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挂弹量少,完全可以用数量来进行弥补。
强-5的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优点是——这玩意儿配备了座舱装甲!
飞行员的存活率大幅提升!
跟他娘的空中坦克似的,有空中59的美誉。
抛开这些不谈,除了强-5,李干没有别的选择了。
距离开战满打满算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对战机的这些性能进行改进是来不及的了。
李干要做的是提升强-5的软件,火控系统、通讯系统两大块。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这件事。
宋文忠和吴强带了技术人员已经在维修机库对一架强-5进行研究了。
李干到了之后,直接说,“东部电子所的火控仪直接替换上去,在机腹找个合适的位置安装一具双通道电台,用于直接与地面部队联系,机背安装一具gps定位装置,我们就做这三项改进。”
都是提升软实力的改进。
宋文忠说,“我们哪来gps定位装置?”
“明天就送过来了,我通过埃方的关系弄了一批,足够完成空中强击团的改进。”李干说。
宋文忠连忙问,“有多的吗?”
“有,用于研究的,我已经额外留出来了。”李干肯定地点头。
吴强立即带人寻找合适的位置,先把双通道电台和火控仪安装上去。
三项改进都是针对强-5的不足制定的。
双通道电台尤为重要。
按照现在的指挥方式,地面部队无法直接和飞行员联系,需要先向前线指挥所报告,前线指挥所再和空军指挥所协调,空军指挥所再给飞行员下令。
极其的麻烦。
李干的想法是,直接取消请示汇报这个过程,将呼叫空中火力支援的权限下放到连一级地面部队。
双通道电台安装在机腹位置,就是为了便于与地面部队联系。
在作战中,采取轮流值班的方式,以一架强-5作为指挥机保持在战场上空巡弋,负责给升空的机群分配任务,而目标方位参数,则由地面部队直接报给指挥机。
大大提升了空中火力支援的效率。
没有更好的通信系统,李干只能采取这种原始粗暴的办法,来搭建起一个相对简陋的战场空地通信网。
次日,原装的gps定位装置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