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差不多高,两人并排而站,卢璘隐隐都高出一点
才气的滋养,居然这么快就显现出来了吗?
卢璘心中了然,嘴上却用一种极其认真的童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因为我早上喝了三碗粥。”
“娘说了,小孩子多吃饭才能长高高,一碗粥长一点,三碗粥就长三点。”
两人一前一后,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刚踏进破旧的院门,卢璘的脚步就下意识一顿。
院子里多了几个陌生的身影。
是几个身材壮硕的汉子,穿着统一的青色短打,腰间束着宽布带,站在那里,身板挺得笔直。
他们身上的衣服虽然样式简单,但布料厚实,没有一个补丁。
这应该就是柳家的家丁了。
卢璘心里有了判断,连下人都养得如此结实,看来柳家确实家底丰厚。
正房里,隐约有说话声传来。
卢璘放慢了脚步,侧耳倾听。
一道他再熟悉不过的声音传入耳中,正是大伯。
“说来也巧,在下去县里与几位同窗游学,恰好听说柳家要为少爷寻一位书童。”
“当时就想到了我这二房的侄儿,年龄正好,又是咱们本地的良家子。”
“送去柳府这等诗书传家的大户,既能跟着开蒙,又能学学规矩,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里面传来一阵沉默,没有人接话。
紧接着,大伯卢安又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说来也是可惜了。”
“本来犬子是最合适的,模样周正,人也机灵,只可惜啊,年龄超了些,又已经在本村蒙学,不然这等天大的好事,怎么也轮不到旁人。”
屋外,卢璘完后,心里一片清明。
原来柳家这么快上门,是自己这位大伯在后面推了一把。
他这么着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