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声亲切的呼唤,不绝于耳。
这份尊敬,并非只因他是少爷的伴读,深得主家喜爱。
柳府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所有下人,无论年岁,都需在府里的私塾蒙学识字。
最初几年,是沈夫子亲自教导。
可自从把卢璘教出来后,沈夫子便做了甩手掌柜,后面几年的蒙学,都由卢璘代劳。
不夸张地说,卢璘算是柳府这满院子家丁下人的半个老师。
更何况,那日进斗金的冰玉轩,正是出自卢璘的手笔,柳府赚得盆满钵满,下人们的月钱,也跟着水涨船高。
端人饭碗,承人恩惠,这份敬意,发自肺腑。
一路走走停停,清心园近在眼前。
还未踏入拱门,老爷的声音就飘了出来。
“惯会说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话。”
“难怪年纪轻轻,就能外放一省学政,原来是个只知钻营取巧之辈。”
“宴党中人,皆是如此!”
紧接着,是夫人林氏的劝慰。
“老爷,慎言,祸从口出啊。”
老爷冷哼一声:“慎言又有何用?”
“只要我爹一日在朝堂上与那宴居老儿掐着,我这个做儿子的,就算把好话说尽,又有谁会信?”
“人家只会觉得我柳家心口不一,虚伪至极!”
卢璘的脚步,微微一顿。
新学政。
宴居。
这些词,他并不陌生。
虽然还未真正踏足大夏的官场,但宴居这个名字,早就听过不止一次。
几年前柳老太爷回乡探亲时,几乎是日日把这个名字挂在嘴边,咬牙切齿地痛骂。
卢璘心中微动,提着篮子,迈步走了进去。
暖阁内,兽首铜炉里烧着上好的银霜炭,暖意融融。
柳老爷与沈夫子正对坐弈棋,夫人林氏在一旁烹茶。
见到卢璘进来,林氏脸上的忧色瞬间散去,脸带笑意。
“璘哥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