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没办法,现实就是如此。
要想把特色农业试点工程搞起来,显然只能另辟蹊径了……
九月二十六日,周三。
天才刚蒙蒙亮,周庆明就领着洪、徐二人上了路。
待得赶到了县里时,那都已是九点过半。
好在他身份特殊,用不着跟候见的官员们一般去排队等着,到了县委书记办公室没多久,就直接进了内间。
“小周,辛苦了,这份报告写得很详实,优劣势也分析得很透彻,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实可行。”
“只是,县里的财政状况你也清楚,今、明两年内,县里都没可能挤出这么笔修路资金。”
“后年的话,若是县国投真能发展起来,那倒是能宽泛些,问题是时间不等人。”
“你有什么旁的解决办法吗?”
在看完了周庆明所提交的特色农业试点规划报告后,李元山满脸都是无奈之色。
巧妇真就难为无米之炊。
但,不管怎么着,特色农业试点都必须坚决贯彻下去。
这一点完全没得商量。
此时此刻,他也只能指望脑瓜子灵活的周庆明能拿出个锦囊妙计了。
“书记,我确实有个大致可行的构思,只是,恐怕得打点擦边球。”
办法当然是有的。
只是,与目下的政治风向有点不太符合,周庆明并不敢确定李元山是否愿意冒这么个险。
所以,他一开始并没敢道出实情。
但现在,既然已经没了别的办法,那他也只能把早就已撰写好的计划书拿了出来。
“你稍候,我先看看。”
见周庆明真的有办法,李元山顿时就来了精神,在伸手接过了文稿后,兴致勃勃地便翻阅开了。
只是,看着看着,他的脸色渐渐凝重。
果然。
一见及此,周庆明的心也跟着被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