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天地乍白。
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现了。
漫天大雪竟在这一刻凝结。
与此同时
不远处的县学内钟楼内。
一口遍体铜绿,刻满了古朴篆文的巨大铜钟,已经百年未曾发出过声响。
咚——!
一声悠远、古朴、厚重的钟鸣,从县学深处响起。
声音仿佛来自远古,带着礼乐教化的庄严,穿透了风雪,穿透了院墙,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人群里,魏长青在看到气象剧变,白日惊雷的时候,就已经皱起了眉头。
当那一声钟鸣入耳,整个人更是愣在原地。
他猛地抬起头,死死盯着县学的方向,眼中满是骇然与难以置信。
“文钟自鸣!”
“地鸣之声!”
这不可能!
文钟乃是礼器,与大夏朝的稷下学宫文脉相连。
唯有惊世之作,其文气足以撼动一地文运,才能引动礼器共鸣,通传文脉,此为地鸣之象!
这种异象,百年难得一见!
是谁?
究竟是谁的惊世之作,竟引得文钟为之而鸣?
一个名字,瞬间跃入魏长青的脑海。
崔皓!
定然是崔皓!
只有博陵崔氏,只有当时大儒亲手教导出来的嫡孙,才有可能引动文钟自鸣。
魏长青胸口剧烈起伏,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狂喜涌上心头。
他本以为这次来临安府,不过是瞧一瞧崔皓有几分真才实学,没想到竟能亲眼见证这等盛事。
有此一人,临安府文坛,当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