,必须要看好这个靖夜司乃至,整个大夏王朝,未来最大的一张底牌。
直到,半个月后的一个深夜。
那一天,韩不立正在自己的房间里,擦拭他那已经,很久没有出鞘的佩刀。
他被陆宣,紧急叫到了他的专属工坊。
韩不立,一进门就感觉,气氛不太对。
工坊里,没有了往日那种充满了“求知欲”的轻松氛围。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凝重。
陆宣正站在一面,巨大的墙壁前。
那面墙上挂着一副,由上百张,长安城最精细的舆图,拼接而成的,极其巨大的大夏王朝全舆图。
地图上,用红色的朱砂和黑色的墨笔,密密麻麻地标注了上千个,韩不立完全看不懂的古怪符号和连接线条。
整个地图,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疯子画出来的,混乱的星轨图。
陆宣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