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虞扶音站了起来,“为天下计,烦请殿下派人去青嶂书院救人!”
虞伯同掌心冒汗,他早早安排了杀手在下山的路上谋杀二弟和侄子的事情,难道真被这丫头察觉了?
虞扶音道:“青嶂书院的学子有不少都是饱读诗书,经世致用之辈。此时京城动乱,若是有人起了歹心,想要对他们下手……”
“依臣看这就不必了吧,”虞伯同拱手道:“他们只不过是一些书生,无堪大用,谁会去打他们的主意?”
虞扶音毫不退缩:“大伯此言差矣!殿下登基后必是用人之际,武力是可以夺天下,但文治才能迎来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
黎赫闻言微怔,墨色长睫下眸光深邃如渊。
“方曜,”他对着一名圆脸小兵吩咐道,“你带七八个人,速去青嶂书院,务必将所有学子毫发无损地带回来。”
“是。”
“除伙头兵以外,其余人随本王去太仓,救火!抢粮!”
黎赫说完便带兵走了。
“方小将军!”
方曜才十五岁,听见别人喊自己将军,嘴角都咧到耳根子。
他回头:“怎么了?”
“若是您在半道上遇见一位十四五岁,个头不高,眼睛圆圆的,笑起来有两个梨涡的姑娘,也烦请您将她一同带回来。”虞扶音说着,摘下腰间的一枚银葫芦递过去,“她是我的丫鬟,叫阿梨,她看到这个就会跟你走的。”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少年接过银葫芦,拍拍胸口,打马而去。
虞扶音望着他们一行人远去的背影,心里默默为父亲、弟弟和阿梨祈祷着。
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
她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虞姑娘,走吧。”
黎赫走之前,让伙头兵将虞扶音带到城门处,不许她擅自离开。
伙头兵们将虞扶音和一些物品严严实实地围在了中间。
虞扶音算了算时辰,黎赫应该已经到了太仓,动作快些,便能保住太仓大部分粮食。
如此一来,即便难民进城,这些粮食也能勉强支撑整个冬日。
她已经和黎焱脱了关系,又帮了黎赫这么大一个忙,短时间内,他应该不会再对自己起杀心了吧。
虞扶音一路走回城门,脚底已经磨出水泡了,她背靠着墙,想休息一会儿。
鼻子翕动,闻到一股浓烈的酒味。
哪里来的酒?