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师同时开口,但喊了个名字就被刘文海打断了,“顾思晴同学,后天开学的时候先到我这里报到。”
要是让他们在学生和家长面前,上演抢学生的全武行,那真就丢死人了。
两位老师的目光还是灼灼的,顾思晴跟着顾建国走出办公室后,还能感受到背后灼灼的目光。
顾建国很高兴,昨天三闺女考上了体校,今天小闺女跳级考试过了,过两天大闺女和二闺女要去上夜校了,家里的生意也蒸蒸日上。
顾建国高兴的想随时唱歌。
王月菊知道了考试情况后,高兴的说:“今天妈至少给你们做六个菜,给你们两个庆祝。”
这两天过得比过年都高兴,甚至她都想放两挂鞭炮。
顾思晴心情倒是一般,作为一个重生人士,从小学三年级跳级到小学五年级,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接下来,她一样要在学校“混”日子。
进了屋,她拿出稿纸,在上面写下“谁的童年不烦恼”几个字。
先写故事大纲。昨天晚上她就在脑子里构思整个故事的梗概。故事围绕两家人四个孩子展开。四个孩子两个女孩子两个男孩子,四人的年龄在七岁到十岁之间。
在那儿买房子吧
刘文海爱人赵金玲没有工作,他们一家四口人就靠刘文海一个人的工资,两个孩子还上学,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的。
去年他们就关注到顾家的店,赵金玲还在顾家店附近蹲了一段时间。看到他们的生意这么好,她好几个晚上都没有睡着觉。做生意的念头,像种子发芽一样往外龚,弄得她心痒难耐。
她把想做生意的想法跟刘文海说了,刘文海也观察了几天顾家的店,觉得卖衣服可以。但是怎么进货是个问题。
很明显,顾家店里的衣服,栗州的服装厂没有。但是去南方进货他们的条件不允许。
刘文海在学校上班,是没有时间去南方进货的。而且即使有时间,他也下不了决心。南方路途遥远,而且听说无论是火车还是南方的城市,都很乱,万一出点什么事儿怎么办?
赵金玲一个女人家想赚钱的心思有,但是单独去南方进货的胆子她没有。
因为想做生意但做不成,这个年夫妻俩都没有过好。让人意外的是,刘文海在学校碰到了顾建国,两人还聊的可以,勉勉强强算是个熟人。
刘文海回家后就跟赵金玲合计这个生意怎么做,最后两人决定从顾家的店里拿货卖。只是,不知道顾建国做不做他们这样的生意。
今天他们到店里来,就是怀着试一试的态度,来跟顾建国商量拿货的事情,没想到来了后发现,已经有人从这店里拿货卖了。
那还有什么犹豫的?刘文海表达了他们也想要拿货卖的意思。
顾二慧一听,就笑着跟他们讲了每个款式的零售价和拿货价,最后还说:“您是我家小四学校的老师,我们也不能让你们担亏钱的风险。货你们拿走后,三天内可以退货,但要保证不影响我再卖。”
赵文海夫妻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事情。他们想做生意,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试试看,就有可能赔钱,他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只是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事情落到他们身上。
“那我们皮夹克和毛呢大衣每个款式都要…五件。”反正还可以退,赵文海决定多拿几件。
顾一敏和顾二慧又是一个算账,一个拿货。顾建国回来的时候,赵文海他们已经拎着货走了。
算一下这一会儿功夫,两单批发生意他们一共挣了540块钱。
他们再次感觉到批发生意的可行性。
经过这两个批发客户,顾建国他们都知道了批发比零售赚钱。不过无论是顾建国还是顾一敏和顾二慧,包括顾学强都没有冲动的说马上做批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