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带着几分暖意,斜斜地照进百工坊巷弄。
巷子很窄,两边的铺子屋檐挨着屋檐,将天空挤成了一条细长的亮线。
东头的“张家铁匠铺”,传来“当!当!”的锤声,每一锤都沉闷、有力。西边的“李记木工房”,长长的刨子“唰——唰——”地响,空气里飘着新木被刨开的、好闻的清香味。
声音,气味,还有街坊邻居的叫骂声、孩童的嬉闹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活人的、热气腾腾的烟火气。
巷子中段,有一家铺子,却像是这片热闹中的一座孤岛。
铺子的门脸是老槐木,没上漆,已经被风雨打磨成了有些发白的深灰色。门楣上挂着一块同样老旧的匾额,上面“陆氏纸扎”四个字,字迹已经模糊。
一个穿着亮面丝绸、脑满肠肥的胖子,路过门口,往里瞥了一眼,不屑地“呸”了一口。
“晦气,做死人买卖的。”
铺子里,对外界的这一切,都恍若未闻。
这里很安静,感觉与世隔绝般。
店铺不大,但收拾得不像个手工作坊,反倒像个有洁癖的学究的书房。左手边的墙壁上,一整面墙,都挂满了工具。大大小小的刻刀、长短不一的角尺、形状各异的毛笔、还有墨斗、线坠……每一件,都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刃口闪着清冷的光。
右手边的墙上,则挂着一幅幅用白描手法画出来的图谱。有神将的甲胄分解图,有宫殿的斗拱结构图,有车马的轮轴详图。每一幅图,都用极其精细的笔触,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尺寸和营造要点。
靠窗的方桌前,坐着一个年轻人。
他叫陆宣。
他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棉麻长衫,身形单薄,眉眼清秀,看起来更像个赶考的书生,而不是一个铺子的老板。
他正低着头,看一卷摊开的竹简,坐姿很正,腰背笔直。他的手指,修长,干净,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正轻轻地,拂过竹简上那些用刀刻出来的、古朴的文字。
竹简的名字,叫《考工记》。
他看得极其专注,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收敛在那一卷小小的竹简之中,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这份宁静,被一声粗暴的推门声,彻底打破。
“砰!”
木门被一股大力,撞在了墙上。
陆宣看书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他缓缓抬起头,那双如同古井般平静的眸子,看向了门口。
三个身影,挤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