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天搞个文化,辨个经,就能收复四海八荒了?就能证明是自己正统了?
——可笑!
所以大明万万不能走两宋的路子。
咱大明也不适合!
要脸——!
要骨气的!
“嗯,杨阁老所言正是孤心中所想,自古皇帝都是与士大夫共天下,文彦博所言,非与百姓共天下,但在我大明要改改——就要与百姓共天下,与那些贫苦百姓们一条心!”
朱瞻墡看向三位大人,“你们想想,如果咱们不跟百姓一条心,咱大明还能长治久安吗?孤看不可能!咱大明朝立国,就是靠的百姓,怎么?进了皇城,坐了龙椅,就忘本了?那可不行。”
一番番的话,字字珠玑,可以说是都说到了三杨的心坎里。
此刻的朱瞻墡,在他们的眼中,完美符合他们的明君标准。
这不就是孟子说的圣王明君吗?
民为贵君为轻。
老话一说几千年,可又有几个皇帝能做到?
可如今咱的大明,眼前的这一位监国殿下,未来的九五至尊,真就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这一句亚圣之言。
朱瞻墡沉思片刻后,笑了笑,已经有了一个想法,他看向三杨,直言道:
“三位,咱们还是要虽千万人吾往矣,孤心意已决,就让内阁领翰林院,还有六部,一起商量出一个新的章程来,一起来执行陛下要彻底进行科举改革的事情吧!”
“士大夫们已经垄断了太久朝局,甚至连天下士子们的上升通道,他们都要把门关上,这如何能行?要彻底摧毁他们的话语权,打破他们紧闭关上的大门!”
“臣等领命——!”
三杨躬身一拜,手持官牌领命。
随后,三杨相继离开。
而就在杨士奇即将要离开御书房的时候。
他忽然顿了顿,又去而复返,转身回到了御书房。
“咦?杨阁老,怎么回来了?找孤可还有事?”
朱瞻墡正打算去一趟火器司呢。
迎面就撞上了回返的阁老。
“殿下,老臣有一些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