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伯离席,回屋念书。
伯母送堂哥去私塾。
爹在做木工。
娘收拾完碗筷,和祖母一起纺线织布。
庄毅也干捻线的轻活。
农闲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女眷,都会囤棉花织成棉布,或是做衣裳,或是拿到布庄、大户人家卖。
棉布也分等级,庄家只能织最便宜的那一等棉布。
辛辛苦苦一两个月,赚不了几个钱。
不干,嗐,连几个钱都没有,生活会更拮据。
在古代想要脱贫,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最直接的,只有科举走仕途。
但。。。。。。
庄毅对大伯,不抱任何希望。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后面一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连这么简单的内容,大伯都记不住。
不过。
从大伯念的内容,庄毅猜出来,这个世界仍是以儒家为主。
这就好办了。
作为高等学府的古汉语专业博士,庄毅的脑子里,储藏着足以惊艳这个时代的知识。
不仅熟读儒家历代经典,记住不少状元殿试的卷子。
还系统性学过古代的律法,会写诰、表、内、科。
这些都是庄毅的底气!
话又说回来,原主的脑子完全没有和私塾有关的任何记忆,不知道会不会存在偏差。
不行,我得去私塾看看。
庄毅飞快的捻线,不一会,就把活干完了。
祖母,他扬起小脸,孙儿想出去和大牛玩。
大牛是原主的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