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泥泞不堪,狗狗的排泄物还没完全清理干净,水泥地面到随处可见的水渍。
站长是个戴着黑框眼镜的青年,穿着洗得发白的卫衣,个子很高人也壮,留着长发,虽然乍一看乱糟糟的,但精神不错。
他热情地打招呼,并主动带洛锦舟她们认识狗群。
“你们别紧张,它们看起来吵,其实都挺温顺的。”
刚说完,一只毛茸茸的棕色大狗就摇着尾巴扑了上来,直冲洛锦舟。
江既望眼疾手快地挡在她前面,让大狗狗不至于把她扑倒又刚好可以被接触到,他的语气很温柔:“看来这是一只自来熟”
“是呢,迫不及待地要来跟我打招呼”洛锦舟退了一步,蹲下身有些生疏地摸着它的脑袋。
从进站那一刻起,她就始终带着一种微妙的游离感,但这些都短暂地被这只狗的热情冲淡。
拍摄开始之后,节目组开始记录他们和站长的互动,了解日常生活状态、衣着习惯以及面临的具体困境。
站长穿的大多是很多年前的旧衣服,袖子破了补,裤脚卷起来遮泥点。因为日常要铲屎、清理、搬运狗粮,他并不讲究穿衣,只要求“结实、耐脏”。
“如果真的要有一套正装,”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我其实还是希望能做自己吧,虽然跟它们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确实也很满足,但也还是有点怀念以前不一样的日子”
这句话让洛锦舟安静了几秒。
她想起了自己的生活。
也许她不是在为狗活着,但她也的确不是为自己活。
爷爷奶奶的审视目光、父母的功利态度,还有那个始终让她保持“体面”的合约关系。
这些年,她过得安静又低调,像是一株被修剪过头的植物,连向阳的力气都不剩。
“锦舟?”江既望唤了她一声。
她回神,笑了一下:“我在想怎么给他做一套能穿出自我的衣服。”
江既望的目光落在她的脸上,那一瞬间,他看到了失落、迷茫和……委屈。
中午录制暂停,救助站因为面积有限加上流浪狗的数量庞大,节目组一行人只能带着设备去车旁边搭午餐棚。
洛锦舟和江既望两个人则是坐在临湖的小木凳上。
救助站资源有限,没办法给他们提供午餐。
节目组定了盒饭,送过来的时候被湖风一吹已经凉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