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依靠孙刘,单凭周瑜就能养活这两千俘虏,完全可以培养成私兵。
“遵命。”陆逊、顾邵随即离席而去。
另一边。
刘备与诸葛亮也在低声交流。
“有些棘手啊”刘备发愁道:“周瑜滴水不漏,咱们不但没分到战利品,也没达到离间的目的。”
“是我失策。”诸葛亮反省道:“以周瑜的才智,如此拙劣的计谋,对他确实难以奏效。”
诸葛亮不禁想起,当初的“二乔事件”。
自诩做得天衣无缝,不料被周瑜一眼识破。
至今诸葛亮都没闹明白,到底是如何被看破
今日同样也是,设计两难的抉择,周瑜同样轻松化解。
不知不觉间,诸葛亮已经将周瑜视作劲敌。
“周瑜担任主帅的坏处,眼下已经显现出来。”刘备忧愁道:“此人到底出身江东,一旦涉及利益,表面上看似公允,实则暗中偏袒江东。”
“往后战利品都封存起来,战后江东真会跟咱们平分?”刘备暗暗摇头,“咱们实力不如江东,恐怕事后会赖账啊”
“必须把周瑜搞下去。”诸葛亮缓缓道:“恢复孙刘平起平坐的局面,不然战后分配利益,必然是对方拿大头,丢给咱们些残羹剩渣。”
这还是往好了想,若是往坏了想,恐怕刘备方面毛也捞不到
“计将安出?”刘备追问道:“孔明可有什么想法?”
“一般计策对付不了周瑜。”诸葛亮慎重道:“且容属下细细思量,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刘备素有仁义之名,诸葛亮更是道德模范,但并不妨碍他们算计周瑜。
诸侯之间的争斗,无关乎道德素质,该出手时就出手。
仁义道德,那是对待百姓用的。
若在诸侯之争中当谦谦君子,宋襄公的下场就是最好的例子。
为争取利益,刘备也好、诸葛亮也罢,二人都不会有丝毫手软。
就像历史上,抢刘璋的益州时,刘备同样毫不犹豫。
席间。
诸将觥筹交错,时不时就有人向周瑜敬酒。
哪怕是孙权,满意刚才周瑜的处理,亲自上前恭敬敬酒。
气氛一派和谐,至少江东这边是这样。
正在这时,忽然有斥候从外边闯进来,众人下意识纷纷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