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元透过树丛,只见平原之上,三个倭寇骑兵,正驱马追逐十数百姓。
百姓们惊恐奔逃,脚步踉跄却不敢停歇。
而那三个倭寇却不急着下杀手,驱马绕着百姓来回疾驰,手中马鞭高高扬起,借马力狠狠抽落。
每抽一下,便是一道血痕乍现。
一下接一下,抽得他们后背皮肉外翻,鲜血汩汩流出,在地上拖出一道道刺目的血线。
“杀千刀的倭贼!”
这些人里不少廖元都认得,都是靖边墩内的乡邻。
“马婶子,刘老汉,还有那仅有十岁的虎娃……”
廖元眸中怒火几欲喷薄而出,手不自觉地伸向背后的长弓。
“不行,有五十步远,只剩两支箭了,没有把握。”
强压下怒火,仔细望去。
三个倭寇,穿着制式具足,身后插着一杆色旗,胯下矮马,手拿长枪,背后短弓,腰间悬着打刀。
具足是倭国铠甲,胸前由两块铁板铆接,肩部大袖覆盖多层皮革,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刀砍剑刺,又不会过于笨重影响行动,在战场上极为灵活。
“这装束……不是斥候,是倭军武士!”
在倭寇军中,军士主要分三个等级,足轻、地侍、武士。
倭国男子十五岁起每半年一次兵检,通过测试为足轻,不然则为民夫,足轻凭战功升地侍,再以骑术兵法擢升武士。
武士中再选骑将,以骑战指挥能力优胜者充任,统数十足轻,其上为侍大将,多从谱代家臣选,领百人以上。
廖元心下一沉,武士在前围猎百姓取乐,那大队倭寇就在后面。
果不其然,远处一队倭寇现身,后队有二十个足轻、十个地侍、五个骑马武士,还有一个骑将!近四十人!
各个装备精良,就连足轻的长弓和长枪都俱全,不少军械明显取自镇边墩。
“妈的!”
“定是被俘的鞑子,透露永安村无兵士守备,倭寇才敢这般大摇大摆地杀来。”
廖元攥紧长弓,目光似要凝出霜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逃。
村西有条险道,直通向江陈县县城,只要在那放火,拖延倭寇追兵,或有一线生机。
可村中老弱妇孺居多,以他们的脚力根本来不及。
难道,要弃下乡邻各自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