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望着李玉瑶的眼睛。
虽然他没有说的那么清楚,但李玉瑶知道杨林说的是该什么。
我知道。李玉瑶点头,但现在朝廷要处理的事,太多了!如果要认真处理,八成以上……不!九成以上的官员,怕是都要被罢黜!但如今百废待兴,朝廷要做事,就需要用人,所以相公,我也知道这些人这些事可恨,甚至该杀!
但……现在还不行。
杨林长长呼出一口气。
他又何尝不明白呢。
处理国家大事,不比在靠山村内那般快意恩仇。
所做任何事,都要考虑后果,考虑连锁反应。
你看这本奏折,燕王当时花了八十万两银子没修完的宫殿,如今还需要五十万两!
整个国库的现银,不足一百二十万两,而昨日这本请求拨银子修宫殿的奏折,今天就能送到朕的面前!
李玉瑶长长呼出一口气,提起御笔,在她刚看的这本奏折上,画了个叉,丢在了一边。
八十万两还要五十万两真是疯了!
杨林也深深呼出一口气。
他不知道造宫殿到底要用多少银子,但当初他在靠山村造的那座新房子,前前后后的花销,不过一千两!
不用想都知道,这座耗费一百三十万两的宫殿,当中有多大的油水!
平心静气,先解决眼下这些难题吧。李玉瑶劝慰道。
杨林点头:嗯,咱们先梳理一下,仔细了解一下大乾的情况。
当即,两人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二百多本奏折,其中有三分之一竟然都是请求朝廷拨款赈灾的!其余也都是事关军饷、修城墙、巩固边关和官员俸禄,无不关系着国家大事。
审阅起来,杨林自然也不敢掉以轻心,大半天过去,看的头晕眼花。
中午让御膳房送了些饭菜,两人随便吃了些,就又继续审阅起来。
就这么一直折腾到傍晚,二百多本奏折,才算终于看完。
至此,杨林也终于对大乾,有了最真实的印象。
一个字,那就是烂!
烂透了。
烂的无可救药!
以前,杨林认为,大乾是一艘腐朽的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